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与浮”第二课《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2、
设计理念:
本课是第一单元的核心课程,在认识物体的沉浮并了解到同一种材料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重量和体积没有关系的基础上,探究物体的沉浮与与什么因素有关,这里涉及到科学实验一个关键的实验方法即控制变量法,这是本科的重点又是难点。教材的设计意图是先让学生通过亲历不同物体在水中沉浮现象,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找到物体沉浮变化的规律性,最后找到“沉浮子”及潜水艇沉浮的奥秘。
在教材处理方面,先通过演示一个瓶子在水里沉或浮的现象,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解释猜测,从而轻松的引入到本课的主题;并以科学探究式教学贯穿整个课堂:创设问题环境——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讨论方案——实验验证——交流研讨——得出结论;最后联系实际,交流潜水艇沉浮的奥秘,让孩子体会科学技术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并体验快乐。
3、
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
(1)、物体的沉浮与材料、体积、重量、液体属性等因素有关
(2)、不同材料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问题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得物体容易沉。
(3)、潜水艇运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
2、
过程与方法:
(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2)、能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理解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实验的重要意义
(2)、认识科学、体验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3)、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精神。
4、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物体的沉与浮在其生活经验上已经有相当丰富的认识,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在三年级《材料》单元也对物体的沉浮有初步的编排,因此,五年的学生对物体的沉与浮并不陌生,但是对于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其沉浮的变化的规律还没有本质的把握。怎样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对本课的投入研究热情,我将教材做了轻微处理。矛盾是激发一切探究活动的动力,课前出示“沉浮子”,并将探究沉浮子的奥秘成为本堂课的主要线索,以激发他们的研究热情。
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的能力,但是他们对科学的探究方法还不成熟,我把本课的重难点锁定在对控制变量的探究方法上来,如何引导设计验证实验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对所有的材料精心挑选和适当处理,使各个组的学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关键所在,层层突破重点和难点,最后实现其探究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更具开放性,对知识的体会更加深刻。
5、
重难点和关键
重点: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
难点: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
6、
教学课时
第
1课时
7、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水槽、橡皮块、铁丝、小木条、蜡烛、小石块、KT版、泡沫塑料等
8、
教学过程
1、
演示“沉浮子”,设疑激趣
1、
出示吸管在瓶中沉与浮的实验
2、
学生尝试解释现象
a、吸管为什么能够随着大家的要求沉或者浮?
b、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解释
3、
教师揭题:物体《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以演示激趣,这样的设疑导入具有吸引力,她可以让学生轻松而愉快的心情进入课堂;而不是直接拿出各种物体,增强了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并为本节课的重点埋下伏笔,设置悬念。】
2、
初步解释物体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出示各种物体(橡皮块、铁丝、小木条、蜡烛、小石块、KT版、泡沫塑料),初步尝试找各物体沉与浮的规律。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并用同屏器把学生讨论结果显示在大荧幕上。
3、交流各组的猜想结果。
【本环节利用同屏器这一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师生同步教学,使得全班同学能够快速知晓每一组的讨论猜测结果,使得交流更加便捷,明晰】
4、
教师总结汇报信息。
a、
物体的材料不同影响沉浮
b、
与物体体积(形状)有关
c、
与物体本身重量有关
d、
与液体的属性有关
……
【用感官及借助简单工具对沉浮进行深入的观察,并用不同颜色的记录纸记录,培养他们一边观察一边记录的习惯,并用语言描述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既锻炼他们的口才就增强他们的观察能力】
三、控制其他因素进行研究
1、引导:当遇到这种情况时,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今天老师就为大家准备了两套特殊的材料,希望各位同学都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小科学家。
2、出示材料: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让学生推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并填写在实验报告单上。(建议:为了减少教师准备材料的辛苦,此活动也可以只给每个小组提供一套材料,分小球类和立方体类,在完成自己组的实验后可以跟其他小组进行交换,既可提高活动效率,又培养了学生合作意识。)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报告单
第(
)小组
实验一: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的沉浮(从重到轻排列)
小球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我们的发现
预测
结果
实验二: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的沉浮(从小到大排列)
立方体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我们的发现
预测
结果
3、小组领材料,实验观察,记录分析。
4、组织交流:从这两组材料的实验中,我们得出什么结论?
①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
②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③体积大、质量小的物体容易浮,体积小、质量大的物体容易沉。
5、为什么用上节课的物体进行比较看不出物体大小、轻重对沉浮的影响,而用这两组材料进行研究时能够看出物体的轻重、体积大小与沉浮的关系?(提醒学生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认识到变量控制实验的意义和作用,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四、用小瓶子继续研究
1、潜水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它是应用了什么原理呢?让我们来做个模拟实验。
2、提供实验材料:水槽,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学生小组合作。
小瓶子沉浮实验报告单
第(
)小组
小瓶子状态
大部分浮
小部分浮
沉到底
沙子数量
说明:沙子数量可用无、一点点、较多、装满来表述,也可以用占瓶子体积的大致分数来说明。最后一列给学有余力的小组作其他状态研究,比如教材第6面的中间“浮在水中”(即悬浮)状态。
3、组织讨论:这个活动改变了什么因素,什么因素是没有改变的?(改变了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没有改变。)
五、拓展延伸
1、学生尝试用这个实验结论去分析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阅读教材第6面的灰色文字:潜艇既能在水面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下潜,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上浮。
2、建议有兴致的同学课外去制作简易潜水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