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总分:120分
1、积累运用(28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毋宁(wú)
告罄(qìng)
遨游(áo)
心有灵犀(xī)
B.合拢(lǒng)
炽热(zhì)
弧度(hú)
怏怏不乐(yàng)
C.羸弱(yíng)
凛冽(lǐn)
凸现(tū)
屏息凝神(bǐng)
D.钦佩(qīng)
鲁莽(lǔ)
模拟(mó)
五脏六腑(fǔ)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轮廓
概率
不期而致
毛骨悚然
B.蔚蓝
稠密
惊心动魄
珊珊来迟
C.迟钝
木杮
耐人寻味
语无轮次
D.湮灭
臆断
忧心忡忡
天涯海角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他是一个声名显赫的小人物,却拥有者许多可贵的品质。
B.家长们对孩子们的关心真实处心积虑、无微不至。
C.“神舟六号”航天飞船实现了多人多天飞行,这是值得中华儿女耀武扬威的大事。
D.参加保险虽不能使人化险为夷,但却能在灾难不期而至时,使投保者减少损失。
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伟大的悲剧》节选自《夺取南极的斗争》(《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作者是法国作家茨威格,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B.《天空一日》选自《天地九重》,作者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C.人类使用地层飞船深入地球内部进行探险,一艘地层飞船在航行中失事,下沉到地心,船上只剩下一名年轻的女领航员,她只能在封闭的地心度过余生,这是刘慈欣获奖小说《带上她的眼睛》里演绎的故事。
D.《河中石兽》选自《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
5.
名著阅读(6分)
我向中央铁梯走去。尼德·兰和康塞尔在那里,他们心中很奇怪,正看着船上的人员把嵌板打开,同时疯狂可怕的大声叫唤在外面震天价响。
嵌板的外面放下来了。怕人的二十甜脸孔现出来了。但第一个土人,那个把手放在铁梯扶手上的,马上被一种神秘不可见的力量推到后面去,他发出怕人的叫喊,做出奇怪的跳跃遮跑。他的十个同伴陆续前来按扶挡,十个也得到相同的命运,受到打击,向后逃走。
康塞尔乐得发狂了。尼德·兰由于他急躁的天性所驱使,跑到楼梯上去。但是,当他两手抓住扶手的时候,他也被击倒。
“有鬼!有鬼!”他喊,“我被雷打了!”
……
这时候,我听到相当响的啸声,我晓得船上储水池盛满水了,诺第留斯号潜入大西洋水底下去了。
我留在我的房中。我要躲开船长,使他的眼睛看不到我心中激动的情绪。我就这样度过这很愁闷的,天,一方面想走,恢复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惋惜,丢开这只神奇的诺第留斯号,使我的海底研究不能完成!这样离开这海洋,像我喜欢说的,这样离开“我的大西洋”,并
没有观察它的最深水层,并没有从它取得印度洋和太平洋曾给我揭露的秘密!我的小说刚
翻完第一章就从手中掉下去了,我的梦正在最美好的时候就被打断了!多少苦闷的时间就这样过去,有时看见自己跟同伴们安全速在陆地上,有时又不顾自己的理性,希望有意外的机会,阻止尼德,兰的计则实现!我两次到客厅中去。我要看罗盘。我要看诺第留斯号的方向是不是接近或离开海岸。不,诺第留斯号总是在葡萄牙沿岸海水中行驶。它沿着大西洋海岸向北开行。所以,这时候必须打定主意,准备选走。我的行李并不重,只有我的笔记,没有什么别的了。至于尼摩船长,我心中问,他对于我们的逃走将怎样想,使他心中有怎样的苦恼,或者使他有多少的损害,以及当逃走或被发觉或不成功的两种情况下,他将怎么办!当然我没有什么可以埋怨他,与此相反,待客的态度,从没有像他那么坦白真诚。我离开他,我不能说是忘恩负义。没有什么誓言把我们艰他束缚在一起。他相信把我们永远拉在他身边的,只是客观环境的力量,而不是我们的约言。但他的这种公然承认,永远把我们留在船上作四人的想法,正能说明所有我们的逃走企图都是合理的。
我自从在桑多林岛附近琅船长会见以来,就没有再看见他。在我们出走之前,是不是有机会使我再见他一面呢?
