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无答案)教科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无答案)教科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5-31 07:0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科学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一、火眼金睛,我来判(每题1分,共12分):
(
)
1.护士用镊子夹棉球是使用了费力杠杆的原理,主要目的是为了工
作方便。
(
)2.
用动滑轮提升重物,需要的拉力等于重物的重量。
(
)3.
把一楼的楼梯做成两折是为了美观。
(
)
4.
老师想在黑板前装钉一幅画,打算先订上螺丝钉。同样粗细的螺丝
钉,螺纹越密,旋进木头时就可能越省力。
(
)5.
相同的材料改变了形状,他们的抗弯曲能力也会发生变化。
(
)6.
拱在桥面下的大桥,是没有外推力的,因此建桥时不需要考虑外推力。
(
)7.
杠杆不仅可以省力,还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
)8.
半个乒乓球比一个完整的乒乓球承受的压力大。
(
)9.
使用轮轴时,不管在轮上还是轴上用力,都能起到省力的效果。
(
)10.
只要杠杆平衡了,就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
)11.
铁塔不容易倒的原因是上面小、重,下面大、轻。
(
)12.我们造纸桥时,也需要和造桥专家一样经历设计、选材、画草图、做模型等几个环节。
二、仔细推敲,我来选(每题2分,共30分):
1.人的足能承受较大的重量,主要是因为(

A、足骨组成拱形结构
B、
足骨的数量多
C、足步肌肉发达
2.
如图,用测力计分别沿A、B个面拉动同一物体至相同高度(A、B两个面的
光滑程度等情况一样),测力计的读数将(
)。
A.一样大
B.在A面拉动时读数大
C.在B面拉动时读数要大
3.铁路的钢轨做成“工”字形的目的是(
)。
A.节省钢材
B.
便于安装
C.
增加抗弯曲能力又节省钢材
4.
下图中,(
)拱形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A、
B、
C、
5.开学的升旗仪式上,旗杆顶端的滑轮属于(
)。
A.定滑轮
B.动滑轮
C.滑轮组
6、跨度很大的桥经常采用结构是(
)。
A.拱形
B.
拉索形
C.
平桥形
7、沿着盘山公路上山比沿着笔直公路感觉轻松多了,所走的路程(
)。
A.比笔直公路长
B.比笔直公路短
C.和笔直公路一样长
8、提起相同质量的重物,下列滑轮中用力最大的是(
)。
A.
B
.
C
.
9.同样的瓶子(A瓶装了水),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最稳定的是(
)。
10.如图,用下面的扳手旋动同样的螺丝帽,选用(

更省力些

A.A扳手
B.B扳手
C.C扳手
11.小明用纸搭了一个横梁,三倍厚度时能承受的垫圈数为12个。那么,在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1倍厚度的纸梁能承受(
)垫圈。
A.等于4个
B.大于4个
C.小于4个
12.如图所示放置的三根横梁,抵抗弯曲能力最强的是(

A.横梁A
B.横梁B
C.横梁C
13.下图中,省力的杠杆是(
)。
A
B
C
D
14.
在一杠杆中,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1米,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0.5米,此杠杆(

A、省力
B、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C、费力
15.下列三种螺丝刀在拧转同一枚螺丝钉时最省力的是(

A.
B.
C.
三、用心思考,我会填(每空格1分,共26分):
1、常用的简单机械种类有滑轮、

、等。小时候玩的跷跷板,属于
。晚上回家开锁的钥匙用的是
机械原理。
2.
人体自然形成的结构非常巧妙。人的
近似于球形,可以很好地保护人脑;拱形的
护卫着胸腔中的内脏。
3.一张纸,通过


等方法都可以增加它的抗弯曲能力。
4.自行车上应用了许多机械原理,如:车把、脚蹬子运用的是
原理;刹车运用的是
原理;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

5.
杠杆的支点离物体越近,离用力点越远时,就越

6._______
和_________是最基本的框架,其中
框架稳定性最好。
7.把薄板形材料弯折成“L”“T”或“工”字等形状,实际上都是减少了材料

_________
,而增加了材料的_________。
观察下面的四幅图,图中出现的滑轮全是______滑轮,观察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以知道使用这种滑轮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不能改变____________。
9.要使右图杠杆平衡:
①在右边1号位置挂钩码,应挂(
)个,杠杆平衡;
②若在右边2号位置挂钩码,挂(
)个,杠杆平衡;
③若在右边4号位置挂钩码,挂(
)个,杠杆平衡;
④若在右边1号和3号位置都挂,应在1号位置挂(
)个,
3号位置挂(
)个,杠杆也能平衡。
巧手灵心,我会画
(第1题5分,第2题2分,第3题3分,第4题2分,共12分):
1.
将相关联的原理进行连接。
2.在下图中连线,把它组装成一个
汽车方向盘
斜面
滑轮组
螺丝钉
省力杠杆
羊角锤
费力杠杆


轮轴


滑轮
3.画出下面工具的用力点、阻力点、
4.请标出下面工具的轮和轴

支点,并写出省力情况。
五、实验探究,我能行。(6分+4分+2分+8分,共20分):
(一)1.图一的装置叫

放手后会发生什么现象?

2.图二和图三比较,哪个需要用较大的
拉力?

说说你的理由:
(二)小明做滑轮组实验,组装见右图。当他放手时:
1.A位置的钩码会动吗?
2.如果会动,是向上还是向下?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
3.解释你这样画的理由(2分):
A
B
(三)桥的设计如下图应用了我们在《形状与结构》单元所学的哪些科学原理?(至少2点,2分)
(四)实验设计:探究不同坡度的斜面的省力情况是否相同。
实验材料(2分):
实验方法(4分):
实验结论(2分):
A
B
B
A
A
GA
G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