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太空一日 第1课时 课件(共22张PPT)+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2 太空一日 第1课时 课件(共22张PPT)+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29 16:18:33

文档简介

《太空一日》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浏览全文,积累课文中的生字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了解一定的航天知识。
2.快速浏览全文,如何借助小标题,提取课文主要信息。
3.体会语言背后蕴含的深刻情感。
教学重点
1.浏览全文,积累课文中的生字词,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借助小标题,提取课文主要信息
教学难点
提取课文主要信息,概括文章内容。
教学手段
多媒体。
教学课时
2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相关课件。
2.学生:熟读文章,解决字词读音问题;搜集和杨利伟及“神州五号”飞船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环绕地球飞行14圈,次日在内蒙古安全降落,这次为期21小时的太空之旅,使中国继俄罗斯、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自主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当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亮闪闪地划过夜幕,所有时髦的明星瞬间变得黯淡无光。
太空一日,充满着紧张和意外。今天我们就走进杨利伟的《太空一日》,感受中国飞天的生死时速。
二、预习交流
1.作者简介
2.背景透视
《天地九重》是“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亲笔写作出版的书,由20万字和150幅珍贵图片组成。对于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杨利伟不遗余力地在书中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详尽的描述。他在书中感念国家和人民的厚戴,感恩师长、战友和亲人的关爱。杨利伟在书中告诉我们:成功之路并非一飞冲天,而是一步一步、不懈不怠的结果。
3.资料链接
“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乘有一名航天员(杨利伟),在轨道运行了一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此次飞行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打破了由美国和苏联(俄罗斯)在载人航天领域的独霸局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播放视频)
4.字词积累
读一读字音
Chì

kuò

炽热 
逃逸 
轮廓
模拟
xián
kàn

chóu
舷窗
俯瞰
无虞
稠密
多音字
写一写字形
hè(

)色
千jūn(

)重负
bǐnɡ(

)息凝神
惊心动pò(

)
记一记词义
释然:形容疑虑、嫌隙等消释而心中平静。
俯瞰:从高处往下看。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例句:你应该先好好考虑怎么做,以防本末倒置。
严谨:严密谨慎;严密细致。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例句:他刚刚从一场惊心动魄的车祸中逃生。
屏息凝神:
暂时抑制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例句:运动员们屏息凝神,等待着教练的指令。
三、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读课文。
关键词:科学探索
火箭起飞:导思1.“我”在火箭起飞时的感受及表现如何?
太空飞行:导思2:“我”在太空飞行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返回地球:导思3:“我”会航时过程如何?
情感:导思4:作者通过记叙自己在太空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情感?
2.同学们朗读课文时,要学会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四、合作探究
1.文章用了四个小标题,概括每一个小标题下文字的主要意思。
第一个小标题“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下的主要内容:飞船共振险情。杨利伟描述起飞时的感受: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开始急剧抖动。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心里就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在整流罩打开后,“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
第二个小标题“我看到了什么”下的主要内容:可以判断地球上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燕山山脉的夜晚呈现一片红晕,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看不到长城。
第三个小标题“神秘的敲击声”下的主要内容:“我”在太空碰到另外一个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就是时不时出现的敲击声。这个声音也是突然出现的,并不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毫无规律,不知什么时候就响几声。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而仿佛是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无法准确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更像是用一把木头锤子敲铁桶,咚……咚咚……咚……后来,在神六和神七飞行时,这个声音也出现过。
第四个小标题“归途如此惊心动魄”下的主要内容:“我”在返回途中,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外边烧得跟炼钢炉一样,玻璃窗却开始出现裂纹,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之后那种小碎纹一样,等到右边的舷窗裂到一半的时候,“我”转过头一看左边的舷窗,它也出现开始裂纹。当飞行到距地面40公里时,飞船飞出黑障区,速度已经降下来了,上面说到的异常动静也已减弱。飞船距地面10公里,飞船抛开降落伞盖,并迅速带出引导伞。最折磨人的就是这段了。随着一声巨响你会感到突然一减速,引导伞一开,使劲一提,这个劲很大,会把人吓一跳,减速伞一开,又往那边一拽,主伞开时又把你拉向另一边了。每次都相当重,飞船晃荡得很厉害,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2.结合以上内容具体说说作者的写作思路。
文中四部分依次写了升空、所见、所闻、落地,结构上较为完整,而且第1段、第4段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纵向的叙述,第2段和第3段是相对充裕时的细节上的横向描写,前后对照、纵横对照、升空落地对照、描写抒情对照,使文章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3.说说小标题的作用。
(1)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2)层次清楚,结构鲜明;
(3)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五、课堂总结
在我国古代,人们时刻想着遨游太空,也因此产生了如“嫦娥奔月”的故事传说。“神州”五号飞船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国的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这次载人太空飞行,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六、布置作业
1.利用课下时间查找资料,探寻中国航天梦的发展史。
2.紧扣《太空一日》的主要信息,请用“遨游”“俯瞰”“严谨”“惊心动魄”写一段话。
七、板书设计
《太空一日》
火箭起飞:心情紧张,出现共振——危险
看到什么:地球上的景致,类似棉絮状的物体——激动
神秘声音:克服困难,无法确认的声音——顽强,严谨
返航过程:紧张至惊慌——惊心动魄(共22张PPT)
太空一日
第1课时
第六单元·第22课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搭乘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环绕地球飞行14圈,次日在内蒙古安全降落,这次为期21小时的太空之旅,使中国继俄罗斯、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自主进行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新课导入
当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亮闪闪地划过夜幕,所有时髦的明星瞬间变得黯淡无光。
太空一日,充满着紧张和意外。今天我们就走进杨利伟的《太空一日》,感受中国飞天的生死时速。
预习交流
预习交流
背景透视
《天地九重》是“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亲笔写作出版的书,由20万字和150幅珍贵图片组成。对于进入太空的所经、所历、所见、所感,杨利伟不遗余力地在书中作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和详尽的描述。他在书中感念国家和人民的厚戴,感恩师长、战友和亲人的关爱。杨利伟在书中告诉我们:成功之路并非一飞冲天,而是一步一步、不懈不怠的结果。
预习交流
“神舟五号”飞船
“神舟五号”飞船是在无人飞船的基础上研制的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乘有一名航天员(杨利伟),在轨道运行了一天。整个飞行期间为航天员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将航天员的生理数据、电视图像发送地面,并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此次飞行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打破了由美国和苏联(俄罗斯)在载人航天领域的独霸局面,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资料链接
预习交流
字词积累
炽热 
逃逸 
轮廓
模拟
chì