我同时又想见他,又怕见他,我注意听,我是不是可以听到他在隔壁的房中走动呢。没有什么声响传到我的耳边来。
(1)文段选自科幻小说《
》,作者是法国著名科幻和探险小说家
(人名)。(2分)
(2)尼摩船长用什么办法制服了土人?(2分)
(3)“一方面想走,恢复我的自由,另一方面又惋惜。”“我”为什么会感到惋惜?(2分)
6.
名句填空(6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2)
,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
(3)
,一山放出一山拦。(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4)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
,
?(纪昀《河中石兽》)
7.
语言综合运用(8分)
生活处处有语文。学习语文,可以在课堂上,也可以在课外生活中,语文学习的机会
无处不在,只要留心就会有收获。小林要参加某社区的“语文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请
你帮小林完成以下任务:
(1)社区里有一家中医馆即将开业,有人给写了一副对联,被家中的宠物咬碎了,只能隐约辨别出以下词语:
妙手回春
灵丹济世
乐
医
百病
千家
请你帮忙恢复这副对联,为中医馆做宣传。(2分)
(2)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商家们的促销手段不断翻新,然而一些商家靠赠品、打折等手段向消费者索要好评。请根据下面的语境完成问题。
小林和父母在某餐馆就餐后,对菜品质量很不满意,结账时服务员表示:如果写好评发朋友圈可以打折。小林母亲准备照做。如果你是小林,该怎样劝说母亲?(50字左右)(4分)
(3)修改下列两个病句。(2分)
①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②在如何上好阅读课的问题上,语文老师听取了同学们广泛意见。
2、阅读理解(42分)
(1)古诗鉴赏(4分)
泊秦淮
作者:杜牧
(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8.
请体会“烟笼寒水月笼沙”中的“笼”和“寒”的妙处。(2分)
9.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2)文言文阅读(8分)
河中石兽
清代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0.下面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山门圮于河
圮:倒塌
B.
棹数小舟
棹:划(船)
C.
不亦颠乎
颠:精神失常
D.
当求之于上流
求:寻找
11.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2分)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2.文中两次写到“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2分)
1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3)现代文阅读(30分)
归来的沙克尔顿
(1)1914年8月1日,连沙克尔顿在内的28位骑士,乘木船离开伦敦,赴南极探险。沙克尔顿根据家庭的座右铭“坚毅必胜”,把木船命名为“坚毅号”。
