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附答案(深圳专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检测卷附答案(深圳专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29 14:5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19——2020学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测试时长: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共6页,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积累·运用;第二部分为阅读·感悟;第三部分为习作·表达。
2.本测试试题,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规定作答;凡在试卷上作答的,其答案一律无效。
3.请做到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积累·运用
(37分)
一、积累。(15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同音字。(6分)
biàn
分(


)论

)子
cuì
干(


)绿
纯(

lán
阻(


)球

)杆
xiè
倾(

机(


)任
2.朗读下列句子,停顿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思援∕弓缴∕而射之。
B.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C.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D.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雨盂。
3.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3分)
A.“庸”字的第八笔是横折钩。(
)
B.“早晨、月亮、枕头、眯缝”这些词中的加点字都读轻声。
(
)
C.“yuan
ao
ying
ci
”都是整体认读音节。
(
)
4.默写。(4分)
(1)________________,弗若之矣。
(2)两小儿笑曰:“________________”
(3)苟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运用。(16分)
1.按要求写词语。(4分)
(1)请分别用两个成语概况《学弈》中两个人的不同表现:第一个人:_____________

第二个人:_____________。
(2)把划线部分分别换成一个四字词语。
A.杂技表演很精彩,场内座位没有空着的。(

B.他每天生活在有人伺候、条件优裕的环境中,所以从来不会为别人着想。(

2.按要求写句子。(8分)
(1)开展手拉手活动可以增进友谊。(用修改符号修改句子)
(2)哪里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给句子换个说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上的野花开了,小鸟在枝头叫着。(用恰当的修辞,使句子更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草看起来很柔弱。小草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用关联词语连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会引用。(4分)
读句子,体会。
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引用名言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尝试运用。
妈妈对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你坚持读书,作文水平一定会提高的。”
实践应用。(6分)
材料一:汶川大地震令人震惊的情景:废墟下面,以为已经停止了呼吸的年
轻母亲双膝跪着,上身向前匍匐,用身体紧紧护住襁褓中的孩子,。在孩子的被子里塞有一部手机,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材料二:一中学生与妈妈闹矛盾离家出走,饥饿中得到以为陌生人施舍的一顿饭,竟然双膝下跪。这位陌生人问清了缘由,说:“还是回去给你母亲下跪吧,至少她已给了你十五你啊的饭吃。”
材料三:调查显示:某普通高校大学生中清楚自己、明星、好友、母亲生日是哪月哪天的人数比例依次为100%、58%、37%、7%。
(1)研读上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中国人的母情节,在母情节到来之际,请你向班内同学提出一项活动倡议。(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示例写一句话,表达你对母爱的理解。(2分)
示例: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感悟(33分)
(一)文言文阅读。(11分)
夸父逐日①
夸父与日逐走②,入日③;渴,欲得饮④,饮于河、渭⑤;河、渭不足,北饮大泽⑥。未至⑦,道渴而死⑧。弃其杖,化为邓林。
【注释】①逐日:追逐太阳。②逐走:竞跑,赛跑。③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④欲得饮:想要喝水解渴。⑤河、渭:即黄河、渭水。⑥大泽:大湖。⑦未至:没有赶到。⑧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
1.借助注释理解文言文。(1+1+2+1分)
我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知道了“走”有____________的意思,所以能推想“走马观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源于孟郊《登科后》中的诗句“春风得以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现在用来比喻观察事物或了解情况不深入细致。我还能翻译“夸父与日逐走,入日;”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能在文中找出与“黄河和渭水的水都不够他喝。”意思相同的句子____________。
2.本文选自《列子·汤问》,通过注释我能读懂故事的内容,讲述的是____________的神话故事。(2分)
3.从这个故事中,你看到了夸父的哪些优秀品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神话故事中还有像夸父一样的人物吗?你能写出两个以上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22分)
只要弯一弯腰
夜深了,一位巴格达商人走在黑漆漆的山路上,突然有个神秘的声音传来:弯下腰,请多捡些小石子儿,明天会有用的!商人决定遵照这一指令,便弯腰捡起几颗石子儿。到了第二天,当商人从口袋中掏出石子儿看时,才发现那所谓的石子儿原来是一块块亮晶晶的宝石!自然,也正是这些宝石,使他立即变得后悔不迭:天!昨晚怎么就没能多捡些呢?
这是科学家巴甫洛夫讲的一个故事,尤其发人深省的是,他在讲完故事后说:教育就是这么回事——当我们长大成人之后,才会发现以前学的科学知识是珍贵的宝石,但同时,我们也会觉得可惜,因为我们学的毕竟太少了!不是吗?教育送给人的明明是瑰丽的宝石,可总有人因为弯腰太累而视而不见,结果白白地错过了许多机会。
还有个故事更意味深长,是歌德在他的叙事谣曲中讲的。
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把它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从铁匠那儿换来三文钱,并用这三文钱买了18颗樱桃。出了城,两人继续前进,经过的全是茫茫的荒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够呛,就让藏于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检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18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上操劳。”
不会弯腰或疏于弯腰,是糊涂;而耻于弯腰者,肯定是傻子!
弯腰的确有点累,但如果农民不弯腰,他能开镰收割吗?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3分)
后悔不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味深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人深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4分)
神秘——(

