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
级
五年级
科目
科学
教学时数
1课时
课
题
1.2怎样移动重物
教
学目
的和
要求
1、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2、知道杠杆的特点,能够找出杠杆上的支点。3、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4、知道杠杆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运用,能够说出生活中运用杠杆的一些事例。5、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重
点难
点
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探究利用支点使尺
子平衡的方法。
教
学方法方
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教
具
多媒体、生活中常用的各种工具、棍
实践活动检
查
探究杠杆的工作原理(尺子、铅笔、硬币)
板书设计
1.2怎样移动重物省力的杠杆:剪刀、起钉锤、开瓶器、撬棒、老虎钳费力的杠杆:镊子、钓鱼竿、铁锹、扫帚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跷跷板、天平
新课教学过程(教学程序及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1、谈话:如果山上滚下来一块大石头挡住了道路,你能想办法把它移到一边去吗?(板书课题)2、操作演示后揭示:这种用来撬开或者提升物体的工具叫杠杆,是人们最早使用的最为简单的机械之一。相传古埃及人就是用这种“棒”搬动巨石,建造了金字塔。3、谈话:这些“棍”、“棒”有什么特点?它们为什么能产生如此大的力?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能撬动大石头的装置——杠杆。[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引入本课的研究内容。同时利用“
操作演示”刺激学生的研究兴趣,并初步了解杠杆这种简单机械。]二、认识杠杆的结构,探究杠杆的工作原理1、讲解:同学们刚才想了很多方法,其中较简便的就是用一根棍来撬。
(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一根棍子,当在棍下垫一块石头或其他能支撑棍子的东西,用它撬重物时,就不再是一根普通的棍子,而成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这种装置叫做杠杆。书:它包括一个支点和一根能绕支点移动的硬棒。(板书:杠杆),
在杠杆上有三点:被垫着的那块小石头支撑着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板书:支点),杠杆两端是围绕支点转动的,被沉重的大石头压着的那点叫做重点(板书:重点),这个点承载着大石块的重量。手握住杠杆对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板书:力点)
2、指导学生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讨论:用手搬不动大石头,用杠杆能撬动。这说明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是不是只要用了杠杆一定能省力?例如垫那块小石头,是不是垫在什么地方都能省力?3、分组实践操作活动。 ⑴要求每个小组有一把尺子、一支铅笔和一些硬币。 ⑵把铅笔(支点)放在尺子的中间刻度下方。 ⑶在尺子两端各放一枚硬币,观察发现了什么。 ⑷指导学生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⑸预测:如果在尺子一端的一枚硬币上再加一枚,会发生什么? ⑹做测试,并记录结果。 ⑺找出一种方法,在尺子的一端放两枚硬币而使尺子仍然保持平衡,实验并记录他们的答案。 ⑻在尺子两端放不同枚硬币的前进下,寻找到多种使尺子平衡的方法。[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在。为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学生能操作,但也需要积极思维的一系列活动,如找方法加、动手记录、分析现象等。并着重用好实验记录单上的图进行相关的分析。]4、分析讨论实验数据。通过实验你有什么收获?5、讨论:⑴杠杆是否都省力?⑵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在什么情况下费力?在什么情况下不省力也不费力?(作简单示意图表示。)三、巩固应用、拓展延伸1、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应用
谈话: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杠杆,你能说出几种并讲出其中的道理吗?
(1)(演示用钉锤起钉子)为什么利用起钉锤能比较省力的把钉子拔出来?在用起钉锤起钉子时,锤子上哪里是支点、力点和重点?支点到哪一点的距离比较长?
(2)出示(镊子):这是什么?镊子是不是杠杆?在镊子上,哪里是支点、力点、重点?它是省力的杠杆还是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的杠杆?比一比镊子和剪子夹粉笔头,那种工具比较方便?
(3)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杠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杠杆的外形是可以变化的,并不都象一根棍。凡是有支点、力点、重点,工作时力点与重点围绕支点转动的装置,都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杠杆类的工具也并不都是省力的,为了工作方便,有的还是费力的。人们掌握了杠杆的规律,就可以根据需要,制造各种各样的杠杆类的工具
2、说说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⑴生活中有哪些省力的杠杆?(剪刀、起钉锤、开瓶器、撬棒、老虎钳、园艺剪刀等。)⑵生活中哪种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天平、跷跷板)⑶生活中用到哪些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费力还要用它?它还有什么作用?(铁锹、扫帚、镊子、钓鱼杆等,因为使用它们可以使操作活动变得更加方便。)3、观察课本插图:哪些是省力的?哪些是费力的?书第5页4、讨论: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他说得有道理吗?你觉得是否可行?[设计意图:由于杠杆内容的特殊性,所以要使学生比较好地理解它,必须多分析生活中杠杆工具。为此,我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杠杆的认识。]四、课堂总结:
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杠杆装置”
2、提问:使用杠杆在省力费力方面有什么规律?
3、讨论:一个大人与一个小孩能不能玩压板游戏?怎样玩小孩才能把大人压起来?[设计意图:最后对于这节课进行总结。会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1、我会填:(1)杠杆是一种(
)机械,利用杠杆可以(
)。(2)杠杆的三个点是(
)、(
)、(
)。(3)利用杠杆工作时,在杠杆上用力的点(
),承受重物的点叫(
),起支撑的点叫(
)。
2、观察还有哪些装置应用了杠杆原理?研究它是省力的杠杆还是费力的杠杆?
学生思考回答分组实践操作并做好记录分组讨论数据学生讨论并发表意见讨论并说说学生说说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讨论说说学生总结并讨论问题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