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
題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本卷命題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笫1-25课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0分。在每小题绐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项是符合题意的
1.考古学者认为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形态发生重大变化,故称之为“新石器革命”。学者认为
这是一场革命的主要根据是
A.交通改善,促进文化与商业交流
B.使用铜器来制作工具,从事生产
C.开始使用文字,社会组织复杂化
D.从事农业活动,以耕作取代采集
2.我们说自己是“炎黄子孙”,是因为
A.中华民族的团结友爱传统
B.“炎黄”本是同一部落
C.华夏族主体是由黄帝和炎帝部落融合而成
D.从古至今就是这么流传的
3.《竹书纪年》中有“人面龙颜(有称人身牛首),断木为耜,揉水为耒,耜耒之利以教天下,故号神
A.是远古人们蒙昧无知的想象
B.呈现了刀耕火种的实证资料
C.提供着农业萌芽时期的信息
D.记载着以农立国的大政方针
4.《国史十六讲》认为:西周时期,庶民(一般民众)只知效忠于“家”(诸侯),而不知效忠于“国”
(天子)。这一现象
A.促使西周强盛
B.强化宗法体制
C.导致诸侯割据
D.促成秦朝统
5.《汉书·艺文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数得上名字的思想流派一共有189家,著作
4324篇。后来的《隋书·经籍志》也记载“诸子百家”实则有上千家。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
因是
A.各派学术思想融合发展
B.私学的迅速发展
C.战争连绵、政权更迭频繁
D.社会的急剧变革
6.《国语·鲁语上》曰:“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规定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子四次
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率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
节,其间无由荒怠。”这主要表明“先王制诸侯
A.以血缘关系为核心
B.具有制度性
C.以礼乐制度为基础
D.提高了行政效率
7.战国时期,商鞅把原来“百步为亩”的小田界“阡陌”和每一井田的大田界“封疆”统统破除,重
新设置田界,不许私自移动;并把土地授给农民,土地可以买卖。这种做法实际上
A.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了奴隶主的权力
C.进一步推广了井
D.将所有土地公有化
8.“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下列举措实践了贾谊这一主张的是
A.秦始皇推行郡县制
汉景帝制定削藩策
C.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D.宋太祖派文臣做知州
9.《隋书·食货志》云:“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北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
壤之名,侨州郡县。”如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侨立南徐州。侨州郡县设立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了长江流城的开发
B.提高了地方行政的效率
C.实现了北人还乡的愿望
D.维护了江南士族的特权
10.隋文帝以“典吏久居其职,肆情为奸”,下令“诸州县佐吏,三年一代,继任者不得重居之”。隋
文帝采取这一措施的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分割宰相权力
C.防止吏治腐败
D.减轻人民负担
l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及唐代制度时说,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
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这
两种制度”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和郡县制
D.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12.隋唐用三省六部制代替三公九卿制,确立三省长官为宰相,但其他官员也可临时差遣到中枢
任职,职权堪比宰相。这一做法更有利于
A.完善中央官制
B.加强君主专权
C.决策更加科学
D.提高行政效率
13.下图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它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是
A.江南地区社会相对稳定
B.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C.北人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