(2)12月15日,“坚毅号”离开南乔治亚岛。第二年的1月8日,“坚毅号”到达南极边缘的成德尔海之后,既身陷冰川之中而动弹不得。并随冰雪漂移了10个月,其中包括南极长达数月的漫漫严冬。就在夜夜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聊以蔽体的船只最后也被巨大的冰坨压毁。10月27日沙克尔顿下令弃船。11月8日,随队摄影师赫黎冒险潜入困陷冰海的木船,抢救回部分珍贵的底片。11月21日“坚毅号”沉没。
(3)他们尝试徒步横越冰雪的大海,但每天行程连三公里都走不出,体能消耗却无比巨大,最后沙克尔顿毅然决定放弃前行,就在浮冰上扎营。
(4)在食品、衣服,遮蔽物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沙克尔顿和他的船员在冰天雪地中整整露营了五个月。这五个月中,为了鼓励船员的斗志,在与船员同样心身疲惫的情况下,沙克尔顿仍然谖笑风声,并不时在冰川上翩翩起舞,而这时,他们几乎所有的食品都已吃完,只能靠企鹅肉和冰雪维持生命。
(5)当探险队员随冰浮漂到北面开放水域后,他们立即用弃船时抢救出的三艘小救生艇,经过了七天艰苦的海上旅程,齐心协力勉强航行到荒芜的大象岛。而大象岛是一个远离航道的无人的岛屿,留在那里也只有死路一条。
(6)眼见船员们的体能和精神都濒于极限,沙克尔顿知道不能再等了。1916年4月24日,沙克尔顿决定与另外四名船员乘坐一艘22英尺长的救生艇“加兰号”开始一项几乎是不可能的自救行动,目标是横渡约1300海里波浪滔天的海面,到设有捕鲸站的南乔渔亚岛求救。
(7)5个人在狂风怒海中航行了17天,“加兰号”奇迹般的到达了南乔带亚岛人迹罕至的南岸。因风太大,“加兰号”无法靠岸,他们不得不又在一会飞上半空,—会又好象要沉人谷底的教生艇上苦熬过一个晚上。
(8)但是,捕鲸站设在南乔治亚岛的北岸。几个面带冰屑,手脚几近麻木的人在沙克尔顿的带领下,仅靠一根绳索,两把冰镐,在留下两个体弱的队员后,另两位队员随沙克尔顿在30小时内奇迹般地横越了42公里被认为飞鸟都不能飞越的高山冰川,走过了从来无人涉足的南乔治亚内陆,准确抵达北岸的当尼斯捕鲸站。
(9)捕鲸站站长目瞪口呆的望3个像是从天而降、似人似鬼的物体发问到:“你们是谁?”
(10)走在最前面的人开口说话:“我是沙克尔顿。”
(11)深知此行.并相信“坚毅号”已无任何生还希望的捕鲸站站长、一个壮如铁塔的铮铮汉子闻言转身掩面而泣。
(12)这一天是1916年的5月20日.
(13)5月23日,尚未恢复的沙克尔顿急不可耐地在接到留在南乔治亚岛的两位队员后,又借船开往大象岛去营救在那里的23个船员。所有的人都劝阻他,要他留在捕鲸站休息,由别人前往营救,但沙克尔顿坚决不同意,他说他一定要亲自去,因为出发前答应过他们。
(14)8月30日,当第四次出发的营救船只终于驶进大象岛时,心情激越的抄克尔顿两眼直盯着前方,当隐约有人影可辨时,沙克尔顿便急着清点人数:1、2、3、4……23。
(15)“他们都在那里!他们全都在!!”
(16)沙克尔顿因狂喜而泣,回头向营救船上的人们反复大喊:
(17)“他们全都在!”
(18)“他们全都在!”
(19)“他们全都在!”
(20)沙克尔顿终于如约接走了当初留在大象岛上的23名船员
(21)从1914年8月1日启航,到1916年8肖30日救出所有队员,这场被永载史册的航行与绝境再生的故事共历时两年零一个月。
(22)这是一次失败的航行,但却成为人类历史上英勇和顽强斗志的典范。
(原文有删改)
