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知道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包括化学资源、矿产资源、动力资源、生物资源等。
(2)
了解海水及海底所蕴含的主要物质,着重介绍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方法和海底可燃冰以及锰结核。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海水淡化的实验探究,知道蒸馏法是淡化海水最常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认识合理进行海洋开发、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类生存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
知道海洋中蕴藏丰富的资源,能说出海洋资源包括的种类。
2、
利用海水制取镁,海洋环境保护。
难点:
学会用蒸馏法淡化海水。
重难点突破: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讲解、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从海水中的物质引领学生认识海洋化学资源,初步渗透“科学合理开发资源”的观点,然后以海洋中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为范例,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穿插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运用。教材通过海洋这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为学生开拓了一个新的广阔的化学背景,又使学生掌握了一
些终生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体现出“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学情分析:
学生对这一部分比较关注的是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海洋环境的保护认识可能不足,对如何处理好经济利益与环境问题,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还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所以应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方法:
自学、讨论、讲述,实验探究相结合。
教具:
多媒体、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单孔塞、玻璃导管、铁架台(带铁夹)、胶头滴管、盐水、硝酸银溶液
教学流程设计:
指导学生学习镁的制取和利用
指导学生学习海底矿物部分
实验探究:蒸馏法淡化海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设计意图
(投影):出示海洋元素资源图(提问):同学们,你们喝过海水吗?海水是什么味道的?为什么是咸味?除了含有盐,海水中还含有那些物质?比一比,看哪一组说得又快又全。
观察、思考,分组讨论、交流共享。回答:喝过;咸味;因为里面有盐。其余略
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并知道海洋中含有那些元素。
(板书):第一节
海洋化学资源一、海水中的物质
整理笔记
明确本节课题,
(投影):出示海水中的化学资源图(提问):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2、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盐是?3、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4、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四种离子是?
思考、讨论、交流依次回答:H2ONaClH、O、Cl、NaCl-、Na+、SO42-Mg2+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学会观察图表
(板书):略
整理笔记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30--31页(讲解):海水制取镁的过程(投影):
石灰乳海水或卤水
氢氧化镁盐酸
通电
氯化镁
镁
阅读、思考请一个学生代表上黑板书写每一步发生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每一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其余学生也书写。之后学生点评。
了解海水制取镁的反应原理,熟练掌握化学用语,并认识到海洋开发前景广阔
(学生提出疑问):海水中本来就有氯化镁,为什么不直接将海水进行电解制取金属镁呢?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1.海水中氯化镁的含量太低,直接提取成本太高。
2.直接电解海水得到的是氢气和氧气,不能制取金属镁。所以一般是将镁沉淀成氢氧化镁,最后电解。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不仅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海底也是个巨大的宝藏。(板书):二、海底矿物指导学生阅读教材31-32页内容并解决以下7个问题:1、海底矿物主要有哪些?2、可燃冰又被称为什么?其主要成分是什么?3、可燃冰的形成条件是什么?4、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能源”为什么?
5、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目前为什么还没对“可燃冰”进行大规模的开采?6、什么是锰结核?它主要含有哪几种金属元素
,总储量是多少?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
7、你还了解哪些海洋资源?那些属于可再生的,那些是不可再生的?
阅读、思考5分钟之后出示海底矿物图片、可燃冰图片、锰结核图片一一依次回答了问题:请学生个别回答,其他有不同意见补充。回答:略。
了解海底矿产资源的种类,培养学生阅读信息,并分析归纳,总结出有用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可燃冰的主要成分及形成过程,树立新能源观了解锰结核、石油、天然气分布情况。知道海洋资源的种类
(讲解):随着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提问):同学们,你所知道的海洋被污染的现象有哪些?(投影):海洋污染图片、录像(提问):为了保护海洋资源,世界各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做为一名中学生,你能为保护海洋资源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
观察、思考,分组讨论、交流,发表各自的见解。个别回答:在海洋中乱丢垃圾、石油泄漏到海洋中、工农业生产废水乱排放到海洋中……回答:略回答:到海边玩不乱丢垃圾、出黑板报或写倡议书宣传保护海洋的重要性……
让学生意识到海洋污染的严重性和紧迫性,知道保护海洋环境的措施,学会辩证的处理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的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
(投影):地球水资源储量示意图(提问):1.地球上的水资源很丰富,为什么淡水日益短缺?2.人们将采取什么方法解决淡水危机问题?3.用什么方法能除去海水中的盐得到淡水?
观察、思考,分组讨论、交流共享,并一一回答了问题回答:1.略2.海水淡化3.蒸馏法
让学生意识到淡水资源的短缺,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板书):三、海水淡化
(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蒸馏法能否去掉海水中的盐分?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试验分析与归纳:(投影):蒸馏法淡化海水实验报告:根据教材实验探究8-1填空。①怎样检查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②加热时,试管中的海水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给海水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
往得到的冷凝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④为使水蒸气的冷凝效果更好,你认为应对实验装置做哪些改进?(举一例)3、实验证明,通过
,海水中的
等溶质被除去,达到淡化海水的目的。由此可见除去海水中盐而得到淡水,最常用的方法是4.蒸馏法在石油化工生产上还有什么应用?5.蒸馏和蒸发有何不同?讨论交流:1、如何用化学方法区分海水与蒸馏水?并写出有关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这种方法能否用来大规模地淡化海水?3、除蒸馏外,你还能知道哪些方法可以淡化海水?
