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统一多民族的巩固和发展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8课 统一多民族的巩固和发展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5-30 10:3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的巩固和发展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的巩固和发展
课程结构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清军入关又称入关战争,是指公元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中国东北以满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政权清朝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攻占京师(今中国北京)开始成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
广义上是指1644年清军入关后镇压农民军、消灭南明诸政权等汉族反抗武装的一系列由北至南的统一中国的战争。它标志着清朝在全中国统治的开始。
清朝的统治: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清军随后南下,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的力量,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清朝的统治措施
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
维护政治大一统。
继续推崇儒家学说,
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政治
思想
作用
在政治上和思想上
巩固了自身的统治。




二、清朝的疆域
清朝
北接西伯利亚
西北至巴尔喀什池
西跨葱岭
南到南海诸岛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
东临太平洋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
郑成功(1624-1662)
福建南安人,著名民族英雄。
三、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郑成功
为什么郑成功确认台湾是中国的土地?请用史实说明?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
1、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船队到达台湾。当时的台湾叫夷洲。
2、隋朝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去台湾,当时的台湾叫流求。
3、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专门管理澎湖列岛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1.背景
明朝末期,荷兰侵略者侵占台湾,遭当地居民的抵抗。
2.郑成功收复台湾
纪念郑成功收复台湾330周年
意义: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一)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为什么能收复台湾?
1、收复国土是正义事业,
获得士兵和台湾人民的广泛支持,
2、军队有战斗力,
3、有战胜敌人的决心,
4、采取的策略正确。
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二)康熙设置台湾府
台湾府设置的意义:
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明朝后期
(1624年)
(1662年)
(1684年)
台湾回归,祖国统一
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台湾自古是我国的领土
清朝设置台湾府
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你能说出历史上西藏地区和中原王朝的关系吗?
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友好,多次和亲,并有“唐蕃会盟碑”作见证。
元朝: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域,属宣政院管辖。
清朝又是怎样加强对西藏地区管辖的?
有什么作用?
1653年,顺治帝册封
“达赖喇嘛”
顺治会晤五世达赖图
1713年,康熙帝册封
“班禅额尔德尼”
达赖金印
班禅金印
“达赖”与“班禅”的含义
达赖、班禅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两大活佛系统。西藏佛教界认为,达赖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班禅是无量佛的化身。达赖与班禅的转世系统虽然不同,但达赖和班禅的宗教政治地位是平等的。
达赖是蒙古语“海”的意思,喇嘛是藏语“上人”的意思。顺治十年(1653),顺治帝正式册封达赖五世罗桑嘉措为“达赖喇嘛”,承认达赖在西藏的政治和宗教地位。
班禅是梵文“班智达”(意为博学)和藏文“禅波”(意为大)的简称。康熙52年(1713年),康熙帝正式册封五世班禅罗桑益西为“班禅额尔德尼”。
驻藏大臣衙门
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又称《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和《新订西藏章程二十九条》,是清朝治理西藏的重要依据。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
1727年驻藏大臣的设立(雍正)
西藏的佛教规定,达赖或班禅以其转世“灵童”作为继承人。
目的: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转世灵童,清廷特别颁发金瓶,规定选定转世灵童时,要将找到的几个灵童的名字,用满文、汉文和藏文三种文字写在象牙上,装入瓶中。
方法:由驻藏大臣擎签确定,然后报请朝廷批准,坐床后才能成为合法的继承人。
金瓶掣签制度
(顺治)
3、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1、册封达赖、班禅
2、设置驻藏大臣
意义:稳定西藏政局;密切西藏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西藏经济发展;进一步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雍正)
(康熙)
(乾隆)
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避暑山庄四周有12座喇嘛庙,泛称“外八庙”。这些庙大多朝向山庄,像是在朝拜皇上,它们都是皇帝为了不同的事件而建造的。
承德避暑山庄——须弥福寿之庙
这座庙自山脚顺山势向上延伸,气势雄伟。主体为3层高的大红台,中央是一座重檐大殿,名妙高庄严殿,俗称金瓦殿,是庙中最大的殿···
1、平定噶尔丹叛乱(康熙)
平定准噶尔叛乱
噶尔丹
康熙三次率军亲征噶尔丹,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五、巩固西北边疆
2、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1757年,大小和卓诱杀清朝将领,小和卓自立为巴图尔汗,发动叛乱。1758年,乾隆帝派清军进入南疆平叛。起初,清军出师不利。但由于大小和卓残酷地压迫维吾尔族人民,兵饷、徭役繁兴,供给稍迟,家立破;及出亡(兵败逃亡),又尽其赀以行,民脂殆竭。”人民不堪其苦,纷纷逃亡,小和卓亲自屠杀逃亡的士卒,也不能禁。在南疆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终于粉碎了这次叛乱,重新统一了新疆地区。
在平定回部大小和卓叛乱之后,乾隆皇帝在新疆地区设置了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3、设伊犁将军
4、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1771年)
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
蒙古族土尔扈特服饰
概况:1771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在渥巴锡的领导下,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意义: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4、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1771年)
历史告诉我们,分裂分子分裂祖国,欺压人民的叛乱是不得人心的。我国各族人民一贯反对分裂叛乱,维护祖国统一的康熙、乾隆的平定叛乱斗争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任何分裂祖国的阴谋是不可能得逞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神威无敌
大将军铜炮
1685年、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雅克萨之战)。
六、雅克萨之战(康熙)




库页岛



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该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台湾



明清
抗击外国侵略


荷兰
雅克萨反击战(沙俄)
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兰)
中国
明朝戚继光抗倭(日本)
清朝对边疆的有效管理带来的影响:
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清朝成为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力强大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顺治
康熙
雍正
乾隆
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
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平定噶尔丹叛乱,设乌里雅苏台将军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
清朝前期皇帝在位期间大事串联
依靠各族人民的支持,清初统治者同侵略、叛乱势力进行斗争,加强了对台湾、西藏、新疆、东北等边疆地区以及对全国的管辖,是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
课堂检测
1.“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逐荷夷,一代英雄”。这幅对联赞颂的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
2.清朝时期,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的是(
)A.西域都护
B.军机处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3.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加强对西北边疆的管理,设置了(

A.驻藏大臣
B.台湾府
C.伊犁将军
D.乌里雅苏台将军
4.下列战争发生于乾隆帝时期的是(

A.靖难之役
B.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5.先后册封西藏佛教首领为“达赖喇嘛”和“班禅额尔德尼”的皇帝是(

A.努尔哈赤和皇太极???B.顺治帝和康熙帝
C.康熙帝和乾隆帝????
D.嘉庆帝和道光帝
B
C
C
D
B
课后作业:
1.整理本课笔记、完成同步练习。
2.背诵第18课,周六晚8点统计。
3.本课内容较多,请同学们制作本课的时间轴(表)。
4.预习19/20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