(相关材料:一九一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英国探险家沙克尔顿率领二十五名队员,乘坐蒸汽帆船“坚毅号”前往南极,他们要坚强地跨越南极大陆。但在抄克尔顿登上南极前,“坚毅号”不幸地被浮冰出住,在威德尔海漂流了十个月后,终究还是沉没了。在冰冷恶劣的环境下,沙克尔颇并没有放弃他宝贵的生命,冷静的带领队员求生,终于在历经六百多天的煎熬之后,全部队员平安归来,没有一人牺牲。)
14.“坚毅号”船员们历险的过程是:(3分)
①尝试徒步穿越冰雪的大海
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23名船员全部获救
15.第(2)段多处运用表示时间的数字有什么作用?(3分)
16.第(17)(18)(19)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7.结合选文内容,说说沙克尔顿具有怎样优秀的品质?(4分)
18.怎样理解第(22)段“失败”和“典范”一词的意思?(4分)
萨拉的夏天
[美]朱利·布罗森·卡瓦奇
车子在白色灯塔脚下停了下来,车上的两个人看着眼前这个巨大的湖。波浪轻轻拍打着湖岸,仿佛在欢迎他们的到来。“就是这里了,萨拉。北风灯塔,我们的新家。”
那天晚上,萨拉和爸爸就在他们的新家住下了。爸爸领着她经过一个狭窄的、弯曲的楼梯,上到一个四面都是玻璃窗户的小屋。萨拉把手放在玻璃上,紧张地看着下面的湖。她数了一下,至少有20艘渔船在湖面上,但她看不到湖的对岸。
在屋子中间,萨拉看到了那个巨大的玻璃罩子,它看起来就像一个蜂房,几乎有她那么高。爸爸把手伸进去,
给里面的一盏小灯注满煤油。“千万不能碰这盏灯。”爸爸说,“但你可以帮助我。因为这盏灯必须在日落时准时点亮,到时你可以给我发出指示。”
萨拉看着太阳慢慢沉入了湖里,湖面上镀上了一层金光。当她再也看不到一丝光亮的时候,她转过身说:“爸爸,点灯!”爸爸擦亮了火柴,当火柴点燃灯芯的一瞬间,整间屋子顿时亮如白昼。微弱的灯光经过放大镜瞬间变得巨大,透过窗户,向漆黑的水面蔓延。
萨拉认为爸爸的工作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每天黄昏,她跟着他来到灯塔,专注地看着太阳,在该点灯的那一刻给他发出指示。每天晚上,爸爸都守着灯光直到天亮,确保它不会熄灭。
一天早上醒来时,萨拉发现天阴沉沉的。那天,爸爸一整天都呆在悬崖上,一直盯着湖面上的那些渔船。
“爸爸,你为什么不到屋里暖和暖和?”“我不喜欢这种天气。等所有渔船上岸后,我再休息。”爸爸答道。
下午,湖面开始变得波涛汹涌。雨点落在萨拉的额头上。波浪变得更高时,渔船相继回到了避风港。
突然,爸爸叫了起来。他跑到灯塔脚下,迅速解开救生艇的绳子。这时,远处响起了轰隆隆的雷鸣。萨拉焦急地问:“出什么事了?”“一个渔民遇到麻烦了。”爸爸说道。“但是,爸爸,你不能出去。暴风雨就要来了!”萨拉大喊。“我会没事的,萨拉。你在屋里等我。”说完,他把救生艇推进湖里,跳上去,开始划动双桨,朝湖的深处迅速划去。
萨拉恐惧极了。她跑上灯塔,通过望远镜,看到那艘渔船正在波涛中挣扎。爸爸的救生艇快要靠近它了,但巨大的波浪又把它们分开了。
萨拉的心在颤栗。暴风雨在屋外怒吼,而且天空很快暗下来了。萨拉几乎无法看到爸
爸的救生艇以及那艘渔船了。
萨拉大惊,她意识到太阳已经完全躲到到雷雨云后面去了。爸爸不在家,无法亲自点灯。她紧张地盯着火柴盒。爸爸曾说过,千万不能碰那盏灯。
现在,萨拉几乎看不见任何东西了。爸爸在哪里?如果他的救生艇翻了怎么办?如果他无法游回岸边怎么办?如果他找不到回家的路怎么办?
萨拉抓起火柴。当亮光穿透黑暗时,萨拉的泪水涌了出来:
“我必须让它整晚都亮着!”
接近黎明时,雷声停止了,雨也停了,灯火还在燃烧。
萨拉走下灯塔,来到湖边,爬上爸爸观察渔船的那个悬崖。
突然,远处的两个黑点引起了她的注意。是爸爸的救生艇和那艘渔船!
