(共27张PPT)
《礼记》二则
虽有佳肴
情境导入
儒家经典知多少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诗》《书》《礼》《易》《春秋》
四书
五经
情境导入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是由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而成。《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作品简介
自我研学
《礼记》内容分为两大类: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和关于礼乐制度。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方面的内容,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包含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自我研学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论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所选课文主要谈了关于“教学相长”的道理。
背景简介
自我研学
嘉肴
自强
兑命
学学半
弗学
教学相长
yáo
qiánɡ
yuè
xiào
fú
zhǎnɡ
生词读音
自我研学
xúe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学”同“敩”,教导。
通假字
自我研学
教然后知困
教学相长
古义:困惑。
今义:困难。
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
古今异义
自我研学
其
其此之谓乎(
)
不知其旨也(
)
副词,表示推测
代词,它的
学学半(
)
学学半(
)
动词,向别人学习
“学”同“敩”,教导
一词多义
学
其
自我研学
其此之谓乎!
“……,……也”表判断。
宾语前置,应为“其谓之此乎!”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弗食,不知其旨也。
倒装句
自我研学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朗读指导
整体感知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指美味的菜。
味美。
最好的道理。
即使。
所以。
困惑。
自我反思。
自我勉励。强,勉励。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即《说命》,《尚书》中的一篇。
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前一个“学”同“敩”,教导。
表示猜测。
整体感知
疏通文意
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中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译文
整体感知
3.通读课文,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精读理解
教学相长
中心
论点
4.作者是如何论述本文的中心论点的?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逐层论证
精读理解
5.既然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为什么开头却写“佳肴”呢?这样写属于跑题吗?
类比
不亲自品尝不知其味
不学习不知道其好处
精读理解
教学相长
精读理解
弗食佳肴,不知其旨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类比论证
不多余,“学学半”的意思是“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是对本文观点的补充说明,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属于道理论证。
精读理解
6.文章在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后,为什么还要在《兑命》中进行重申?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本文开篇就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实践非常重要,要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
合作探究
2.文中提出一个重要的思想“教学相长”,请你谈谈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教学相长”指的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学与教相互促进:一方面“学然后知不足”,而后“自反”;另一方面“教然后知困”,而后“自强”。
“教学相长”指的是一种理想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受到教益,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启发。
合作探究
壹
贰
这些句子结构整饬,两相对举,意思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通过连用铺排,彰显两者的相似性,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
合作探究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本文中的对偶句形成铺排,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你再读课文,找到几个这样的句子并品味其好处。
先是强调要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合作探究
4.本文作为一篇说理文章,逻辑严密,请思考并谈谈其好处。
本文运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分析了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即“教学相长”,引用名言佐证,论述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课文小结
布置作业
1.掌握本文重要的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2.搜集《礼记》中其他关于学习的格言,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板书设计
类比引入
分析论证
引证作结
虽有嘉肴
弗食佳肴,不知其旨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教学能相长
实践出真知
弗学至道,不知其善
——学学半
再
见《虽有佳肴》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背诵课文。
2.了解《礼记》的相关知识。
3.掌握本文的论证逻辑及类比论证的方法。
4.理解儒家“教学相长”的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
理解文意;理解本文的论证逻辑及类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儒家“教学相长”的观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教学手段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调整并熟悉本套课件资源。
学生:通读课文,预习重点字词。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儒家经典你们知道多少?大家首先映入脑海的肯定是“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四书五经详实的记载了我国早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史实资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五经”中的《礼》就是《礼记》,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其中的一篇作品《虽有嘉肴》。
二、自我研学
1.作品简介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是由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而成。《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礼记》内容分为两大类: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和关于礼乐制度。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方面的内容,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包含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
2.背景简介
《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论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所选课文主要谈了关于“教学相长”的道理。
3.生难字词
读准字音
嘉肴(yáo)
自强(qiánɡ)
兑命(yuè)
学学半(xiào)
弗学(fú)
教学相长(zhǎnɡ)
(2)通假字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学”同“敩”,教导。)
(3)古今异义
教然后知困
古义:困惑。
今义:困难。
教学相长 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
(4)一词多义
学学半(“学”同“敩”,教导)
学 学学半(动词,向别人学习)
其 其此之谓乎(
副词,表示推测)
不知其旨也(代词,它的)
(5)文言句式
①判断句
弗食,不知其旨也。(“……,……也”表判断。)
②倒装句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应为“其谓之此乎!”)
整体感知
1.精读课文,注意朗读断句和节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疏通文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即使有美味的菜,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中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3.通读课文,说说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中心论点——教学相长
4.作者是如何论述本文的中心论点的?
明确:逐层论证 学知不足,教后知困
不足自反,知困自强
5.既然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为什么开头却写“佳肴”呢?这样写属于跑题吗?
明确:通过嘉肴不亲自品尝就不知其味,与不学习就不知道至道的好处进行类比。
文章从“佳肴”写起不跑题,因为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有“佳肴”“至道”作类比,教与学的关系就浅显易懂了,这种论证方法叫作“类比论证”。
6.文章在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后,为什么还要在《兑命》中进行重申?
明确:《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不多余,“学学半”的意思是“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是对本文观点的补充说明。《兑命》的话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四、合作探究
1.本文开篇就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实践非常重要,要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
2.文中提出一个重要的思想“教学相长”,请分组讨论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明确:看法1,“教学相长”指的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学与教相互促进:一方面“学然后知不足”,而后“自反”;另一方面“教然后知困”,而后“自强”。
看法2,“教学相长”指的是一种理想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受到教益,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启发。
3.本文中的对偶句形成铺排,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你再读课文,找到几个这样的句子并品味其好处。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明确:这些句子结构整饬,两相对举,意思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通过连用铺排,彰显两者的相似性,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
4.本文作为一篇说理文章,逻辑严密,请思考并谈谈其好处。
先是强调要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五、课文小结
本文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六、布置作业
1.掌握本文重要的字词及文言现象,背诵全文。
2.搜集《礼记》中其他关于学习的格言,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