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专项练习9.古诗三首(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专项练习9.古诗三首(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30 14:3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阅读训练
9.古诗三首
一、课内阅读:
(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元日》的作者是(
)代文学家(
)。
2.“元日”指的是农历(
)月初(
)。
3.给文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屠苏
(
)
A.一种酒。
B.地名。
(2)新桃
(
)
A.果树。指条技、
B.桃符,春联的前身。
4.根据提示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所描写的节日情景。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提示词语:热闹
喜庆)
.
5.这首诗描写的春节习俗除了放鞭炮外,还有哪些?选一选,打上“√”。

畅饮屠苏(
)

夜晚赏月(
)
③开门迎日(
)④更换桃符(
)
(二)课内阅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王维是   代著名诗人,他和孟浩然一样,是     派代表诗人。?
2.解释下列字。
独:        。?
倍:        。?
3.中秋佳节之时,你不在爸爸妈妈身边,这时你可以用此诗中“         ”一句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
4.本诗表达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A.思念家乡
B.重阳登高的愉快
C.喜爱家乡
(三)课内阅读
清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写的,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这一天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习俗。
3.诗句中__________写出了清明的天气特点,__________写出了行人的神态特点。
4.“借问酒家何处有”中“借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加点词和古诗中“欲”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求知欲
B.随心所欲
C.摇摇欲坠
6.行人问牧童什么?牧童回答了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四)课外阅读


[唐]杜牧
(?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727e9dff8850.aspx?)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卧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
秋夕:秋天的夜晚。
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
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天阶:露天的石阶。牵
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
1.先选择后填空。
这首诗描写的是(
)节的场景,你是从诗中的词语
看出来的。
A.清明
B.中秋
C.七夕
D.元宵
2.诗中的(
)字最能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
A.冷
B.秋
C.夕
D.卧
3.这首诗写的是失意宫女的生活。诗中写了她们的什么活动?请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五)古诗品鉴。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1.本诗写于______之际,从诗句中可以了解到此节日的习俗有____,________。
2.“归心归望积风烟”这句诗中,连用两个“归”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宋
王安石
2.正-
3.(1)A(2)B
4.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门万户,人们都忙着用新桃符换下旧桃符,到处洋溢着热闹、喜庆的气氛。
5.①√③√④√
(二)1.唐 山水田园 2.单独 加倍 3.每逢佳节倍思亲 4.A
(三)1.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唐
杜牧
扫墓
踏青
3.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4.请问
5.C
6.哪里有酒店。 牧童以“遥指杏花村”的行动作了答复。
(四)1.C
牵牛织女星
2.A
3.扑打萤火虫、看牵牛织女星。
(五)(1)重阳节登高
喝菊花酒(2)两个“归”连用,深刻体现了身居他乡的诗人的归心之重,在这重阳佳节之际,更是心心切切思乡念归。(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归情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