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功能关系—传送带模型的构建
高考动向:
我们研究过运动学的问题,也研究过功与能的有关问题,这两类问题在高考中都很难绕过一个基本模型——传送带。近几年有关传送带考题也是频频出现。传送带问题的考查一般从两个层面上展开,一是受力和运动分析,二是功能分析。今天我们主要研究第二类问题。
问题情境
如图所示,传送带随轮以恒定的速率
顺时针转动(
),物体从左端以速度
滑上传送带,从传送带左端运动到右端。试分析下列问题:
情况
答案
问题
是否受到摩擦力作用
物体将会在传送带上怎样运动
探究1:一水平传送带两轮之间距离为10m,以
V1=4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已知某质量为1kg小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将该小物体轻轻的无初速放在传送带的左端,设传送带速率不受影响,求物体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过程中(g取10m/s2):
(1)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Wf;
(2)系统产生的内能Q;
(3)物体对传送带做的功WF。
合作探究,小组交流
1
合作探究,小组交流
探究1:
4
物体加速度度a=umg/m=1m/s2
速度达到4m/s需时间t=v/t=4s
此过程中
物体的位移s1=8m
物体和传送带的相对位移?s=8m
传送带的位移s2=16m
Wf=umgs1=8J
Q=umg?s=8J
WF=-umgs2=-16J
作出物体和传送带的v-t图像
思考?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思考,看是谁拿出能量给了谁?给了多少?能不能用简单的示意图表示出来。
探究2:如图5-4-5所示,一质量为1kg的滑块从高为0.2m的光滑圆弧形槽的顶端A处无初速度地滑下,槽的底端B与水平传送带相接,传送带的运行速度恒为4m/s,两轮轴心间距为l=8m,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求物体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过程中(g取10m/s2):
(1)滑块到达底端B时的速度大小;
(2)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Wf;
(3)系统产生的内能Q;
(4)物体对传送带做的功WF。
合作探究,小组交流
2
探究2:
请画出能量转化示意图
合作探究,小组交流
3
探究3: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
,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
的速率运行,现把一质量为m=10kg
的工件(可看做质点)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底端,工作和传送带之间
,取
,求:
(1)经1.9s
的时间,工件被传送的高度;
(2)在1.9s内产生的热量
;
(3)在这1.9s内,电动机由于传送工件多消耗的电能。
探究3:
请画出能量转化示意图
思维小结:
传送带问题中的功能分析
(a)传送带做的功:Wf=f?S物=△EK(传送带水平)
(b)物体对传送带做的功:WF=-f?S带
(c)产生的内能:Q=f?S相对
(d)如物体无初速,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先加速后匀速,则在整个加速过程中物体获得的动能EK,因为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有如下关系:
功能关系:
WF=△EK+△EP+Q(有多种不同形式,注意正负号)
1、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P和水平传送带PC相切于P点,圆弧轨道的圆心为O,半径为R=2
m。小孟同学让一质量为m=1
kg的小物块从圆弧顶点A由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再滑上传送带PC,传送带以速度v=4
m/s沿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滑块第一次滑到传送带上离P点2.5
m处速度为零,不计物体经过圆弧轨道与传送带连接处P时的机械能损失,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则
A.滑块从A开始下滑到P点过程机械能守恒
B.滑块再次回到P点时对圆弧轨道P点的压力大小为18
N
C.滑块第一次在传送带上运动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为31.5
J
D.滑块第一次在传送带上运动而使电动机额外多做的功为36
J
三、巩固训练,自我检测
BD
三、巩固训练,自我检测
2、如图所示,传送带以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行。将物体轻放在传送带底端,第一阶段物体被加速,第二阶段物体做匀速运动到达传送带顶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第二阶段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
B.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第一阶段物体动能的增加
C.全过程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全过程物体机械能的增加
D.第一阶段物体和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等于第一阶段物体动能的增加
C
三、巩固训练,自我检测
3、如图所示,白色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37°,以10
m/s的恒定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度地轻放一个质量为1
kg的小煤块(可视为质点),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已知传送带上端A到下端B的距离为16
m,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在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A.运动的时间为2
s
B.小煤块在白色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印记长度为6
m
C.小煤块和传送带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24
J
D.小煤块对传送带做的总功为0
ACD
4、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为37°,以10m/s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方轻轻静放一质量为0.5kg的物块,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传送带两轮间距为16m,则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和系统产生的内能各为多少?(g取10m/s2)
(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判断开始时摩擦力的方向并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2)结合动力学知识,分析物体运动形式(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所用时间为多少)。
(3)当物体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和系统产生的内能各为多少?
(4)物体与传送带速度相等之后,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和系统产生的内能各为多少?
(5)整个过程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和系统产生的内能各为多少?
三、巩固训练,自我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