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解析版)
一、基础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篁(huáng)
竹
清冽(liè)
蒙络摇缀(zhuì)
俶(shū)尔远逝
B.为坻(dí)
翕(xī)忽
犬牙差(cī)互
往来翕(xī)忽
C.寂寥(liáo
)
翠蔓(màn)
悄怆幽邃(suì)
佁(yǐ)然不动
D.悄怆(chàng)
寂寥(liáo)
参(cēn)差披拂
隶而从者(lì)
【答案】C
【解析】A项“俶”应读chù,B项“坻”应读chí,D项“怆”应读chuà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翠蔓
篁竹
如鸣佩环
日光下澈
B.为嵁
怡然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C.岸势
差互
蒙络摇缀
俶尔远逝
D.寂寥
清洌
参差披拂
往来翕忽
【答案】C
【解析】A项“佩”应为珮,B项“怡”应为佁,D项“洌”应为冽。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B.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C.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案】B
【解析】主语和谓语之间应有较大的停顿,“下见小潭”,“水尤清洌”的主语分别为“下”,“水”,所以B项朗读节奏划分应为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4.下列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潭西南而望。
B.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C.凄神寒骨。
D.似与游者相乐。
【答案】B
【解析】A.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C.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寒冷。D.乐:形容词作动词,逗乐。
5.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许头
B.皆若空游无所依
C.乃记之而去
D.崔氏二小生。
【答案】B
【解析】A.“可”古义:大约
今义:可以C.“去”,古义:离开
今义:往D.“小生”,古义:青年,后生
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6.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为①全石以为底
②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B.环①如鸣佩环
②四面竹树环合为
C.可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以①全石以为底
②以其境过清
【答案】C
【解析】(A.①作为②成为B.①玉环②环绕C.①能够②能够D.①把②因为)
7.下列各句中特殊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乃记之而去。
B.卷石底以出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以其境过清
【答案】B
【解析】(A.省略句,省略主语“我”B.倒装句,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C.省略句,省略主语“小溪”D.省略句,省略主语“我”)
8.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闻水声,如鸣珮环
B.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案】B
【解析】(ACD比喻句B.拟人句)
9.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
)(多选)
A、闻水声,如鸣佩环
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C、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D、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E、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F、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G、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H、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答案】CFG
【解析】A、B、D、E、H抒发的是喜悦之情。
10.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一一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环佩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火写日光鱼影,勾面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答案】D
【解析】(D项,“斗折蛇行”,就是采用正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11.文学常识填空
⑴《小石潭记》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唐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世称“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他擅长于写__________,本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这一时期所写山水游记统称__________。本文是其中的第_____篇。
⑵《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______、______,是属于______的范畴,题目表明这是一篇______。
【答案】⑴《柳河东集》
柳宗元
子厚
柳河东
唐宋八大家
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
四
⑵抒情
议论
散文
游记。
【解析】⑴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要能够背诵默写一定的文学常识,才能轻松作答此题。⑵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记”这种文体的掌握。
12.按课文填空
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_____________,心乐之。
⑵伐竹取道,下见小潭,_____________。
⑶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⑷_____________,影布石上。
【答案】⑴如鸣珮环⑵水尤清冽⑶蒙络摇缀⑷日光下澈
【解析】正确默写课文,注意不要错字、漏字、添字。⑴句注意“珮”的正确写法,不要写成“佩”。⑵句注意“冽”的正确写法,不要写成“洌”。⑶句注意“缀”的正确写法,不要写成“辍”。⑷句注意“澈”的正确写法,不要写成“彻”。
13.根据理解填空
⑴《小石潭记》中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石潭记》中描写潭中鱼动静相宜、灵动有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小石潭记》中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答案】⑴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⑵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⑶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⑷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解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默写,注意不要写错别字。⑵句注意“佁”“俶”的正确写法。⑷句注意“怆”“邃”的正确写法。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⑵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⑶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⑷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答案】⑴(潭)把整块的石头作为底,靠近岸边,水底的石头翻卷着露出水面。
⑵(鱼儿)静静地一动也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迅疾,好像和游览的人相互取乐。
⑶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曲
折,又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溪身忽现忽隐,都看得清楚。
⑷(我)坐在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林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
【解析】文言文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成分,调整倒装语序,特别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做到准确翻译。⑴句要补出主语“潭”,把“全石以为底”,调整为“以全石为底”;⑵句要补出主语“鱼儿”,注意重点词语“佁然”“俶尔”“逝”“翕忽”的翻译;⑶补出主语“小溪”,“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斗”“蛇”,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落实这些重点词语的意思,翻译通顺即可⑷句补出主语“我”,注意活用词语“凄”“寒”,和重点词语“悄怆幽邃”的翻译。
二、语段阅读
㈠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课文,完成问题(2010年福建省莆田市)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3分)
⑴水尤清冽(??
