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土地改革 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29 19:4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王双燕名师工作室系列微课
悯农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思考这两首诗反映了什么现实问题?
古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强烈的反差?
饱受剥削压迫的农民最想得到什么?
你知道古代和近代有哪些人提出过土地改革的要求吗?
第3课
土地改革
(1950-1952年)
一、土地改革的背景
结合教材思考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原因?
这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太事务委员会的统计,
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不仅不足印度57美元一半,也远远低于当时整个亚洲44美元人均收入。
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结合教材思考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原因?
中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中国共产党党史》
全国土地改革前农村人口及土地占有情况
地主、富农
贫农、雇农
占农户总数(%)
不到7%
57%以上
占农村耕地(%)
50%以上
14%
2、新解放区的亿万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满足人民对土地的需求)
3、为社会主义工业化铺平道路,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结合教材思考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原因?
发展生产力: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满足农民要求:新解放区的亿万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巩固新生政权:为社会主义工业化铺平道路,进一步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主要目的
二、土地改革的概况
结合教材梳理土地改革的过程?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土地改革
发动群众
土改工作团深入群众发动农民参加土地改革。
没收、分配土地
将地主在乡村中的权威彻底打倒,通过分配地主家产给贫苦农民,实现了农民“翻身”。
划分阶级
根据当时中国土改现状和需要,将农村阶级划分成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
结合教材梳理土地改革的过程?
复查总结
由人民政府颁发土地证,整顿与加强政权和民兵组织,引导农民发展生产。
2
4
1
3
结合教材思考土地改革的结果如何?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中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比较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
产品分配
地主阶级
农民
剥削与被剥削
平等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
土地归私人所有
不同点
相同点
土地
占有者
类别
名称
地主阶级
与农民关系
封建土地
所有制
农民土地
所有制
土地所有制依旧是
私有制
三、土地改革的意义
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做一个阶级来说,就是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
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意义?
土地所有制
材料二:过去在别人地里出力,现在在自己土地里出力劳动;过去是一个肩给地主扛着饭碗,现在劳动成果完全自己所得,这样我们生产的劲头怎能不大呢?
——摘自辽宁农民土改后给毛主席的一封信
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意义?
农民地位
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农业生产获得快速恢复和发展,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意义?
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材料三:
国家政权
材料四:“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毛泽东
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在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土地改革的意义?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结合材料思考土地改革有什么意义?
土地所有制: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农民地位: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国家政权: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时期
内容
意义
国共十年
对峙时期
抗日战争
时期
解放战争
时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
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团结地主中的开明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抗日
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废除封建半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
解放区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彻底废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农民成了土地的主人,生产力得到解放,为农业生产和国家工业化开辟道路。
知识链接——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启示:
国情不同,需求不同;
改革需要实事求是。
土地改革
经过:
开始:
依据:
重点地区:
内容:
结束:
封建土地制度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1)彻底摧毁了两千多年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2)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4)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意义:
根本原因:
知识总结
19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新解放区
废除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
谢观看!

王双燕名师工作室系列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