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逐客书》教学方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铺陈列举事实说理和比喻说理的方法。
2.学习作者的论辩思路。
3.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历史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
联系语境,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朗读课文第一段,回顾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2段
(一)文意疏通
如今陛下得到昆山的美玉,拥有随侯珠、和氏璧之类宝物,悬挂明月珠,佩带太阿剑,驾乘纤离马,建置翠凤旗,树立灵鼍鼓。这么多的宝贝,秦国不出产一样,而陛下却喜欢它们,是什么缘故呢?倘若一定要秦国出产的东西才可以用,那么就该是夜光玉壁不能装饰宫廷,犀角、象牙制成的器具不能作为玩物,郑、卫之地的美女不能进入后宫,而駃騠好马不能充实宫外的马圈,江南的金锡不能使用,西蜀的丹青不能绘画。倘若用来装饰后宫、充任姬妾、赏心快意、怡目悦耳的一切,必须是出产于秦国的才可以用的话,那么缀绕珍珠的发簪、镶嵌珠子的耳环、细缯素绢的衣裳、织锦刺绣的服饰就不能进呈到大王面前,而时髦优雅、艳丽多姿的赵国女子就不能侍立在身旁。那击瓮敲缶,弹筝拍腿,同时歌唱呼喊发出呜呜之声来快活耳朵听觉的,才是真正地道秦国的声乐,而《郑》、《卫》、《桑间》、《昭》、《虞》、《武》、《象》之类,则是异国它邦的音乐。现在舍弃击瓮敲击而追求《郑》、《卫》之音,撤下弹筝奏曲而采取《昭》、《虞》之乐,像这样做为什么呢?只不过是图眼前称心如意,适合观赏罢了。现在用人却不这样。不问青红皂白,不论是非曲直,不是秦人就得离去,是侨民就得驱逐。这样做,所重的是女色、声乐、珍珠、美玉,而所轻的是人啊。这不是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办法啊。
(二)引导理解
说古论今,由远及近,看来接着该分析当今秦王对待客卿的态度了,作者再次荡开一笔,从君王对待外来物品的态度开始写起。
秦王对待对待外来物品的态度是怎样的?(悦之)文章极力铺陈秦王喜爱别国的珍宝、美色、音乐以满足自己欲望的事实,揭示了秦王喜爱和重视的是物,是为了“娱心意、说耳目”,是“快意当前”的自我满足,是一种唯我所用的态度。
那么,秦王对待人才是否也是这样的态度呢?(不是)那是什么样的态度?(去、逐)用秦王在用人方面一味排斥客卿的态度和取物方面唯我所用的态度构成对比,接着就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重物轻人的态度是和先君之道背道而驰的,是和秦王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根本目的背道而驰的,这里显然加重了批驳的力度,有助于秦王醒悟。当然,如果秦王的确没有“跨海内制诸侯”的想法,李斯这个推论就会变得毫无意义。但是,整个秦国朝廷都有着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勃勃雄心,因此,这个结论不只秦王,而是整个秦国朝廷都不能接受的。事与愿违的原因就出在“逐客”的行为中,那么“逐客”的不妥就变得不言而喻了。这里的写作看起来完全是站在秦王成就大业的角度上论证的,这就牢牢抓住了秦王的心。
(二)探究第二段内容
所重
色乐珠玉
明月之珠、佳冶窈窕赵女、《昭虞》《武象》
所轻
人民
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三)小结论证方法
举出生活中的现实事例,说明秦王喜用别国的珍宝、音乐、美色。而在用人问题上排斥别国的客卿,这重物轻人的做法与秦王想统一天的目的是相违背的。
三、学习第三段。
(一)疏通文意
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军队强就将士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为那样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变得那样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故的缘故。现在却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二)引导理解
如果说刚才所论及的都是摆事实的话,现在李斯就要给秦王讲道理了。文章从“泰山不让、河海不择”两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中引导出“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统一天下的君王不排斥前来归附的民众,才能够显示他的德行。通过泰山、河海两个比喻的陪衬,“王者不却众庶”的道理就树立起来了,接着又以五帝三王所以无敌的楷模来反衬当今逐客之弊,推导出逐客的实质:逐客正是“资敌国”、“业诸侯”的事,它的本质无异于“藉寇兵而赍盗粮”,这就从根本上剖析了逐客的危害性,在这一正一反的比喻和对比论证中,秦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就已经十分清晰了。
(三)归纳
五帝三王
无敌
不却众庶
秦王
国危
弃黔首
却宾客
(四)小结
对比分析,接纳客卿和驱逐客卿对秦国的利害关系。
四、学习第四段。
(一)疏通文意
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可值得宝贵的很多;贤士中不生长于秦,却愿意效忠的成群。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二)小结
总结全文,得出结论。驱逐客卿将遭之秦国危亡。
五、分析归纳论证方法
从论证方法上来看,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大家可以先回忆一下,通常议论文写作有哪些种类的论证方法?
