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29 22:3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宋朝文化昌盛,经济发达,GDP占当时世界的50%。即使今天的第一大国美国,仅占世界的24%左右!和宋朝相比,自愧不如。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宋代《耕获图》
02
01
03
重点
1、掌握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具体情况;
2、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
难点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重点
两宋商业繁荣的表现。正确分析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找找宋代南方经济发展有哪些原因?
找出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发展的内容?
想想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自学指导】
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41-46,划出关键词
宋代经济的发展
生产工具的革新:
水稻的推广:
制瓷业:
造船业:
经济作物的种植:
纺织业:
棉纺织业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兴盛
商业贸易的繁荣
占城稻的引进
大城市的增加
贸易场所的扩大
出现“交子”“会子”等纸币
商业:
海外贸易繁荣
景德镇瓷都
茶树、棉花
【新课讲授】
一、经济发展的原因
材料一:
唐朝后期,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使中原地区经济受到严重破坏;五代之际,黄河流域政权更迭,战乱不已;其后,北方经历靖康之变,宋金对峙,蒙古灭金,战乱不休,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
①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②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
材料二:自东汉末年以来,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开始向中原迁徒,各民族相互影响出现了民族融合的现象。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人口又迁往江南。
材料三: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加之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材料四: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南方政府重视生产。
思考,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南方相对北方安定;
2、人口南迁带去劳动力以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
3、自然条件优越
4、统治者重视
【合作探究一】
南宋时,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北方
牛耕
灌溉
插秧
收获
扬场
入仓
耕获图
看图识农事
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表现
1
2
3
4
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生产工具的创新与改进:秧马
南方普遍种植茶树,产量增加
水稻跃居粮食作物首位(占城稻的推广)
棉花种植推广到江淮流域
农业的发展
苏湖熟天下足。
秧马是宋朝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使用的一种拔秧工具。秧马底部采用平滑的木板制成,两端翘起。拔秧时,人们跨坐秧马,前后滑行自如,既可减轻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
农业的发展
生产工具的革新
秧马
两宋时由于政府提倡,水稻种植推广到淮河和黄河流域,并从越南引进优良稻种占城稻。由于南方温暖湿润适合水稻生长,因此,南方成为宋朝粮食主产区。当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或“苏常熟,天下足”的谚语。
农业的发展
水稻的推广
水稻
农业的发展
茶树、棉花推广
表现
制瓷业
造船业
纺织业
①北宋,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丝织生产发达;
②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工具先进和种类繁多
江西景德镇成为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造船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北宋—船坞;南宋—指南针)
二、手工业的兴盛
蜀锦系纯真丝织品,质地柔软。以华丽精美、色调明艳、文饰典雅著称。蜀锦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源于上古、兴于秦汉、盛于唐宋。四川的蜀锦、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锦。
纺织业
蜀锦
手工业的兴盛
“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雾。”
?
---陆游《老学庵笔记》
制瓷业
手工业的兴盛
官窑葵瓣洗
定窑孩儿枕
钧窑鼓钉三足洗
汝窑三足洗
哥窑
景德镇瓷
钧窑【河南
禹州

汝窑【河南
宝丰

官窑【河南开封

定窑
【河北曲阳

哥窑【浙江龙泉

宋代五大官窑
瓷都
【江西
景德镇】
造船业
楼船战船(复原模型)
二、手工业的兴盛
金明池大澳北造船坞,位于河南开封金明池北,北宋(960—1127年)宦官黄怀信设计。此船坞比国外最早的船坞(在西方,直到1495年,英皇亨利七世才在朴茨茅斯修建了欧洲第一个船坞。)早了四百多年,比沈括的记载也晚了四百余年。是世界最早的船坞。
宋代所造海船,载重量一般有数百石至五千石,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宋代海船设置了水密隔舱,增加了抗沉性和横向强度。船上使用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方向。这些技术,在当时世界造船、航海领域中,都居于领先地位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商业繁荣的三个表现
商业
商业都市
海外贸