)
⑵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⑶以其境过清(
)
⑷隶而从者
【答案】⑴特别⑵大约⑶凄清⑷跟随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词汇的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如“潭中鱼可百许头”意思是“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条。”推知“可”的意思是“大约”。
⑵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伐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
B.许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C.乃①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②见渔人,乃大惊
D.为①全石以为底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现象,平时要注意归纳总结。A.①砍伐②攻打B.①左右②地方C.①于是,就②于是,就D.①作为②?对,向,所以答案选C。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如鸣珮环,心乐之。
???????????????????????
⑵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答案】⑴好像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撞发出的声音,(我)感到很高兴。?????????????????????????
⑵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翻译。文言文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成分,调整倒装语序,特别注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落实重点词语,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如“心乐之”,要先补充省略的主语“我”,“乐”是形容词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为乐”,意译为“(我)感到很高兴”。“犬牙差互”中,“犬牙”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像狗的牙齿那样”,“差互”的意思是“互相交错”。
4.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
?
,第三段探寻水潭源流。第四段突出了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
的特点。(4分)
【答案】潭中景物
幽静。?????????????????????????
【解析】本题考查对段意的概括和对景物特点的归纳。第一空根据文中的“鱼”“水”,归纳出“潭中景物”;第二空根据文中关键词“寂寥无人”“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等归纳出“幽静”的特点。
5.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答案】示例:作者感情由“乐”变“凄”(1分)。作者遭贬失意中来到山水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1分),看到水中景物感到高兴(1分);看到潭上凄清的环境(1分),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孤寂悲凉的心境(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筛选文中关键语句“心乐之”“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等,再结合时代背景作出回答。
㈡课内外语段比较阅读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⑴水尤清冽
冽:▁▁▁
⑵佁然不动
佁:▁▁▁
⑶西折纤秀长曲
西:▁▁▁
⑷尽溪,平坦如荠
尽:▁▁▁
【答案】⑴清凉⑵愣住⑶向西⑷尽头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词汇的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如“西折纤秀长曲”联想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推知“西”在这里也是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向西”。
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然①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②然必至草堂
B.居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②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C.以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②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D.而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②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
【答案】2.C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现象,平时要注意归纳总结,注意课内外的知识迁移。A.①‥‥‥的样子②表转折B.①停留②居住的地方C.①因为②因为D.①表修饰②表并列。C项的意思都是“因为”,故应选C。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⑵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答案】⑴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上。⑵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关键词汇翻译准确。翻译课外语句还要注意课内知识迁移。如“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联想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中的“行”,“佁然不动”的“然”,作出准确翻译。
4.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
【答案】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静景为主。(1分)5.杜甫。(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1分)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和写作手法的运用。甲文中“如鸣佩坏”“为坻,为屿,为嵁,为岩。”乙文中“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可知两文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甲文中“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是静,“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是动,动静结合,乙文中则以静景描写为主。
5.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2分)
【答案】杜甫。(1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1分)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及古诗词积累,杜甫,字少陵,可知“少陵”是指“杜甫”,再写出他的两句诗即可。
[乙]翻译:
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溪水到此转向西流,涓涓细流,宛转曲折。看上去像连环、像玉玦、像衣带、像圆规、像弯钩;水色如明镜、如美玉、如绿色的瓜,那此幽深碧绿,萦绕城边的流水,都是浣花溪的支流。然而,只是在杜甫定居草堂之后,才有了浣花溪的美名,这自然是因为杜甫把浣花居建在溪畔的缘故。
步行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一路上,溪流忽远忽近。青竹翠柏郁郁葱葱,隔岸望去浓荫森森,一直延伸到溪的尽头,远远望去像一片荠菜。水光树色,清幽而绚丽,使人表里澄彻,神清气爽。从青羊宫以西,众流汇集,上面建有三座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轿夫说上游通向灌县,有人说“锦江从灌口流来”,指的就是这条浣花溪。
三、体验中考
㈠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一诗补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答案】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要求不错字、漏字、添字。
㈡根据课文填空
1、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男女衣著,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3、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4、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答案】1、屋舍俨然2、黄发垂髫3、蒙络摇缀4、俶尔远逝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要求不错字、漏字、添字。
㈢根据提示默写
1、《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凄凉忧伤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理解性默写,对名句理解,根据需要筛选答案,书写要求不错字、漏字、添字。
㈣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字用得好,可以成为炼字的典范?请找出来并品味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能表达这种情感?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平”、“阔”、“正”、“悬”传神地描写了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景象。2.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解析】1、本题考查古代诗歌炼字技巧。一般选择动词、形容词进行鉴赏,要结合具体内容作答,切记架空分析。2、本题考查古代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抓住诗歌主要意象“乡书”“归雁”,提炼诗歌抒发的思想之情。
㈤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回答问题(2018临沂中考试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乙】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①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②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③。有老树④,中空火出,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⑤,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⑥,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⑦。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⑧刺泼⑨,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⑩静燥关其老少耶?
(节选自
袁中道《西山十记》之《记四》
注释】①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②罅:裂缝。③涵澹;水波激荡的样子。④有老树,中空火出:泉水从一棵空心老树中如喷火般激溅而出。⑤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荡起哗啦啦的水声。⑥匝池红酣: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⑦清慧可怜:样子清秀灵动惹人喜爱。⑧跳达:同“佻达”,此处指鱼儿欢快游动的样子。⑨刺泼:鱼击水声。⑩毋乃:表揣测,相当于“恐
怕”“只怕”。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⑴心乐之
乐:
⑵不可久居
居:
⑶不里许
许:
⑷界以石梁
界:
【答案】⑴乐:以……为乐⑵居:停留⑶许:大约⑷界:周围
【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词汇的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阅读课外文言文还要注意课内文言知识的的迁移。“心乐之”的“乐”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乐”;如“不里许”联想到“潭中鱼可百许头”的“许”意思是“大约”推知此处“乐”也是“大约”的意思。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其①其长尺许者
②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B.之①乃记之而去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C.于①或投饼于左
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D.以①以其境过清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现象,平时要注意归纳总结,阅读课外文言文还要注意课内知识的迁移。A前者代词;后者副词“难道”。B前者代词;后者助词,用于主谓之间。C前者介词,引出处所,可译为“到”;后者介词“比”。D两者都是因为的意思)故应选D。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⑴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分)
⑵然其跳达刺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2分)
【答案】⑴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⑵然而在水中欢快游动发出刺泼声响的鱼儿,都是身长只有几寸的鱼儿。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关键词汇,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要翻译准确。注意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译格式。翻译课外语句还要注意课内知识迁移。如“潭西南而望”的“西南”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向西南”,“斗折蛇行”中的“斗”“蛇”都是名词作状语,分别翻译成“像北斗星那样”,“像蛇那样”。“然其跳达刺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是判断句,翻译格式为“‥‥‥是‥‥‥”,故此句翻译成“然而在水中欢快游动发出刺泼声响的鱼儿,都是身长只有几寸的鱼儿。”
4.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属于间接描写水清澈的一组是(
)(2分)
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③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④写影潭底,清慧可怜。⑤下深丈许,了若径寸。⑥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
A.①②⑥
B.