kuò

xián
舷窗
俯瞰
无虞
稠密
kàn

chóu

读一读字音



荷花
荷载

yān
yàn
燕窝
燕山

yùn
yūn
晕头转向
红晕
预习交流

多音字学习
预习交流
hè(
)色
千jūn(
)重负
bǐnɡ(
)息凝神
惊心动pò(
)

写一写字形




预习交流

记一记词义
1.释然:
2.俯瞰:
3.本末倒置:
4.严谨:
5.惊心动魄:
6.屏息凝神:
形容疑虑、嫌隙等消释而心中平静。
从高处往下看。
比喻把主要事物和次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弄颠倒了。
严密谨慎;严密细致。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暂时抑制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整体感知
带着问题读课文
关键词:
科学探索
火箭起飞
导思1:“我”在火箭起飞时的感受及表现如何?
返回地球
导思3:“我”会航时过程如何?
太空飞行
导思2:“我”在太空飞行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情感
导思4:作者通过记叙自己在太空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情感?
整体感知
同学们朗读课文时,要学会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合作探究
文章用了四个小标题,概括每一个小标题下文字的主要意思。
主要内容:飞船共振险情。杨利伟描述起飞时的感受: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开始急剧抖动。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心里就觉得自己快不行了。在整流罩打开后,“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
小标题1: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合作探究
主要内容:可以判断地球上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燕山山脉的夜晚呈现一片红晕,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看不到长城。
小标题2:我看到了什么
合作探究
主要内容:“我”在太空碰到另外一个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就是时不时出现的敲击声。这个声音也是突然出现的,并不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毫无规律,不知什么时候就响几声。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而仿佛是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无法准确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更像是用一把木头锤子敲铁桶,咚……咚咚……咚……后来,在神六和神七飞行时,这个声音也出现过。
小标题3:神秘的敲击声
合作探究
主要内容:“我”在返回途中,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外边烧得跟炼钢炉一样,玻璃窗却开始出现裂纹,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之后那种小碎纹一样,等到右边的舷窗裂到一半的时候,“我”转过头一看左边的舷窗,它也出现开始裂纹。当飞行到距地面40公里时,飞船飞出黑障区,速度已经降下来了,上面说到的异常动静也已减弱。飞船距地面10公里,飞船抛开降落伞盖,并迅速带出引导伞。最折磨人的就是这段了。随着一声巨响你会感到突然减速,引导伞一开,使劲一提,这个劲很大,会把人吓一跳,减速伞一开,又往那边一拽,主伞开时又把你拉向另一边了。每次都相当重,飞船晃荡得很厉害,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小标题4: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合作探究
文中四部分依次写了升空、
所见、所闻、落地,结构上较为完整,而且第1段、第4段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纵向的叙述,第2段和第3段是相对充裕时的细节上的横向描写,前后对照、纵横对照、升空落地对照、描写抒情对照,使文章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2.结合以上内容具体说说作者的写作思路。
合作探究
3.说说小标题的作用。
插叙
(1)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2)层次清楚,结构鲜明;
(3)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小标题
课堂总结
在我国古代,人们时刻想着遨游太空,也因此产生了如“嫦娥奔月”的故事传说。“神州五号”飞船成功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国的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这次载人太空飞行,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布置作业
1.利用课下时间查找资料,探寻中国航天梦的发展史。
2.紧扣《太空一日》的主要信息,请用“遨游”“俯瞰”“严谨”“惊心动魄”写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