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北京版选修二 呼兰河传(一)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北京版选修二 呼兰河传(一)课件(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5-31 21:2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四单元
呼兰河传(一)
北京版
选修二
高二年级
语文
1.能够把握祖父温暖有爱的人物形象。(重点)
2.能够赏析本文自然真切的环境描写,理解后花园的象征意义。(难点)
3.能够感受和体会文中温暖亲切的天伦之乐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呼兰河传》(节选)学习目标
萧红(1911年-1942年),中国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
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1942年因病逝世于香港。主要作品:《跋涉》《生死场》《旷野的呼喊》《回忆鲁迅先生》《马伯乐》和《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作家简介与创作背景
萧红写作《呼兰河传》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而《呼兰河传》故事发生的时间应是20世纪10年代中期前后。
《呼兰河传》单本创作于1938年,开始于武汉,1940年完成于香港。1941年底,萧红病危之际要求骆宾基送她北上回到家乡去。萧红曾计划写《呼兰河传》的第二部。
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
第一节:我和祖父的后园趣事
第四节:我跟着祖父大声念诗
第二节:祖父笑得和孩子似的
第五节:祖父先讲新诗我再读
第三节:祖母屋子的内外陈设
第六节:祖父用黄泥烧猪和鸭
悠闲自在、温暖有爱的祖父形象
第一节
帮祖父溜平下了种的土窝;铲狗尾草却把苗苗给铲了;
祖父教我辨谷子和狗尾草;摘黄瓜追蜻蜓用线绑蚂蚱;
我拿着水瓢浇地大喊下雨;玩累后在阴凉地就睡着了。
第二节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把他的草帽给他插了一圈的花,红通通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
第三节
等我生来了,第一给了祖父的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
第四节
祖母死了,我就跟祖父学诗。因为祖父的屋子空着,我就闹着一定要睡在祖父那屋。
祖父教我的有《千家诗》,并没有课本,全凭口头传诵,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第五节
就这样瞎念,到底不是久计。念了几十首之后,祖父开讲了。
这首诗祖父讲了我也不明白,但是我喜欢这首。因为其中有桃花。桃树一开了花不就结桃吗?桃子不是很好吃吗?
所以每念完这首诗,我就接着问祖父:“今年咱们的樱桃树开不开花?”
第六节
除了念诗之外,还很喜欢吃。
祖父把那小猪抱到家里,用黄泥裹起来,放在灶坑里烧上了,烧好了给我吃。
我的手满是油,随吃随在大襟上擦着,祖父看了也并不生气。
《呼兰河传》(节选)的六个小节描绘了一个六七十岁且身材高大身体健康的祖父形象;一个自由自在地待在后园栽花种菜且陪伴我左右的祖父形象;一个允许我各种耍笑玩闹等幼稚行为的慈爱宽容的祖父形象;一个喜欢跟小孩子开玩笑的祖父形象;一个亲切随和且善解人心的祖父形象;一个循循善诱又耐心细致且温暖有爱的祖父形象……
他(父亲)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
九岁时,母亲死去。
父亲打了我的时候,我就在祖父的房里。
可是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掉了冰冷和憎恶而外,还有温暖和爱。
——萧红:《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
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招来了很多的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闹着。
鲜活可爱、自然真切的环境描写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可是白云一来了的时候,那大团的白云,好像洒了花的白银似的,从祖父的头上经过,好像要压到了祖父的草帽那么低。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
偏偏这后园每年都要封闭一次的,秋雨之后这花园就开始凋零了。黄的黄,败的败,好像很快似的一切花朵都灭了,好像有人把它们摧残了似的。它们一齐都没有从前那么健康了,好像它们都很疲倦了,而要休息了似的,好像要收拾收拾回家去了似的。
没有多少时候,大雪又落下来了,后园就被埋住了。
那里边是黑的,要端着灯进去才能看见。那里边的耗子很多,蜘蛛网也很多。空气不大好,永久有一种扑鼻的和药的气味似的。
我觉得这储藏室很好玩。
储藏室好像变成我探险的地方了。我常常趁着母亲不在屋我就打开门进去了。
有一天一个小猪掉井了,人们用抬土的筐子把小猪从井里吊了上来。吊上来,那小猪早已死了。井口旁边围了很多人看热闹,祖父和我也在旁边看热闹。
可是鸭子不进去,围着井口转,而呱呱地叫着。我就招呼了在旁边看热闹的小孩子。
《呼兰河传》中的后花园有昆虫、植物和果蔬,有温情和爱意。后花园是萧红快乐童年的象征,如同鲁迅写的“百草园”,充满童真乐趣,洋溢自由活泼。后花园陪伴“我”的童年生活,抚平“我”孤独冷清的家庭忧伤,聊救“我”有关生死挣扎的精神困境。童年的全部欢乐在后花园,而成年后的萧红的生命寄托也在后花园。
等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满留着狗尾草的一片,他就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谷子。”
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帽摘下来问我:“你每天吃的就是这个吗?”我说:“是的。”
我看着祖父还在笑,我就说:“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温暖真切的天伦之乐和天真烂漫的童趣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
其实我是什么目的也没有。只觉得这园子里边无论什么东西都是活的,好像我的腿也非跳不可了。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呼兰河传》(节选)让我们看到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这段童年生活写得越美好,就越发显出萧红凄美的童年生活。经历人生坎坷与情感波折的萧红试图从记忆的角落里找寻精神的慰藉和回忆的温暖。“我”的眼里爱与美的丰盈实则暗含莫可名状的清冷与苦痛。
《呼兰河传》第三章以儿童的眼光探究世界和呈现叙述故事,童言无忌式的对话让作品语言表达清新自然,读起来会有稚嫩活泼的感觉。同时,较多地关注景物和环境的细节与片段,呈现出散点透视的效果。用儿童心理去揣摩成人世界,用儿童经验体会现实世界,祛除是非价值观的判断,重拾和构建一个甜蜜温馨与诗性真切的后花园。
《呼兰河传》节选
后花园




祖父-童年-“我”
自由自在
无拘无束
无忧无虑
天真烂漫
耐心细致
真心陪伴
亲切关怀温暖有爱
“第三章的后花园是《呼兰河传》,也是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明丽的斑点,一抹几乎刺得人睁不开眼的强光带。”
参见段从学:《呼兰河传》的“写法”与“主题”[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