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④⑤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的运用。“水尤清冽”“下深丈许,了若径寸”“喷吐冰雪”都是直接写水,所以答案为B项。
5.【甲】【乙】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
【答案】【甲】文抒发了作者谪居荒原之地的孤寂、凄苦忧伤的感情。【乙】文表现作者西山游玩的欢愉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甲】文结合创作背景和文章“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得出答案;【乙】文结合内容归纳出作者西山游玩的欢愉心情。
翻译:
从香山寺沿着石磴俯阶而下,行走在柳林路中,大约不到一里路,便到了碧云寺。寺后有泉,泉水从山脚下的石缝中喷涌而出,如冰似雪,水波荡漾。一棵老树因雷击起火,树心空洞倾斜,将泉水导入寺中,泉水绕寺廊周围流淌,喧闹着流进石渠,水下但见有彩纹的碎石和金黄色的细沙。石渠通到殿前成为方池,周围以石块砌成,水深大约有一丈,但池水清澈,好像只有一寸深。池中有金鱼万尾,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一池的鱼红得耀人眼目。阳光照射着清清的池水,将鱼儿的影子清晰地映在潭底,清秀灵动,惹人喜爱。有人把饼子投在池子的左边,鱼群便蜂拥向左边;把饼投向池子的右边,鱼群便争先向右,一片吞服之声。然而在水中欢快游动发出刺泼声响的鱼儿,都是身长只有几寸的鱼儿。那些一尺来长的大鱼,则潜泳在潭底,见到食物也不去争抢,十分安闲宁寂。难道鱼儿的安静与急躁还同它们的年纪大小有关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石潭记》同步精品练习(原卷版)
一、基础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篁(huáng)
竹
清冽(liè)
蒙络摇缀(zhuì)
俶(shū)尔远逝
B.为坻(dí)
翕(xī)忽
犬牙差(cī)互
往来翕(xī)忽
C.寂寥(liáo
)
翠蔓(màn)
悄怆幽邃(suì)
佁(yǐ)然不动
D.悄怆(chàng)
寂寥(liáo)
参(cēn)差披拂
隶而从者(l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翠蔓
篁竹
如鸣佩环
日光下澈
B.为嵁
怡然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C.岸势
差互
蒙络摇缀
俶尔远逝
D.寂寥
清洌
参差披拂
往来翕忽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B.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C.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下列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潭西南而望。
B.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C.凄神寒骨。
D.似与游者相乐。
5.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许头
B.皆若空游无所依
C.乃记之而去
D.崔氏二小生。
6.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为①全石以为底
②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B.环①如鸣佩环
②四面竹树环合为
C.可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以①全石以为底
②以其境过清
7.下列各句中特殊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乃记之而去。
B.卷石底以出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以其境过清
8.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闻水声,如鸣珮环
B.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9.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
)(多选)
A、闻水声,如鸣佩环
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C、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D、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E、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F、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G、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H、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10.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一一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环佩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火写日光鱼影,勾面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11.文学常识填空
⑴《小石潭记》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唐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世称“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他擅长于写__________,本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这一时期所写山水游记统称__________。本文是其中的第_____篇。
⑵《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______、______,是属于______的范畴,题目表明这是一篇______。
12.按课文填空
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_____________,心乐之。
⑵伐竹取道,下见小潭,_____________。
⑶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⑷_____________,影布石上。
13.根据理解填空
⑴《小石潭记》中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石潭记》中描写潭中鱼动静相宜、灵动有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小石潭记》中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⑵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⑶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⑷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二、语段阅读
㈠课内语段阅读
阅读课文,完成问题(2010年福建省莆田市)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3分)
⑴水尤清冽(??
)
⑵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⑶以其境过清(
)
⑷隶而从者
⑵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伐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
B.许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C.乃①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②见渔人,乃大惊
D.为①全石以为底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如鸣珮环,心乐之。
???????????????????????
⑵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
?
,第三段探寻水潭源流。第四段突出了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
的特点。(4分)
5.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㈡课内外语段比较阅读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②、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玕(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⑴水尤清冽
冽:▁▁▁
⑵佁然不动
佁:▁▁▁
⑶西折纤秀长曲
西:▁▁▁
⑷尽溪,平坦如荠
尽:▁▁▁
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然①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②然必至草堂
B.居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②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C.以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②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D.而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②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⑵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4.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
5.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2分)
三、体验中考
㈠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一诗补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㈡根据课文填空
1、土地平旷,__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男女衣著,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3、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4、佁然不动,____________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㈢根据提示默写
1、《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凄凉忧伤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㈣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字用得好,可以成为炼字的典范?请找出来并品味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能表达这种情感?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㈤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回答问题(2018临沂中考试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乙】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①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②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③。有老树④,中空火出,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⑤,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⑥,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⑦。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⑧刺泼⑨,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⑩静燥关其老少耶?