引导学生得出实验方案后,请学生代表到讲台上做实验。实验探究,对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分析,得出结论回答:略。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设计实验能力、合作意识,学会完成实验报告
答:1.在试样中分别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海水;无明显现象的是蒸馏水。其余略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点的能力。
(讲解):多级闪急蒸馏法并演示录像
思考
了解多级闪急蒸馏法
指导学生阅读结晶法和膜法淡化海水并演示录像
阅读、思考
了解海水淡化常用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小结: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要点
归纳整理本节要点
对知识进行系统梳理
练习
巩固本节知识要点
作业
巩固本节知识要点
板书设计:一、海洋化学资源
1.
海水中的物质:
从海水中提取镁的三步骤;MgCl2+Ca(OH)2=Mg(OH)2↓+CaCl2(复分解反应)
Mg(OH)2+2HCl=MgCl2+2H2O
(复分解反应)
MgCl2
=
Mg+Cl2↑(分解反应)
2.
海底矿物:(1)可燃冰:CH4+2O2
===
CO2+2H2O
(2)锰结核
3.海水淡化:(1)蒸馏法:低温多效蒸馏法
多级闪急蒸馏法(原理:减压蒸馏)
(2)结晶法
(3)膜法
检验海水原理:NaCl+
AgNO3
==
AgCl
+
NaNO3
实践反思:
在对这次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本人认为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目标,已经不仅仅是传授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其提高。因此,教师在观念上必须真正转变,找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在教学设计上,要切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利用一切条件创设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建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最终达到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
对于本节课,多是采用提出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教学关注的点已不仅仅是课本的内容,而是深入到生活中了。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蒸馏实验不是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动手,只能选择学生代表,所以还是不能够充分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此抱歉了!还有,时间略显紧迫些许。
评测作业
1.下列是海水制镁的工业过程:
氢氧化镁氯化镁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转化①是物理变化
B.转化①和②实际上是从海水中提纯氯化镁的过程
C.转化①发生的反应为MgCl2+Ca(OH)2===Mg(OH)2↓+CaCl2
D.因为海水中也含有氯化镁,所以将海水直接通电也可以制得金属镁
2.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的实验是(
)。
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溶解
3.
被科学家誉为“21世纪能源”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可燃冰
4.海水淡化最常用的方法是(
)。
A.过滤法
B.蒸馏法
C.结晶法
D.膜淡化法
5.海洋是人类丰富的资源宝库。下列措施不属于保护海洋环境,也不属于合理利用海洋资源的是(
)。
A.禁止向大海排放污水
B.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C.海水淡化
D.船舶垃圾直接倾倒入海中
6.
下列关于海水提取镁盐来制取镁的过程中,叙述正确的是(
)。
A.直接蒸发海水得到氯化镁
B.将石灰乳加入海水或卤水中沉淀出氢氧化镁
C.电解氯化镁溶液
D.利用钠将氯化镁中的镁置换出来
7.为了区别海水和淡水,可分别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
A.澄清石灰水
B.硝酸银溶液
C.酚酞试液
D.石蕊试液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涉及的反应类型有复分解反应和分解反应
B.“可燃冰”是在低温、低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是一种化合物
C.蒸馏法和煤的焦化类似,都属物理变化
D.“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和废弃物
9.地球上的大部分水是以海水的形式存在的,若能找到海水淡化的大规模生产方法,将会极大地缓解目前人类面临的水资源日益紧张的状况。下列关于海水淡化的方法在原理上最可行的是(
)。
A.加明矾使海水的盐分沉淀而淡化
B.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
C.在一定条件下将海水缓慢凝固获取淡水
D.选择一种特殊的膜,在一定条件下使海水中较小的水分子通过,而其中较大的溶质微粒不能通过,从而使溶剂水与溶质分离
10.
厦门市正在建设海水淡化厂。下图是小红制作的海水综合利用图,请填空:
(1)海水中还有一种最重要的物质没有在上图中列出,其化学式为________;
(2)选择上图中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下表(各举一例):
物质类别
酸
碱
盐
化学式
(3)以上图中的物质为原料(可配合其他化学原料)制取上图中没有的物质,请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厦门市年人均水量为871
m3,只有全国年人均的40%,福建省年人均的25%,远低于国际年人均水资源的警戒线1
700
m3,有专家建议该市可从空中和海水中获得水资源;
①从空气中取水是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②从海水淡化厂排出的高浓度盐溶液也是污染物,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___________。
练习
指导学生认识海水中的物质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介绍学习目标
课堂小结
介绍其他淡化海水的方法
作业
点燃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