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孤独之旅
———
曹文轩
16
1
欣赏并品析语言,体会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对塑造杜小康
形象性格的作用。
2
结合对标题的理解,把握小说主题。
3
通过感悟人物的成长经历,树立坚强乐观的人生信念。
学
习
目
标
走进作者曹文轩
1
1
曹文轩,1954年1月出生于江苏盐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作品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天瓢》《红瓦》《根鸟》《细米》《青铜葵花》《蜻蜓眼》《大王书》《我的儿子皮卡》《丁丁当当》《火印》等。创作并出版绘本《飞翔的鸟窝》《羽毛》《柏林上空的伞》等40余种。学术性著作有《中国80年代文学现象研究》《第二世界——对文学艺术的哲学解释》《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小说门》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曹文轩文集》(19卷)。《红瓦》《草房子》《青铜葵花》等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希腊文、日文、韩文、瑞典文、丹麦文、葡萄牙文、俄文、意大利文等文字,计70余种。曾获中国作协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文学奖、冰心文学奖、国家图书奖、输出版权优秀图书奖、金鸡奖最佳编剧奖、中国电影华表奖、德黑兰国际电影节“金蝴蝶”奖、北京市文学艺术奖等重要奖项60余种。2016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
预习检测
2
4.解释词语
依托:依靠;为达到一定目的而假借某种名义。
掺杂:混杂,使混杂。
安抚:安顿抚慰,安慰。
一落千丈:形容地位、景况、声誉等下降得很快。
置之不理:放在一边儿不理不睬。
歇斯底里: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别无他法:没有其他的方法。
整体感知,自读课文
3
谁的孤独之旅?
1
一般的旅指旅行,这里的旅指什么?
2
这段旅程中的感受是什么?
3
从文章的题目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
探寻心路,感受情感
4
《孤独之旅》
出发途中
初到芦荡
放鸭初期
放鸭中期
雨后天晴
跳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有关主人公心理描写的词句,完成阅读卡,绘出主人公图的心路历程。
茫然
恐惧、胆怯
寂寞
孤独
想家
仍然寂寞、
逐渐习惯
安定、从容
成
长
心理变化
小结:作品表现人物心理变化的方法有哪些?
直接描写
心理概述(第三人称)
间接描写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景物烘托
曹文轩曾说:“生成美的途径尽管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并最容易受到效果的途径就是描写风景。”
细品环境,把握主题
5
找出几处环境描写并说说这样的环境描写对杜小康的成长有什么作用?
(提示:从炊烟、鸭群、芦苇荡、暴风雨中找)
1.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的惟一的炊烟。它们在晚风中向水面飘去,然后又贴着水面,慢慢飘去。
这句话写炊烟。炊烟是温馨的象征,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家,就有生气。但是这里的炊烟却是“惟一的炊烟”,它更能唤起主人公对家的思念,唤起内心沉重的孤独感。
2.鸭们十分乖巧。也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了。它们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惟恐自己与这只惟一的使它们感到还有依托的小船分开。
这几句写鸭群。晚上鸭群“将主人的船团团围住”,鸭子的恐惧感衬托了主人公的恐慌;鸭子们“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漂游者”更是主人公心理的写照。
3、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这几句写芦苇荡。芦苇荡“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无边无际,这样更能反衬人的渺小,给人以极大的心理压力,让杜小康“害怕”“胆怯”。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写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随父背井离乡到偏远芦苇荡孤独放鸭而逐渐成长起来的故事,赞扬了杜小康能吃苦,能耐得住寂寞的顽强毅力,告诉我们:人应该在孤独中磨练自己,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才会长大成熟。
6
感悟孤独,分享成长
拓展训练:
漫漫人生之旅,总会与孤独邂逅,与磨难擦肩,分享一下你的孤独之旅,加入适量的环境描写。
教师寄语:
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
---曹文轩《感动》
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痛苦,痛苦也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待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曹文轩《青铜葵花》
推荐作品:曹文轩《红瓦》、《细米》、《青铜葵花》
模仿选文中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的方法,记一段自己的成长经历。完成作文《那一次,我长大了》。
要求: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
课后作业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