遵照——(

亮晶晶——(

狼狈——(

3.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文中两个故事的主要内容。(4分)
第一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珍贵的宝石”“瑰丽的宝石”在文中所指的意思一样吗?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尾句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它强调了什么?请给它换个说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说说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完这篇短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作·表达(30分)
一.轻松写作。(30分)
请你以“如果
_______________”为题,编写一个科幻故事。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我有一个背包飞行器”“时光能够倒流”“我成了一名科学家”“人类不得不移居月球……”然后展开丰富大胆的想象,注意把故事编写得生动具体一些,让你的故事把读者带进一个神奇的科幻世界。
参考答案
积累·运用
积累。1.辨











2.A
3.√

×
4
(1).虽与之俱学
(2)熟为汝多知乎?
(3)日日新,又日新。(4)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二.1.(1)专心致志
三心二意
(2)座无虚席
养尊处优
2.(1)开展手拉手活动可以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2)没有死的东西会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
(3)地上的野花笑了,小鸟在枝头唱着歌儿。
(4)虽然小草看起来很柔弱,但是它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
3.(1)使文章更有文采,更有说服力。(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三.(1)母亲对子女的爱博大无私,子女却很少有人懂得感恩和回报。
(2)示例:开展一次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演讲或征文比赛活动;替母亲做一次家务劳动;为母亲送一束康乃馨。(意对即可)
(3)示例: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母爱是一丝轻风,让你的身心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能感到清凉爽快。
阅读·感悟(33分)
(一)1.跑
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
夸父
(?https:?/??/?www.baidu.com?/?s?wd=%E5%A4%B8%E7%88%B6&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_blank?)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
河、渭不足
2.
相传在黄帝时期,夸父族首领夸父想要把太阳摘下,于是开始逐日,在口渴时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
3夸父具有宏大的志向,巨大的力量和气魄,勇于挑战自然,不屈不饶的优秀品质”
4.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二)课外阅读。
1.事后懊悔,已来不及了后悔不迭
留意深刻耐人寻味
启发人深思省察
_
2.平常
(?https:?/??/?hanyu.baidu.com?/?zici?/?s?wd=%E5%B9%B3%E5%B8%B8&query=%E7%A5%9E%E7%A7%98
%E5%8F%8D%E4%B9%89%E8%AF%8D&srcid=28236&from=kg0"
\o
"平常"
\t
"https:?/??/?www.baidu.com?/?_blank?)
违背
(?https:?/??/?hanyu.baidu.com?/?zici?/?s?wd=%E8%BF%9D%E8%83%8C&query=%E9%81%B5%E7%85%A7
%E5%8F%8D%E4%B9%89%E8%AF%8D&srcid=28236&from=kg0"
\o
"违背"
\t
"https:?/??/?www.baidu.com?/?_blank?)
灰突突
坦然
3.第一个故事:巴格达商人在黑漆漆的山路上拣了几颗石子,天亮发现石子全是宝石,他后悔拣得太少;
第二个故事:彼得因懒得弯腰拣马蹄铁,却在后来干渴时不得不弯了18次腰。耶稣教训他说:小事不干,将在更小的事上操劳。
4.一样,都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指教育送给人的科学知识。
5.反问句。它强调了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只有踏踏实实地劳动做事,才能获得“宝石”。弯腰的确有点累,但如果农民不弯腰,他就不能开镰收割。
6.“不去弯腰或疏于弯腰”喻指在学习、劳动或其他事情上懒惰、大意的人,所以他们是糊涂的,但也是可教育的;而“耻于弯腰者”则是指对学习、劳动等根本不重视、持蔑视态度的人,因为认为做那些事是羞耻的而白白错过了许多机会,所以是傻子。我们做人不能懒惰,应该学会勤于弯腰,这样才会把握住好的机会,让自己获得的更多。
6.我明白了在人生道路上,无论干什么,都要有弯腰精神,并认真做好每件事,这样才会有所收获。
习作·表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