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8.1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8.1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5-30 09:3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
课题
8.1
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
教学目标
1.运用西北地区地形图,找出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明确西北地区的范围。2.能够在地形图上找出西北地区主要地形区。3.掌握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干旱,了解西北地区干旱的表现、形成的原因及变化规律。4.了解西北地区受干旱气候的影响下,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教学重点
1.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分析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农业及其他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和关注的学生
一、自然特征1.位置和范围描述西北地区的范围呢?西北地区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域?小组回答:位置:(1)经纬度位置:
73°E-123°E,32°N-50°N(2)地形上: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古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以北。(3)邻国: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范围:(1)地形: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2)政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北部。2.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单元有哪些?(山脉、高原和盆地)。小组回答:从东往西,主要是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和河西走廊,西部由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阿尔金山。西北地区山脉纵横,从东向西逐渐深入内陆,水汽很难到达,降水比较少,因此西北地区比较干旱。(1)内蒙古高原地貌特点小组回答:
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内蒙古高原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平均海拔在1
000米以上。高原上开阔坦荡,起伏和缓,既有碧野千里的草原,也有沙浪滚滚的荒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库布齐沙漠是较大的沙漠。(2)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小组回答:天山南北两侧,属于南疆和北疆。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四周高山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居于盆地内部,是我国最大沙漠。准噶尔盆地是我国第二大内陆盆地,是一个半封闭的盆地。所以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进行比较,如下表所示:
(3)吐鲁番盆地小组回答:天山山间断层陷落而成,盆地中的艾丁湖是我国陆地上的最低点,湖面低于海平面155米。3.西北地区主要是什么气候类型呢?小组回答: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是本区的显著特征。4.请根据西北地区的位置和地形思考,我国西北地区为何会如此干旱呢?小组回答:
5.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具有典型的大陆性特征,具体的表现都有哪些呢?小组回答:西北地区东西跨度较大,距离海洋远近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自然景观。与西北地区的中部和西部相比,东部距离海洋较近,降水量相对较多,景观表现为草原;向西距离海洋原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自然景观由草原逐渐过渡为荒漠。6.既然西北地区这么干旱,这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什么不同呢?小组回答:西北地区比较干旱,水资源缺乏,降水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降水较多的地区也只能满足牧草的生长需要。因此西北地区畜牧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二、牧区和灌溉农业1、西北地区的主要牧区都分布在哪里?教师讲解:西北地区大致以贺兰山为界,贺兰山东西两侧的牧区呈现不同的特点:以东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上,降水量比较丰富,有多个大型的优质草场,草场草质较好;以西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下,降水量比较少,草原产草减少,畜牧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牧场主要集中在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山脉的山麓地带,为高山草场(板书)。不同的草场,畜种也不完全相同。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的三河马、三河牛,新疆的细毛羊,宁夏的滩羊,都是著名的畜种。小组回答:①主要畜产品:三河马、伊犁马、三河牛、骆驼、内蒙古细毛羊、新疆细毛羊、阿尔泰大尾羊、宁夏滩羊。西北地区草场广布、草质优良,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本区出产的肉、奶、毛、皮及其加工产品,不仅满足当地人民的生活需要,还大量输送到国内其他地区或出口到国外。②内蒙古的牧区:主要集中在贺兰山以东,这里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草场质量较好,优良的畜种有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等。贺兰山以西气候渐趋干旱,草原产草量减少,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③新疆山地牧场:新疆主要为山地牧场,集中在天山、阿尔泰山,夏季牧场在林带以上,冬季牧场在山麓地带。优良畜种有伊犁马、新疆细毛羊等。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是不是除了牧业,就没有种植业了呢?小组回答:西北地区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为辅。在干旱的西北地区,夏季气温高,天然降水不能满足种植业发展的需要,水成为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因此,西北地区只能发展灌溉农业,利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教师小结: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区面积较小,零散分布,主要分布在有河流灌溉的地区(黄河流域的宁夏、河套平原)、山麓地带(河西走廊、天山山麓)。3、西北地区绿洲农业的发展还依赖着西北特色水利工程──坎儿井。教师小结:展示坎儿井示意图并讲解──人们在干旱的环境下,为了因地制宜利用宝贵的水资源,开凿了坎儿井,修建水渠时利用山麓的坡度,让地下水顺坡而下。暗渠的修建,可以避免宝贵水资源的大量蒸发;竖井便于人们疏通水渠。4、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知道了西北地区主要发展的是灌溉农业,了解了坎儿井的作用,那么西北地区都有哪些著名的农产品呢?小组回答:由于西北地区比较干旱,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的积累,所以西北地区的哈密瓜、葡萄特别甜;也是由于干旱、光照强,利于部分蔬果着色,所以番茄的颜色特别鲜艳,因此西北地区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瓜果闻名。教师总结:我国西北地区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这里特殊的农业,气候对农业的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西北地区的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激趣导入,引入变态发育的话题。
板书设计
一、自然特征二、牧区和灌溉农业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