一个小时后,爸爸和那位渔民回到了岸边。萨拉扑进了爸爸的怀里:“爸爸,我害怕极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点亮了灯,我想你也许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很高兴你点亮了灯,萨拉。我们整晚都跟着它。”
“爸爸,你还好吧?”
“没事。暴风雨把我们吹到了对岸,但我们最终回来了。”顿了顿,爸爸又说:“萨拉,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夏天你长大了许多。”
不知是因为激动,还是冷,萨拉的身体在轻轻发抖。爸爸把外套披在她的肩上,笑道:“我想我再也不需要向上级申请一个助手了!”
萨拉裹紧爸爸的外套,心里充满了自豪。
19.请按照故事发展的脉络,从萨拉的角度补全情节。(2分)
跟随爸爸来到北风灯塔安家(开端)→?????????????????(发展)→????????????????(高潮)→得到爸爸的肯定和赞许(结局)
20.结合语境,揣摩句中加点词语所表现的人物心理。(4分)
(1)她紧张地盯着火柴盒。爸爸曾说过,千万不能碰那盏灯。(2分)
(2)萨拉扑进了爸爸的怀里:“爸爸,我害怕极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2分)
21.联系上下文,说说第二段画线句子在文中起到了哪些作用。(3分)
22.萨拉的爸爸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分析。(4分)
三、作文(50分)
23.
以“给我一点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1)从“时间”“爱”“理解”“尊严”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也可自主选择其他词语,填入题目的空格中。(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第六单元检测题答案
1、积累运用
1.A
解析:B炽热(chì)C羸弱(léi)D钦佩(qīn)
2.D
解析:A不期而至B姗姗来迟C语无伦次
3.D
解析:A声名显赫:形容名声极大,与被修饰对象“小人物”矛盾;B处心积虑:指费尽心思做坏事,是贬义词;C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是贬义词。
4.A
解析:茨威格是奥地利作家
5.(1)《海底两万里》
儒勒·凡尔纳
(2)尼摩船长将铁梯扶手通了船上的电流,直达到平台,当土人触到它时,就会感受到一种厉害的震动,所以巴布亚人害怕得发狂,都向后退走了。
(3)因为离开了,“我”就不能够完成海底研究,不能让大西洋也像印度洋和太平洋那样给“我”揭露的秘密,所以感到惋惜。
6.(1)隔江犹唱后庭花
(2)宣室求贤访逐臣
(3)政入万山围子里
(4)闲敲棋子落灯花
(5)不知其二者多矣
可据理臆断欤
7.
(1)妙手回春医百病
灵丹济世乐千家
(2)示例:妈妈,这样做不好。做人要讲诚信,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帮助商家做虚假宣传,这样会误导别人,您说对吗?
(3)①两面对一面,前面“好坏”“优劣”两个方面,后面“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一个方面,可把前面句子改为“良好的投资环境,优秀的服务质量”。
②语序不当,把“广泛”放到“听取”前面。
二、阅读理解
8.
两个“笼”字把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朦胧冷寂的极淡雅的水边夜色图。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
9.全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或: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或:抒发了诗人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10.
C
解析:C颠:颠倒。
11.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
12.
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老河兵的“笑”则是因为他富有实践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
13.
事物的变化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凭某个道理去主观判断。正确分析,综合考虑,才能得出合乎事实的结论。(言之有理即可)
14.
在浮冰上扎营;
航行到荒芜的大象岛;
到设有捕鲸站的南乔治亚岛求救。
15.
