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2节
生态系统概述
课程分析:
《生态系统概述》一节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23章第2节的内容。在学习了“生物进化”和“物种的多样性”后,学生了解了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本节课引导学生进行“迷你海洋”生态水族馆的分析,凯巴森林系统的分析讨论,自主建构生态系统的模型,为下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学习打下基础。
设计思路:
通过美丽的海洋勾起学生的兴趣。“迷你海洋”生态水族馆的分析让学生自主建构生态系统的概念,通过举例判断巩固概念。凯巴森林系统的分析讨论活动的完成是学生感知生态系统组成。自主阅读与导学案图表填写认识生态系统各组成的作用和联系。通过不同生态系统的判断认识生态系统类型感知人类与生态系统的关系从而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八年级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对人的生态系统一定的认识,这一点对本课学习有利。但他们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各组成的作用和联系并不熟悉。运用学生的分析讨论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本节知识的建构,达到预想的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
3.理解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各种组成成分间的联系。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填表活动,阐述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作用与各组成成分间的联系形成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
2.理解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
2.理解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
小组活动、讨论分析。
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展示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间播放视频(自然)引入:同学们上课前看见的视频里所播放的一个个美丽的画面就是一个个生态系统,那究竟什么是生态系统呢?生态系统由哪些成分组成呢?各成分有什么作用呢?它们彼此有什么联系吗?想弄懂这系列的问题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3章第二节生态系统的概述
观看思考感知生态系统
设置问题情境,进入新课
明确学习目标
2.
明确学习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以及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3)理解各种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及相互间的联系。
明白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生有目标的完成学习
新课学习活动一:合作分析(生态系统概念)
1.刚才视频中展现的那么多美丽的地方,你们最想去看的是哪里呢?我想很多象我一样出生在内陆的人都有这样一个心愿,有一天能去看看大海,听听海的声音,最好把大海也带回家,并且永远拥有它。同学们咱们能把大海带回家吗?
2.(幻灯片观看)新华社消息
“迷你海洋”走红墨城。“迷你海洋”生态水族馆都有些什么东西呢?能使里面的小红虾在这封闭的瓶你存活8年呢?3.引导学生分析回答如果让你们将这些东西分成两类如何分呢?4.实际上红色小虾之所以能存活是因为这个小瓶子里的所有生物和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那什么是生态系统呢?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对这个“迷你”小生态系统的分析,给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定义。5.强调生态系统概念的关键词,引导认识水滴生态系统和最大生态系统生物圈。引导学生举例,判断。判断凯巴森林是否是生态系统?
思考:“迷你海洋”生态水族馆都有些什么东西?回答:
红色小虾、青苔、水草、碎石、贝壳、水
空气
细菌等思考回答:一类是有生命的生物一类是没有生命的环境完成导学案的填空举例判断
通过分析建构生态系统概念对概念加强巩固
活动二:讨论分析(生态系统组成)
【过渡】那么,生态系统究竟都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下面我们以凯巴森林系统来进行分析.(引导学生阅读68页凯巴森林的资料)同学们通过讨论完成课本69页活动“分析森林中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中的问题:(1)根据各种生物生活的特点,可以将凯巴森林中的生物分为哪几种类型?(2)除了图中表示的生物,这个森林中还会存在什类型的生物?(3)凯巴森林中的黑尾鹿生存需要什么条件?(4)要保证各种生物的生存,森林中还应具备什么条件?
讨论完成讨论题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
学生讨论归纳锻炼学生表达合作交流能力
活动三:自主学习(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作用与联系)
【过渡】我们通过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凯巴森林的分析可知生态系统由生物和非生物两部分组成.生物有植物,动物,微生物.非生物有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等.那这些组成成分分别有什么作用?各成分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自学69-70页完成导学案)
解决问题1,
生态系统中植物、动物、细菌真菌、非生物因素分别有什么作用?2,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教师通过学生自学情况进行归纳总结: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环境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整体就如我们的班集体一样,各教师学生各司其职又彼此协调配合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完善导学案的图表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活动四:断一断(生态系统类型)
【过渡】通过刚才的一番归纳总结,我们知道了每一个生态系统都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环境来构成的可是不同环境中生活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具体种类又是不一样的,于是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而这些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又可以根据它们特征进行归类认识,于是科学家们将生态系统分成了以下几大类型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你们所学知识判断以下生态系统的类型
判断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通过判断认识生态系统多样性
活动五:谈一谈
通过刚才的判断可见同学们对生态系统的类型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那么不管那一个生态系统它们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而人类是这个整体中的一员,那身为生态系统中最高级的生物,我们应当怎么做呢?倾听学生发言那发出倡议:同学们,行动起来从我们做起!
学生各抒己见(我们应当尊重和保护所有的生物,包括爬行的蚂蚁和跳跃的羚羊;保护我们自己生活的环境。我们中学生更应该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做爱护环境的绿色使者......)
让学生意识到生态系统对人类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盘点收获目标检验
引导学生谈收获通过练习题检验学习达标情况
谈收获完成练习
检验学习达标情况
板书设计:
第2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2节
生态系统概述
一、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的统
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教学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讨论,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指导完成教学,在分析中潜移默化的渗透环保意识。
随堂反馈:
1.下列选项中,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树木
B.一片麦地上的所有生物和阳光、空气等无机环境
C.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D.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
2.下列属于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森林里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B.校园里的各种花卉
C.麦田里所有的生物
D.池塘及池塘里所有的生物
3.下列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
A.阳光
B.野兔
C.牧草?
D.细菌
4.以下可以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的鲤鱼
B.一片草原中的所有绵羊
C.一个湖泊中鱼、水草、细菌等所有生物
D.
水库中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5.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硝化细菌和蚯蚓属于
(
)
A.生产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
C.消费者和分解者
D.分解者和消费者
6.下列哪种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
A.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B.细菌和蘑菇
C.老鼠和黑尾鹿
D.蚊子和跳蚤
7.人类也是生态系统的成员,人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分解者
8.生态系统的最终能量来源于
(
)
A.绿色植物
B.吃植物的动物
C.空气和土壤
D.阳光
9.在生态系统中,完全以其他生物为食的是(
)
A.所有生产者?????????
B.所有消费者
C.所有分解者?????????
D.所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
10.下列生物中,属于分解者的是(
),属于生产者的是(
),属于消费者的是(
)
A.草和山羊
B.真菌
C.葫芦藓
D.青蛙
第23章
第2节
生态系统概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2.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的作用与联系.
一、思考填空
在一定自然区域内,
及
其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二、自主学习(69-70页)
1、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作用
2、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在A、B、C、D处分别填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非生物环境
生态系统组成
生产者
消费者
生物
分解者
生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