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实录(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语文下册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实录(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4-30 21:1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实录
张欣雨
 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读名人名言能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能使我们有很大的收获。谁来说一句名人名言?
  生: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高尔基)
  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陶行知)
  师:名人名言是汪洋大海,我们从中受到启迪。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条名言,请同学们一起读:(大屏幕出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师:这句名言是什么意思呢?今天让我们到一篇课文中一起去寻找。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写课题。(师生同写:司马迁发奋写史记)
  生:老师,你“发愤”的“愤”写错了,应该是“愤怒”的“愤”。
  师:噢,这两个字很容易混淆,老师也混淆了,谢谢你的提醒。(老师将“奋”改为“愤”。)
  生:老师,你遗漏了书名号,《史记》是一本书,应该加书名号。
  师:噢,你有一双明锐的眼睛,《史记》是一本书,不能遗漏书名号。看来,马虎不得啊!现在,课题写对了,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很快地浏览一遍课文,找到解释司马迁这句名言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
  生:在第三小节:“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
  师:一起读这句话。请对照司马迁的名言,看看“固”是什么意思? 
  生:“固”是“总是”的意思。 
  师:“或”什么意思?
  生:“或”是“有的”的意思。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司马迁的名言。
  生:齐读: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师:司马迁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句话的呢?我请一个同学再来读读第三段课文。
  生:读第三小节。
  师:一起读这个词语——飞来横祸,注意“横”是个多音字,读第四声。“飞来横祸”什么意思?
  生:突如其来的大祸。
  师:司马迁的“飞来横祸”是什么灾难?书上怎么写的?
  生:司马迁因为替—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
  师:是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老师查阅了有关史料,请看这样一段话:(大屏幕出示)
  公元前99年,匈奴侵略汉朝。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率领五千精兵进军匈奴。寡不敌众,兵尽粮绝,李陵投降了匈奴。汉武帝大怒,想重罚李陵家人。群臣争相附和,大说李陵的罪过。只有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说李陵为人正直,其叛逃事出有因,希望皇上能宽容。汉武帝勃然大怒,将司马迁打入大牢。后来,司马迁被处以极其残酷的刑罚——宫刑(古代一种酷刑,阉割生殖器,也称腐刑)。
  师:司马迁受了宫刑,当时有人这样评论:“宫刑这种刑罚不但是对肉体的无情摧残,更是人格上的奇耻大辱。作为一身正气的司马迁应该以死抗争,一死了之。而他居然活了下来,这不是苟且偷生吗?”你认为司马迁是苟且偷生吗?
  生:不是。司马迁就这样死了可能得到个好名声,但这名声能和《史记》相提并论吗?
  生:不是。如果司马迁就这样死了,我们今天还能读到《史记》吗?
  生:司马迁活下来,完全是为了《史记》,他是为了造福后人,为子孙后代留下一部史书。
  师:“是的。司马迁是为《史记》而活着,书上有一段他的心声,谁能来读一读?
  生: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师:注意,这段话中有一个问号,两个感叹号。谁能把这三个标点读出来?
  生:自由读这段话。
  师:指名读这段话,齐读这段话。
  师:死,对司马迁来说太简单了,一死了之,一了百了,可是《史记》怎么办呢?再读。
  生:学生再次齐读这段话。
  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请同学们默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找到有关内容用一句话来告诉大家。
  (学生回答:受黄河文化的影响,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受父亲临终前的嘱托……
  师:(出示父亲临终前的话)这就是父亲临终前的嘱托。同学们,用心去读读父亲的话吧,想象父子分别的情形,掂量一下父亲临终嘱托的分量。(自由读)
  。
  (学生自由轻声读)
  师: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呀?
  生:我看到父亲拉着儿子的手,泪流满面的说着话。
  生:我听到父亲对儿子说,我死之后……
  生:我觉得,这是父亲最大的心愿,所以他要儿子千万不要忘记。
  师:同学们,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读)
  生:读。
  师:我生平想要完成的史书啊。这是父亲一辈子的愿望,现在成了他最后的愿望。
  师:千万不要忘记啊。孩子们,不要以为父亲只是为了自己。他想告诉我们,记住了历史,就是记住了
  我们的祖宗,记住了我们民族的根。人不能没有根啦!
  师:让我们一起读这段话,牢记这份临终的嘱托吧。
  生:齐读。
  师:望着父亲那渐渐合上的双眼,司马迁一定有许多话要对父亲说,他想说什么呢?用这样的形式表达出来。
  出示:爸爸,我亲爱的爸爸!我。)
  生:我一定会完成你的遗愿的。
  生:我知道您早就想编一本史书,记载这2600年的历史。
  生:我受您的影响,我也开始广交朋友,博览史书了。
  生:我一定会完成这部史书的.