(引证法、例证法、类比法、喻证法、类比法、对比法、因果分析法、引申法即归谬法)那么大家来看看本文主要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例证法、喻证法、对比法),文章首先大量列举先前四位君王对待客卿的态度及产生的功效的历史事例,接着又列举当今陛下对待各种外来之物的态度及对待外来人才的态度,将先君与当今对比,陛下对物与对人的不同态度相对比,五帝三王的做法与当今陛下做法相对比,陛下“跨海内制诸侯”的渴望与逐客将带来的“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可怕后果相对比,逐客之过在这层层对比中就不言自明了。
六、课堂小结
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认为驱逐客卿是错误的。文中以前历史上的四位君王,用客卿而成帝业为据,说明客卿之功又举了大量事实,说明英主不应重物轻人,继而从理论上说明驱客与纳客的利害,最后指出逐客必到秦之危与开头的中心论点呼应。全文体现了劝谏的艺术,言语的智慧。
七、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整理重点字词与句式
3.预习《与妻书》(共17张PPT)
谏逐客疏
第二课时
内容回顾
四君
结
果
客
卿
结论
穆公
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五子(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
客
不
负
秦
孝公
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商鞅
惠王
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张仪
昭王
蚕食诸侯,秦成帝业
范雎
第一段内容梳理:
要点解读
用物
(色乐珠玉)
秦不生一而悦之。
快意当前,适观而已。
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用人
第二段要点梳理:
所轻
所重
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类比论证:重物轻人
用异国物(客观事实与反面假设)
取物原则:快意当前,适观而已
用人原则: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重物轻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
由回顾历史转入现实。列举秦王爱外物、逐客卿的大量事实,进一步指出驱逐客卿的错误,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
要点解读
要点解读
五帝三王
不却众庶
地无四方
民无异国
四时充美
鬼神降福
无
敌
秦
王
弃黔首
却宾客
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藉寇兵而赍稻粮。
国
危
第三四段要点梳理:
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
正面:天道与圣王的做法
反正:秦国目前的做法
逐客必将造成秦国危亡
正面:士愿忠于秦国
反面:逐客国危
要点解读
追溯历史:
四君“以客之功”,霸西戎、成帝业,客无负于秦
向使四君却客疏客,秦将无利无名
现实作法:
取享乐之物:快意当前,适观而已
取有用之人: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重声色珠玉,轻有才之士,“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
分析“逐客”后果
正面:五帝三王所以无敌
反面:却宾客以业诸侯
开门见山: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要点总结
1.表明观点———开门见山
(逐客之过)
2.史实论证
穆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
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
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
(客有功于秦)
3.类比论证
爱异国物
逐外国人
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
(重物而轻人)
5.归纳论证
4.对比分析
论证思路
纳客卿和逐客卿对秦国的利害关系。
(逐客不利统一大业)
(逐客将危害秦国)
(逐客将危害秦国)
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思想。文章所表现出的不分地域、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拓展延伸
一、层层深入
从全篇看,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是本文的最大特色之一。文章开头提出“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的总论点以后,集中了足够的论据,如江河直泻之势,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证。
写作特色
二、正反对比论证
如第二段列举秦君大量重用客卿的史实以后,先从正面论证“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充分肯定了客卿对秦国的突出贡献。然后从反面论证:“向使四君者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又如秦王好恶和逐客“以资敌国”的两段,都运用正反两方面的论证,一正一反,相互映衬,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写作特色
三、前后呼应
首尾两段遥相呼应:开头提出逐客为过的论点,结尾一段推出“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的结论,呼应开头“窃以为过矣”。又如,末尾一段的“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照应第三段,“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照应第二段“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
。每段末尾几句都呼应论点,与首尾两段有机地组成统一的整体。
写作特色
四、骈散结合的句式
作者善组排比句和骈句,运用结构相似、意义相近的句式,语气贯通,颇具气势,淋漓酣畅。如把“穆公求士”,“孝公用商鞅之法”,“惠王用张仪之计”,“昭王得范睢”的各自用客卿的情况,构成四组一连串的排比句,每组又用了成串的排比句来证明秦国在历史上任用客卿的成切,充分显示了铺陈手法的妙用。
又如,描绘秦王好恶时有七个结构相同的排比句(“致昆山之玉……树灵鼍之鼓”),气势宏放,犹如长江波涛,滚滚而来,论证更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不少排比句具有对偶性质,更增强了句式的对称美和音调的节奏美。
写作特色
清李兆洛《骈体文钞》选录此篇为“骈体初祖”,指出了本篇对后世骈文写作的深远影响。
六、文采斐然。
如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拔、并、收、取、包、制、据、割、散”等动词,可见辞藻之丰富。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珍宝一段,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偶,充满了华美辞藻,极富于文采,具有赋的特色,成为先秦散文向汉赋过渡的桥梁。
写作特色
五、善用比喻。
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业诸侯”的愚蠢行为,非常形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写作特色
1.熟读课文。
2.整理重点字词与句式。
3.课外阅读《史记?李斯列传》。
布置作业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