(节选自
袁中道《西山十记》之《记四》
注释】①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②罅:裂缝。③涵澹;水波激荡的样子。④有老树,中空火出:泉水从一棵空心老树中如喷火般激溅而出。⑤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荡起哗啦啦的水声。⑥匝池红酣: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⑦清慧可怜:样子清秀灵动惹人喜爱。⑧跳达:同“佻达”,此处指鱼儿欢快游动的样子。⑨刺泼:鱼击水声。⑩毋乃:表揣测,相当于“恐
怕”“只怕”。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⑴心乐之
乐:
⑵不可久居
居:
⑶不里许
许:
⑷界以石梁
界: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其①其长尺许者
②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B.之①乃记之而去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C.于①或投饼于左
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D.以①以其境过清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⑴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分)
⑵然其跳达刺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2分)
4.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属于间接描写水清澈的一组是(
)(2分)
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③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④写影潭底,清慧可怜。⑤下深丈许,了若径寸。⑥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
A.①②⑥
B.
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④⑤
5.【甲】【乙】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同步练习
基础练习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篁(huáng)竹
清冽(liè)
蒙络摇缀(zhuì)
俶(shū)尔远逝
B.为坻(dí)
翕(xī)忽
犬牙差(cī)互
往来翕(xī)忽
C.寂寥(liáo
)
翠蔓(màn)
悄怆幽邃(suì)
佁(yǐ)然不动
D.悄怆(chàng)
寂寥(liáo)
参(cēn)差披拂
隶而从者(lì)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翠蔓
篁竹
如鸣佩环
日光下澈
B.为嵁
怡然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C.岸势
差互
蒙络摇缀
俶尔远逝
D.寂寥
清洌
参差披拂
往来翕忽
C
chù
chí
chuàng
珮
佁
冽
C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
B.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C.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下列句中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潭西南而望。
B.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C.凄神寒骨。
D.似与游者相乐。
B
B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凄:使动用法,使…凄凉。寒: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寒冷。
乐:形容词作动词,逗乐。
5.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许头
B.皆若空游无所依
C.乃记之而去
D.崔氏二小生。
6.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为①全石以为底
②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B.环①如鸣珮环
②四面竹树环合为
C.可①不可知其源
②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D.以①全石以为底
②以其境过清
B
“可”古义:大约
今义:可以
“去”,古义:离开
今义:往
“小生”,古义:青年,后生
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C
作为
成为
能够
能够
把
因为
玉环
环绕
7.下列各句中特殊文言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乃记之而去。
B.卷石底以出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以其境过清
8.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闻水声,如鸣珮环
B.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D.其岸势犬牙差互
9.抒发作者抑郁忧伤之情的一组句子是(
)(多选)
A、闻水声,如鸣佩环
B、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C、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D、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E、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F、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G、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H、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B
省略句,省略主语“小溪”
比喻句
拟人句
省略句,省略主语“我”
倒装句,正确语序:
石底卷以出
B
比喻句
比喻句
CFG
省略句,省略主语“我”
?
?
?
