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复习
传
染
病
病原体:
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
流行三环节
预防三措施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
重点措施
综合措施
相结合.
复习
1.控制传染源:
“五早
”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
2.切断传播途径:
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3.保护易感者:
远离传染源;锻炼身体;预防接种
当堂练
1.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哪些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当堂练
2.分析下面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哪一环节,填入表中。
①对患病者早诊断、早隔离
②对医
院病区进行消毒
③为儿童、
老人及体弱者注射疫苗
④对与
患者有过接触的人进行隔离
⑤对患者的衣物进行消毒处理
⑥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⑦均衡饮食,
适当运动
⑧健康人探视患者时,戴上口罩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新课导入
12月1日这一天,预防艾滋病的志愿者佩戴红丝带,走上街头,用各种方式宣传防治艾滋病的知识。那么,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有什么危害?怎样才能预防艾滋病呢?
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
主讲人:李朵朵
学习
目标
1
概述艾滋病及其病因
2
概述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3
概述艾滋病的预防
4
世界艾滋病日
艾滋病(AIDS)
艾滋病的医学名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英文缩写AIDS),
是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是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进行攻击和破坏,致使人体免疫功能缺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
艾滋病病毒
1983年分离出艾滋病致病病毒,1986年正式将这一疾病的病毒统一命名为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
艾滋病病毒
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体内存活。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在开始阶段,HIV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的破坏,因而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症状,把这样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艾滋病病人
当HIV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被破坏到一定程度时,身体敌不住艾滋病病毒的进攻,其他病菌就会趁虚而入,使人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这时感染者就发展成为了艾滋病病人。
HIV感染者≠艾滋病人
二者之间的相同之处在于都携带艾滋病病毒,都具有传染性。
不同之处在于艾滋病病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临床症状,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外表看起来跟健康人一样。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可能需要数年到10年甚至更长时间。
感染HIV以后
艾滋病的症状
1.一般性症状: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在三个月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
2.呼吸道症状: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
3.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
4.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痴呆等。
5.皮肤和粘膜损害: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
6.肿瘤: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希氏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
艾滋病的症状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
血液传播
2
性传播
3
母婴传播
1.血液传播
输入被艾滋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或移植器官
共用注射器吸毒
手术、美容等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
2.性传播
异性之间,同性恋之间性传播
3.母婴传播
感染艾滋病毒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时都可能传播给婴儿。
目前还没有可以彻底治愈艾滋病的药物。虽然有几种药物和治疗方案,能够治疗与艾滋病有关的感染,抑制感染者体内艾滋病病毒的增殖,但这些药物不能消除感染者体内的病毒,不能治愈艾滋病,只能推迟症状出现的时间和延长患者的生命。
不会感染的行为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正常交往和接触行为并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比如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共同进餐,共用水杯,共用毛巾、浴巾、肥皂、洗面奶、浴液和化妆用品,共用马桶、淋浴器、洗手池、洗衣机以及在公共场所游泳等行为都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
目前,世界各地人们所公认的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有3种,分别是:1、性接触传播,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最主要方式;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
个人如何预防艾滋病
1、正常的男女交往,反对婚前性行为。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远离毒品。
3、不使用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减少不必要的输血。
4、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打针、拔牙、针灸、美容或手术。
5、不共用牙刷、剃须(刮脸)刀。
6、避免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沾上伤者的血液。
7、大力普及艾滋病知识,做好宣传工作。
如何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
不惧怕:不怕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一起办事、进食;共用书籍、文具;同游泳、同沐浴等。
不伤害: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蓄意辱骂病人及其家属;不殴打病人及其家属;不故意破坏病人及其家属的财产和生活用具等。
红丝带
红丝带是对HIV和艾滋病认识的国际符号,它代表了关心,这一标志被越来越多的人佩戴,用来表示他们对HIV和艾滋病的关心,关心那些活着的HIV感染者,关心那些已经死去的病人,关心那些受艾滋病影响的人。红丝带愿意成为一种希望的象征,象征疫苗的研究和治疗感染者的成功,象征HIV感染者生活质量的提高。红丝带代表着一种支持,支持HIV感染者,支持对未感染者的继续教育,支持尽全力去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疫苗,支持那些因艾滋病失去至爱亲朋的人。
世界艾滋病日
世界卫生组织把1988年作为全球防治艾滋病年,把12月1日作为世界艾滋病日(
“世界同艾滋病作斗争日”)。其目的:第一,让人们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是能够加以控制和预防的;第二,让大家都知道防止艾滋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第三,通过艾滋病日的宣传,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第四,是希望大家支持各自国家制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规划,以唤起全球人民共同行动起来支持这方面的工作。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本课小结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2、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3、
与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
4、
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本课小结
5、
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可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6、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7、
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
8、关心、帮助和不歧视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9、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
珍爱生命
远离艾滋病
随堂反馈
1.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上看出来吗?
2.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的什么系统?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免疫系统
3.
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经过多长时间后发展为艾滋病病人?
A、
3~4年
B、
2~10年
C、10~20年
D、20年以上
4.
以下正确的说法是:
A、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能参加工作
B、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隔离起来
C、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人、病毒感
染者及其家属
(C)
(B)
(C)
1.课本当堂练
2.练习册本节内容
3.预习下节课内容
作业
THA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