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丽服装》教学设计
课题:湘版美术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四课《设计美丽服装》
课型: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题是“设计美丽服装”,内容包括“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美好幸福的祈愿”与“民族服装元素的借鉴”。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教学预设在两课时完成,本课为第一课时。教材选择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服装主题图片22张,1个思考练习、一个学习活动。以一张天安门前的少数民族集体照将教学引入民族大家庭艳丽多彩的服装文化中。第一板块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选用苗族、满族、朝鲜族、汉族4张民族服装图片,从服装的纹样、款式、色彩进行了文字说明,引导学生感受民族服装的多样性。第二板块美好幸福的祈愿,让学生了解民族服装图案纹样的寓意及其丰富多彩的配饰学生知道了民族服装配饰的丰富性与象征性,让学生感悟民族文化的魅力。第三板块民族服装元素的借鉴,利用图表让学生明白服装设计中信息整理的方向及服装的基础造型。彝族妇女服装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民族服装的色彩搭配、款式特点和制作工艺。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服装图片展示了民族服装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融和,启发学生灵活运用民族服装元素,传承民族文化。
本课的编写意图是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服装的特点与装饰,尝试学习制作具有民族风格的现代化服装。经过对教材的分析我将课型定为“欣赏·评述”,通过了解民族服装的款式、色彩、纹样、寓意来学习欣赏民族服装。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较强,且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较强。大部分学生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学生的美术知识能力较弱,部分学生想象力丰富,能大胆创造、独立完成。部分学生有自己的见解缺乏表现力。基于以上情况,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谈话法、讨论法、重难点讲授法、实践活动法等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进行视频激趣、图片欣赏、分组合作、自主探究、活动实践等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习惯的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作业以学生互评为主,师点评。根据“学习活动一”要求,第一课时的教学以欣赏导入,教师运用视频、图片向学生展示不同民族、风格的服装,引导学生欣赏感受、重点分析服装款式、色彩、纹饰,在此过程中感受民族服装的文化内涵。采用简便的作业形式(拼图)帮助学生把获得的信息转化成设计元素,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民族服装的基本常识,并能运用适当的形式制作出下自己喜欢的民族服装。
2、能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在欣赏、探讨、对比、实践等课堂活动中感悟民族服装的独特魅力。
3、能够激发对民族服装文化的学习兴趣,弘扬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
教学重点:民族服装元素的了解
教学难点:民族服装装饰元素的运用
教学过程:
1、导入
中国风服装图片欣赏
导语:1.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大家一起大声的告诉我。
2.猜一猜这件衣服值多少钱?
师小结:民族的东西也是世界的,民族的才是永恒的,这是一位在巴黎时尚界呆了20年的设计师劳伦斯(许建树)找到的答案,因此设计出了这款龙凤袍,可谓一举成名。著名民族风设计师东北虎花3个亿在西方国家打造了一个洋品牌,这个品牌服装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想看看他的作品吗?
民族风服装秀视频播放。
小结(天安门前少数民族集体照):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是祖国大地上盛开的花朵和宝贵的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欣赏设问,激发学生的兴趣。民族风服装秀视频的欣赏,让学生了解民族服饰文化的元素,民族服装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从而对民族服装产生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热情。
二、自主探究
1、学生分组探讨
它是那个民族的服装?这款服装有什么特点?(款式、色彩、装饰)
2、分享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3、说一说,他们汉服有何相似之处?
汉服据说由黄帝发明,是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装,自轩辕皇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商朝、西汉,以及唐、宋、明时期都采用了汉服宽衣肥袖、没有纽扣,右祍这一典型特征。由于华夏儒教道教文化的传播而影响深远,周边民族、包括许多其他国家通过效仿华夏礼仪制度借鉴了汉服的某些特征,日本的和服,朝鲜和韩国的民族服装,越南宫廷礼服等皆源于我国汉服。服装的意义决不只是一件美丽的衣服那样简单,她是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历史的承载物,我们民族的伟大文明。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归纳民族服装的款式、色彩、装饰,让学生初步感受民族服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语言归纳的能力。通过说一说环节让学生了解民族服饰的特点,感悟民族服装的魅力。
3、深入探究。
1、学生分组探究。
①民族服装纹样主要装饰哪些位置??
②民族服装装饰纹样有哪些题材?构图形式有哪些?
③民族服装纹样表现手法有哪些?
④民族服装上美丽的图案有什么寓意?
2、分享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教师重点讲解。
凤穿牡丹、侗族儿童围、兜披星戴月
3、民族服装图案纹样的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感受民族服装装饰的丰富性,
理解民族服装纹样的美好寓意,学会图案纹样的表现手法。通过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实践体验。
为主人公选择合适的出行服装。
①为习主席和彭妈妈选择一套出访美国的服装
。
②为范冰冰选择一条参加国际时装周的颁奖晚会的礼服。
小结:他们的服装都有着民族特色元素,穿出去不仅美观,还可以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而且倡导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传承了民族文化。民族服装是人民的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设计意图:通过小实践,学生运用所学民族服装知识选择合适的出行服装,加深学生对民族服装元素的印象,培养学生热爱、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
4、学生活动
设计表现
设计意图:利用小实践检验学生对民族服装元素的了解程度。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服装文化的高尚情操,增强学生设计服装的兴趣。
五、展示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品展示,各组互相评价。
2、师小结。
郭沫若先生说过:“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服装的意义决不只是一件衣服那样简单,她是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历史的承载物,我们民族的伟大文明。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更多的了解我们的民族服装文化,并将民族服装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