10.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一一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环佩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火写日光鱼影,勾面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D
“斗折蛇行”,就是采用正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11.文学常识填空
⑴《小石潭记》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字______,唐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世称“________”,“____________”之一,他擅长于写__________,本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这一时期所写山水游记统称__________。本文是其中的第_____篇。
⑵《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_____、_____,是属于_____的范畴,题目表明这是一篇______。
12.按课文填空
⑴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_________,心乐之。
⑵伐竹取道,下见小潭,_________。
⑶青树翠蔓,_________,参差披拂。
⑷__________,影布石上。
柳宗元
子厚
《柳河东集》
唐宋八大家
柳河东
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
议论
散文
四
抒情
游记
如鸣珮环
水尤清冽
蒙络摇缀
日光下澈
13、根据理解填空
⑴《小石潭记》中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⑵《小石潭记》中描写潭中鱼动静相宜、灵动有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小石潭记》中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____________,
__________。
佁然不动
潭中鱼可百许头,
往来翕忽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俶尔远逝
皆若空游无所依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⑵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⑶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⑷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潭)把整块的石头作为底,靠近岸边,水底的石头翻卷着露出水面。
(鱼儿)静静地一动也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迅疾,好像和游览的人相互取乐。
向潭的西南方向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溪身忽现忽隐,都看得清楚。
(我)坐在潭边,四周被竹子和树林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
语段阅读
阅读课文,完成问题(2010年福建省莆田市)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㈠课内语段阅读
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3分)
⑴水尤清冽(??
)
⑵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⑶以其境过清(
)
⑷隶而从者(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特别
砍伐
攻打
左右
地方
于是,就
于是,就
作为
对,向
C
A.伐
B.许
C.乃
D.为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②十年春,齐师伐我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①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②见渔人,乃大惊
①全石以为底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大约
凄清
跟随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如鸣珮环,心乐之。
???????????????????????
⑵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_________,第三段探寻水潭源流。第四段突出了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_____的特点。(4分)
好像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撞发出的声音,(我)感到很高兴。
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潭中景物
幽静
5.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示例:作者感情由“乐”变“凄”(1分)。作者遭贬失意中来到山水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1分),看到水中景物感到高兴(1分);看到潭上凄清的环境(1分),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孤寂悲凉的心境(1分)。???????
语段阅读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问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坏,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①、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凇⑷缏坛凉?,窈然深碧、潆回③城下者,皆浣花溪委④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尽溪,平望如荠⑤。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⑥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选自《浣花溪记》)
[注]①玦(jué):环形有缺口的佩玉。②琅?(láng
gān
):像珠子的美石。③潆回:水流回旋。④委:聚集。⑤荠(jì):荠菜。⑥舁(yú)夫:轿夫。
㈡课内外语段比较阅读
[乙]翻译:
出成都城南门,左边是万里桥。溪水到此转向西流,涓涓细流,宛转曲折。看上去像连环、像玉玦、像衣带、像圆规、像弯钩;水色如明镜、如美玉、如绿色的瓜,那此幽深碧绿,萦绕城边的流水,都是浣花溪的支流。然而,只是在杜甫定居草堂之后,才有了浣花溪的美名,这自然是因为杜甫把浣花居建在溪畔的缘故。
步行三四里,就到了青羊宫。一路上,溪流忽远忽近。青竹翠柏郁郁葱葱,隔岸望去浓荫森森,一直延伸到溪的尽头,远远望去像一片荠菜。水光树色,清幽而绚丽,使人表里澄彻,神清气爽。从青羊宫以西,众流汇集,上面建有三座桥,彼此相隔都不到半里路,轿夫说上游通向灌县,有人说“锦江从灌口流来”,指的就是这条浣花溪。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
⑴水尤清冽
冽:▁▁▁
⑵佁然不动
佁:▁▁▁
⑶西折纤秀长曲
西:▁▁▁
⑷尽溪,平坦如荠
尽:▁▁▁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清凉
C
A.然
B.居
C.以
D.而
①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②然必至草堂
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②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②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②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
愣住
向西
尽头
‥‥‥的样子
表转折
停留
居住的地方
因为
因为
表修饰
表并列。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⑵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
4.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点?(2分)
5.乙文第一段“少陵浣花居在焉耳”中的“少陵”指谁?请你写出他的连续的两句诗。(2分)
太阳光直射水底,(鱼的)影子散布在潭底的石头上。
走了三四里路,就是青羊宫,溪水有时远有时近,竹子和柏树苍翠碧绿。
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1分)
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文以静景为主。(1分)
杜甫。(1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
体验中考
㈠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一诗补写完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㈡根据课文填空
1、土地平旷,_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男女衣著,悉如外人;_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
3、青树翠蔓,__________,参差披拂。
4、佁然不动,_________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㈢根据提示默写
1、《小石潭记》中写小石潭源头悠远、两岸弯曲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凄凉忧伤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屋舍俨然
黄发垂髫
蒙络摇缀
俶尔远逝
其岸势犬牙差互,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不可知其源
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㈣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哪几个字用得好,可以成为炼字的典范?请找出来并品味其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能表达这种情感?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平”、“阔”、“正”、“悬”传神地描写了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景象。
答:抒发了作者浓浓的乡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㈤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回答问题(2018临沂中考试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乙】从香山俯石磴行柳路,不里许,碧云①在焉。刹后有泉,从山根石罅②中出,喷吐冰雪,幽韵涵澹③。有老树④,中空火出,导泉于寺,周于廓下,激聒石渠⑤,下见文砾金沙。引入殿前为池,界以石梁,下深丈许,了若径寸。朱鱼万尾,匝池红酣⑥,烁人目睛,日射清流,写影潭底,清慧可怜⑦。或投饼于左,群赴于左,右亦如之,咀呷有声。然其跳达⑧刺泼⑨,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其长尺许者,潜泳潭下,见食不赴,安闲宁寂,毋乃⑩静燥关其老少耶?
