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白杨礼赞》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5-18 09:49: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白杨礼赞》导学案
主备人: 分管领导:
【学习目标】
1、 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 把握文章线索,体会文章以白杨树的“不平凡”来构思全文,主线分明。
3、 准确、优美、富有情感的语言。
【预习天地】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zhān( )子 倦dài( ) 旁yì( )斜出
主zǎi( ) 开kěn( ) 积雪初róng( )
bǐ ( )视 jiàn( ) 视 纵横jué( )荡
2、辨析近义词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 着西北风。(对抗、抵抗、抵御)
(2)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 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感觉、感想、味儿)  
3、下面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A、一过春节,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偌大一个村庄只落得万人空巷,好不清冷。
B、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有口皆碑,不容抹杀。
C、对贫困地区,大家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是无微不至。
D、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4、下面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因此,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B、中国女排击败了在赛前经过周密的准备的古巴队,一举进入了争夺雅典奥运会冠亚军的位置。
C、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是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开放能否继续发展下去的大问题。
D、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一定要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并切实加以改正。
5、默写:
(1)但是它 , , , ,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 与 ,它是 。
(2)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 , 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 ,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6、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美国,一部佳作未必卖座,而卖座的不一定是上乘之作。
A.但美国影评界却公认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母女情深》二者兼备。
B.但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母女情深》却被美国影评界却公认为是卖座的佳作。
C.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母女情深》,美国影评界公认为二者兼备。
D.美国影评界认为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母女情深》是卖座的佳作。
7、扩写:请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将月色、树影、笛声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描绘一幅画面。(50字左右)
【助读点拨】
①为什么说白杨树“极普通”而又“实在是不平凡”
②文章描写高原的景色有什么作用
【自我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大毡子( ) 开垦 ( ) 倦怠 ( )
婆娑 ( ) 晕圈( ) 虬枝( )
楠木( ) 秀颀 ( ) 无边无垠 (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坦荡如砥 ( ) 潜滋暗长( )
旁逸斜出( ) 秀颀 ( )
无边无垠 ( ) 恹恹欲睡( )
3.本文所用的主要写作方法是( )
A.对比 B.烘托 C.比喻 D.象征
4.选出运用了比喻的句子( )
A.扑入你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B.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
C.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
D.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二、课内巩固阅读
阅读(一)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①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②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③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④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8、选出下面与③句中的“傲然”相近的一个词( )
A、正直 B、朴质 C、严肃 D、坚强不屈
9、④句中“宛然”一词的含义是( )
A、曲折 B、婉转 C、完全 D、仿佛
10、对①—④句的理解,有下面四种,请判断。(“√”或“×”)
A、修辞上,四个反问句构成排比句。( ) B、排列次序上,由浅入深,由远及近。 ( )
C、深刻揭示了白杨树的比喻意义。( ) D、朗读这四句时,语气由平缓渐趋激昂。 ( )
11、把第②句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二)
(甲)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乙)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12、乙中“佳树”指甲段中的_______。
13、甲文中“极常见、极易生长”体现在乙文中的句子是( )
A、北方有佳树 B、羞与楠枋伍 C、甘居榆枣俦 D、丹青标风骨
14、在写作特点上,最准确地显示甲、乙区别的是( )
A、抒情—言志 B、赞美—自勉 C、对比—拟人 D、昂扬—朴实
三、课外迁移阅读
丁香赋
  每当冰雪消融,一股细细的清香立刻浮满北国冰城,是丁香选择了哈尔滨,还是哈尔滨选择了丁香?问花花不语,天地间都在感叹着花与城的奇缘。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丁香开”,当春风尚未完全驱走哈尔滨的冰寒,丁香就像春天的使者,绽满枝头,如霞如烟。哈尔滨的春天实在是太短暂了。丁香就像春天里的一个梦,与哈尔滨的春天交相辉映,有了丁香花,哈尔滨的春天就变得芳香四溢,美不胜收。
  春天的丁香花,夏天的太阳岛,冬天的冰雪,是每个哈尔滨人心中的挚爱。几十万株丁香装点着哈尔滨的街道、公园、庭院。
  丁香的花小如丁 ,数不清的小花汇到一起,一簇簇的,紫中带白,白中映粉,远远望去,花如云,花如海,花如霞。这情景给寒冬里走过来的人以张力,创造的热情,想象的驰骋。
  丁香,花香袭人,在花草中,它的香气最为浓郁了。倘若你漫步街头,往往是还没有看见花,香气已先冲入鼻中,一代代的哈尔滨人就是在这沁人心脾的芬芳中梦想自己的未来。
  丁香在我国有一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它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秀色。
  古时,有许许多多关于丁香的传说 ,说丁香是“神树”,它能给人带来幸福。
  历代的文人墨客,又为丁香留下了许多名篇。
  “五月丁香开满城,芬芳流荡紫云藤。”
  李商隐则用“芭蕉不展丁香洁,同向春风各自开”的诗句,描述情人的思恋之心。
  哈尔滨人把丁香作为自己的市花,丁香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审美的移情,更是对生命价值的一种追求。
  丁香花的生命力很顽强,能绽放在北纬 45度线上,深得哈尔滨人的宠爱。
  这里的丁香外表柔媚 ,但它的根紧紧地抓住土地,纤细的枝杆,劲健地支撑着一簇硕大的花冠,抵御着北方的风寒和干旱。
  初春,丁香浓香馥郁花飞全城;深秋,浓绿的叶子也久久不肯落下;就是到了严冬,它那无叶的枝条也在孕育着一个春天的花潮。
  哈尔滨人对丁香的深情,在于丁香的品格凝聚了塞北人独特的精神风貌,她聚小而成大气,抗艰难而争上游,坚韧,顽强,生机勃勃。
  丁香是哈尔滨人精神的写照,丁香是北国历史的见证,丁香,秀美的花色,繁茂的花丛,把北国冰城装点得分外娇娆。
  丁香是哈尔滨人的挚爱,哈尔滨是丁香永久的家园。
15、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赞美丁香花是为了赞美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根据什么说丁香“给中国的文化平添了无限的秀色?”(可用文中原句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望中考】
【相关链接】
【学后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