真实地记录了“坚毅号”从离开南乔治亚岛到沉没的过程;表明“坚毅号”被困时间之长;突出随从摄影师赫黎冒险潜入困陷冰海的木船,抢救回部分珍贵的底片。
16.反复;突出了沙克尔顿看到全体船员还活着时欣喜若狂的心情。
17.从下令弃船,毅然决定放弃,徒步横越冰雪,把握时机到达大象岛,到南乔治亚岛求救,说明他的临危不惧、毅然决然、有敏锐果敢的指挥能力;在最艰苦的条件下还谈笑风生,在冰上翩翩起舞保持队员士气,说明他镇定乐观;在身体虚弱的条件下解救剩下的船员,说明他有诚信,有维系团队的领袖特质等。
18.“失败”是说沙克尔顿一行没有顺利到达南极,完成此次探险任务。但他们在朝不保夕、生命希望几近是零的情况下,临危不惧、乐观勇敢、坚毅、诚信,具有顽强的团队精神,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实现自救的品质堪称“典范”。(大意对即可)
19.观察日落准时指示爸爸点灯
点亮灯塔指引爸爸和渔船返回
20.(1)写出了萨拉想要点亮灯塔又记起爸爸的叮嘱时,内心的焦急、犹豫和矛盾。
(2)写出了萨拉看见爸爸安全返回时兴奋、激动的心情。
21.①间接地写出了爸爸守护灯塔、指引渔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②点出渔船多,为下文写爸爸救遇险渔船埋下伏笔;③交代湖巨大,为写爸爸和遇险渔船在灯塔指引下安全返回做了铺垫。
22.①萨拉的爸爸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人。他每天准时点亮、守护灯塔,为渔船指引方向;他认真观察天气,冒着生命危险营救遇险渔船。②萨拉的爸爸是一个爱孩子、教导有方的人。他让女儿每天指示自己准时点亮灯塔,有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他得知萨拉独自点亮灯塔整夜守护时,能及时肯定孩子的表现和成长。
三、作文
23.例文:
给我一点阳光
希望的种子,被期待种下,被汗水浇灌。在春天里发芽,在冬天里成长,在盛夏时节,绽放。
——题记
有时候,我多么希望能与父母坐在一起,欢乐的交谈着,我把我的一些想法告诉父母,父母认真地倾听着,我想,只有此刻的我,才是最幸福的,只有此刻,我才真正被理解。可是,当我想张开嘴与父母交谈时,指间的冰凉透过皮肤,瞬间传递到心脏,将刚才的一腔热血,无情地冰封在心里某个角落。我无奈地睁开了眼睛,现在已经是深夜了,皎洁的月光经过玻璃的折射,像碎烟一样洒在冰冷的墙壁上。此刻的我,无奈的面对着“成千上万的作业大军”,奋笔疾书。
没有交谈,没有理解,有的,只剩笔尖滑过纸发出的沙沙声。周围安静极了,可我的心情,却再也无法平复。我无奈地看了看表,十点多了,可我还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徘徊、挣扎。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个这样的夜晚了,我没命地学习,不停地学习。在别人看来,我能得到的尽是求知的满足和精神的享受,可又有谁知道,我的心,真的好累,好累。
上初三以来,父母每天都会在我耳边念叨着:“你要考一中,考上了爸妈才能放心,即使是择校,爸爸也愿意交,只要你想读……”虽然,一中是我梦寐以求的学校,但我的分数与一中相差甚远。我很想告诉父母我内心的想法,但父母总让我快点去学习,没有想听的意思,即使有听,也总说那是我不自信;我想告诉父母,我学得好累,压力好大,导致我每次考试都无法正常发挥,所以,请不要再给我加压了,可爸爸却说我就是因为没有压力成绩才退步那么快的!
我想成绩好,可我也需要被理解,需要一个符合我能力的目标。但我始终有一个无法摆脱的桎梏,那就是,我是一个初三的学生,我将面临的是中考。我再次痛苦地闭上了眼睛,我感到欢乐在慢慢消失,最后隐没在了滑过我眼角的泪水里。我,哭了,静静地,我,哭了……
请给我一点理解吧,你们的理解会如一缕阳光,让我更有动力去学习,让我摆脱那沉重的桎梏。它,压得我好累,真的好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