(节选自
袁中道《西山十记》之《记四》
注释】①碧云:碧云寺,在北京西山。②罅:裂缝。③涵澹;水波激荡的样子。④有老树,中空火出:泉水从一棵空心老树中如喷火般激溅而出。⑤激聒石渠:在石渠中激荡起哗啦啦的水声。⑥匝池红酣: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⑦清慧可怜:样子清秀灵动惹人喜爱。⑧跳达:同“佻达”,此处指鱼儿欢快游动的样子。⑨刺泼:鱼击水声。⑩毋乃:表揣测,相当于“恐
怕”“只怕”。
[乙]翻译:
从香山寺沿着石磴俯阶而下,行走在柳林路中,大约不到一里路,便到了碧云寺。寺后有泉,泉水从山脚下的石缝中喷涌而出,如冰似雪,水波荡漾。一棵老树因雷击起火,树心空洞倾斜,将泉水导入寺中,泉水绕寺廊周围流淌,喧闹着流进石渠,水下但见有彩纹的碎石和金黄色的细沙。石渠通到殿前成为方池,周围以石块砌成,水深大约有一丈,但池水清澈,好像只有一寸深。池中有金鱼万尾,满池的鱼欢快地游动,一池的鱼红得耀人眼目。阳光照射着清清的池水,将鱼儿的影子清晰地映在潭底,清秀灵动,惹人喜爱。有人把饼子投在池子的左边,鱼群便蜂拥向左边;把饼投向池子的右边,鱼群便争先向右,一片吞服之声。然而在水中欢快游动发出刺泼声响的鱼儿,都是身长只有几寸的鱼儿。那些一尺来长的大鱼,则潜泳在潭底,见到食物也不去争抢,十分安闲宁寂。难道鱼儿的安静与急躁还同它们的年纪大小有关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3分)
⑴心乐之
乐:
⑵不可久居
居:
⑶不里许
许:
⑷界以石梁
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以……为乐
停留
大约
周围
D
①其长尺许者
②其如土石何
①乃记之而去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①或投饼于左
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①以其境过清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其
B.之
C.于
D.以
代词,代鱼
副词,难道
代词,代看到的情形
助词,介入主谓
介词,到
介词,比
因为
因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⑴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分)
⑵然其跳达刺泼游戏水上者,皆数寸鱼。(2分)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看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然而在水中欢快游动发出刺泼声响的鱼儿,都是身长只有几寸的鱼儿。
4.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属于间接描写水清澈的一组是(
)(2分)
①下见小潭,水尤清冽。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③激聒石渠,下见文砾金沙。④写影潭底,清慧可怜。⑤下深丈许,了若径寸。⑥从山根石罅中出,喷吐冰雪。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③⑤⑥
D.①④⑤
5.【甲】【乙】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分)
B
【甲】文抒发了作者谪居荒原之地的孤寂、凄苦忧伤的感情。
【乙】文表现作者西山游玩的欢愉心情。
再
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