纸币
原因
概况
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繁荣,为海外贸易提供了经济基础;
*造船技术和指南针的应用,为海外贸易提供了技术条件;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市舶司管理;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并立,阻断了陆上贸易通道,促使海陆发达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南宋纸币会子铜版拓片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全面发展直接推动了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代表:开封、杭州
突破时间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
突破空间限制:城市中到处可开设店铺,乡镇出现草市(“市”“坊”界限打破)
(1)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2)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
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造纸业和印刷术的发展
(1)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南宋时(会子/关子),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大大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店铺商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南宋临安则是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史料研读
【课堂思考】
思考:如果作为一个居民,从衣食住行的方便这个角度考虑,你愿意选择居住在唐都长安还是南宋临安呢?理由何在?
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的对比
商业贸易的繁荣
唐长安城平面图
北宋东京城平面图
宋代:城市打破了住宅区和商业区分割的界限
拓展延伸:
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宋朝的商业空前发达。由于商业竞争激烈,有的商铺为招揽生意,开始以广告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商品。这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不仅表明铺号,而且以白兔为商品标识,注明“认门前白兔儿为记”,还特别说明是“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如果要批发购买,还可以优惠。这件文物,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纸币的出现
“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
——李攸《宋朝事实》
金属货币重,不便于携带
纸币出现
纸币最早出现在中国宋朝的哪个地区?宋代用的是什么纸币呢?纸币与金属货币相比有哪些优点?
商业贸易的繁荣
北宋的纸币——“交子”
南宋“会子”纸币
补充知识:
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
=10000文
按粮食购买力换算:1两白银
=
人民币200元
1
3
2
主要贸易港口:广州、泉州、明州
海外贸易范围广大
设立市舶司管理外海贸易
海外贸易的发展
商业贸易的繁荣
临安
明州
泉州
广州
高丽、日本
苏门答腊岛
印度
阿拉伯半岛


类别
发展成就
农业
粮食作物
经济作物
手工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
商业都市
货币
海外贸易
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造船业发达
,罗盘针开始用于航海
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景德镇成为瓷都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
空前发展;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广州、泉州

明州是大商港;并设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
临安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课堂小结】
两宋时期
(靖康之变)
人口南迁
劳动力
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
人口南迁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
经济重心南移
北方战乱
南方经济
逐渐超越北方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八王之乱)
———江南地区开发
(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唐朝中后期
(安史之乱)
———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宋)
苏湖熟,天下足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北方
南方
北方
南方
南方
北方
唐中期
开始南移
南宋
南移完成
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
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
经济重心南移给我们发展经济提供了哪些启示?
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2、要充分利用当地和外来的人力资源。
3、要保护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4、要重视科技进步。
5、要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
拓展延伸
1.占据宋代粮食作物产量首位的是(

A.小麦
B.玉米
C.大豆
D.水稻
2.被誉为瓷都的是(

A.景德镇
B.泉州
C.广州
D.成都
3.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中书省
C.节度使
D.通判
D
A
A
1.宋代南方农业超过北方农业的原因是(  )
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环境安定 ②中原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③引进了日本的优良稻种,提高了粮食产量 ④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宋朝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当时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在(  )
A.洞庭湖流域
B.太湖流域C.鄱阳湖流域
D.洪湖流域
3.一个北宋人要了解当时丝织业最高水平的情况,他应去的地区是(  )
A.河北和河南
B.江浙和广东C.福建和广东
D.江浙和四川
B
C
D
4.(2019?云南昆明)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A.银票
B.法币
C.交子
D.会子
5.(2019?河北)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变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
)
A.南北朝时期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C
C
4.某影视剧组请你当历史顾问,参加审核剧组提交的南宋临安城场景布置计划,你会指出下列哪一项计划是不可行的(  )
A.城内客商往来不绝B.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
C.城内店铺林立,买卖持续昼夜D.商业区和住宅区分开建立
5.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北宋时期。它是(  )
A.“会子”
B.“瓦子”
C.“关子”
D.“交子”
6.宋朝时期,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行省
D.宣政院
D
D
A
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唐宋时期,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商业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1)材料一中的图二“交子”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2)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最直接地反映了宋代的(  )
A.农业繁荣  
B.手工业繁荣  
C.商业繁荣
(1)北宋时期。
C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宋代手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这一现象最终完成是在什么时候?
原因:①南方战乱较少;②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先进生产技术;③自然条件优越。表现: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业,江西景德镇、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的瓷器制造业,广州、泉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现象: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期。
(5)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发达的原因。
南方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周边民族的兴起与强大,陆路受阻;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先进;政府的鼓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