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5.2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与地域差异 课件(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图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5.2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与地域差异 课件(共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5-30 09:1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二节
中国地图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学习与探究——亚洲的人文环境和
地域差异
知识目标
1、了解亚洲的地理分区
2、分析人文环境的三大角度:人口、文化、经济发展
3、能举例说出地域差异
中国地图出版社
八年级
|
下册
思考:亚洲共分为几个区域?
亚洲地理分区的名称与其所处亚洲的位置大体相关,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分析角度一:众多的人口
43.9
10.3
8.0
5.4
4.6
0.6
人口(亿)
亚洲
60%
其他各洲之和40%
1.各大洲人口数量排序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亚洲人口占世界的比重
3/5
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亚洲国家
中国、
印度、
印度尼西亚、
巴基斯坦、
孟加拉国、
日本




印度
巴基斯坦
孟加拉
印度尼西亚
世界人口最多的大洲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亚、东南亚、中国的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群岛。
2.人口分布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人口稠密的原因:
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工农业较为发达。
内陆
高山高原
沙漠
原始林区
亚洲人口稀疏的地区主要在内陆地区、高原高山地区、沙漠地区和原始林区。
人口稀疏的原因:
内陆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高山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沙漠地区气候干旱;原始的热带雨林区气候湿热。这些地区自然环境都较为恶劣,不适宜人类居住。
3.亚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亚洲各个地区中,西亚和南亚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亚洲是黄色人种的故乡,但在南亚和西亚主要分布着白色人种。
4.人种


你能否从位置、地形、河流和气候等方面分析这三个地区的共性?
分析角度二:古老的文明
亚洲三大古代文明发祥地
中低纬度、近海平原、河流众多、气候适宜
分析角度三: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经济发展状况差异
1.世界经济强国、亚洲的发达国家——日本
日本人均GDP居世界之首,2010年为43
063美元

2010年外汇储备排名世界第2位,达10
490亿美元。
世界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
新干线——“子弹列车”
机器人生产汽车
2、亚洲四小龙
亚洲四小龙是指自1970年代起经济迅速发展的四个亚洲经济体: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这些国家或地区在1970年代之前他们都只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它们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利用本地廉价而良好的劳动力优势适时调整经济发展策略,采取“出口为先导”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亚洲经济的火车头之一。
魅力香港——维多利亚港
活力台湾
锦绣狮城——新加坡
梦幻韩国
3、“黑色金子”造就海湾富国
沙特阿拉伯的油田
巨大输油管
伊拉克石油加工
科威特的石油生产
世界唯一七星级饭店—浪漫之舟(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Burj
Al-Arab酒店)
4、独具特色的发展中国家——印度
印度最大的行走机器人
印度孟买纺织品展销会
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印度传统的工业部门主要是采矿业和纺织业;独立后,印度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的技术,重视人才的培养,努力发展本国的工业,现在不仅在钢铁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和棉麻纺织工业具有一定的规模,而且在许多高科技领域,如核能、软件业、航天业的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
饱受战争、灾害之苦的国家
亚洲各国国情各异,发展水平不一,文化多样。正是这种多样性和互补性,亚洲各国需要加强交流,寻找符合本国特点的合作途径与方法,充分发挥各国经济的互补性,实现共同繁荣。
思考
地理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
亚洲的人文环境和地域差异
人口
人口数:43.9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5,6个人口超1亿国
人口稠密区:南亚、东南亚、中国东部、朝
鲜半岛和日本群岛
人种:黄色人种的故乡,南亚、西亚为白种人
文明:三大古代文明发祥地,三大宗教发祥地
经济
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日本是发达国家,大部分国家是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差异
中国、印度和东
南亚一些国家发
展较快;西亚的
产油国,成为高
收入国家。部分
国家仍未摆脱贫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