  当司马迁遭受到一场飞来横祸的时候,当入狱受了酷刑的时候,当他的肉体受到摧残的时候,当他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的时候,一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的时候,便打消了去死的念头。他想:(学生齐读名言)
  师:司马迁是这样想的,他又是怎样做的呢?
  生:“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师:请男女同学分读司马迁的想法与做法。
  是呀!为了少年的梦想,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他一次又一次勉励自己,我一定要:活下去,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
  因此他选择了编写《史记》,也就意味着选择了劳累,选择了孤苦,请同学们展开你丰富的想象力来想象一下司马迁写《史记》的情景,用这种句式练习说话
  出示:
  那是一个风沙满天的清晨,;
  那是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
  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
  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
  师: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为了《史记》,司马迁忍辱负重活了下来。司马迁不停地写作,写了整整13年,才完成了《史记》。司马迁写完《史记》,心血耗尽,与世长辞,你觉得司马迁的死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
  生:重于泰山,因为他完成了一部前无古人的巨著——《史记》。 
  生:重于泰山,因为他完成了父亲的遗愿,司马迁死而无憾。
  师:司马迁完成的是一部怎样的《史记》呢?谁来读读最后一段。 
  生:读最后一段。 
  师:《史记》是一部辉煌巨著,52万字。(老师展示两卷本的《史记》)。52万字的《史记》是沉甸甸的,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为什么说《史记》是司马迁用生命写成的?
  生:因为司马迁接受宫刑,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完全是为《史记》而活着。 
  生:司马迁把《史记》看成了自己的生命,《史记》里凝聚着司马迁的生命。 
  师:后人对司马迁的死记载了,实际上,写完《史记》,生命对于司马迁已经没有多少意义了。他活着就是为了写《史记》。再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鲁迅先生这样评价司马迁的《史记》,一起读:(大屏幕出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鲁迅 
  知道《离骚》是谁的作品吗? 
  生:屈原写的。 
  师:《离骚》是屈原的作品,是非常了不起的作品。鲁迅将《史记》与《离骚》相提并论,是对司马迁极高的评价。史家的绝顶之作,不压韵的《离骚》。《史记》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思想价值。让我们再一起读读鲁迅对《史记》的评价。
  生:齐读鲁迅的评价。 
  师:同学们,学完司马迁写《史记》这篇课文,我相信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请你用一两句凝练的话写出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并属上你的大名。(音乐响起,学生写感受,大约4分钟。)
  师:让我们听一听同学们的感受。 
  司马迁遭受飞来横祸,写出了辉煌巨著,这跟题目中的哪一个词有很大的关系?
  发愤,什么是发愤?
  (发愤就是态度坚决的完成某一件事,发愤就是坚持不懈的精神,发愤就是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师:是呀,正是因为司马迁发愤,他才写成了一部前无古人的著作。
  环境越是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强的毅力和信心,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英雄人物把困难挫折当作是一笔财富。他们用行动来诠释着发愤是什么
  可以说发愤是屈原遭到放逐后写成的《离骚》;发愤是左丘明眼睛瞎后写成的《国语》;发愤是谈迁在《国榷》原稿被盗后重新写成的新《国榷》。
  出示:发愤是海伦
  发愤是阿炳
  发愤是
  这无数个发愤谛造了无数个英雄,无数个英雄的人生经历凝成了无数句震耳发愤的话语,给我们以启迪,催我们奋进。
  《史记》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今天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成语都出自司马迁的《史记》,让我们来读读这些成语:(大屏幕出示)
  破釜沉舟 四面楚歌卧薪尝胆  唇亡齿寒
  毛遂自荐 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背水一战
  狡兔三窟论功行赏霸王别姬一言九鼎
  师:每一个成语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司马迁的《史记》是古文,同学们现在还看不懂。我这里有一套学生版的《史记》,很适合同学们阅读。(推荐学生版《史记》)
  师:司马迁以生命的代价换来了《史记》的诞生,他的著作竖立起了一块历史的丰碑,司马迁因《史记》而流芳百世!
  总结全文: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位历史伟人,他叫——生接:司马迁。师:了解了一部辉煌巨著,叫做——生接:《史记》。老师相信在学习的过程中,司马迁的形象一定已在你心中悄然立起,而且越来越丰满、厚重。《史记》这部书也变得不再那么遥远、陌生。
  课的最后老师想用这样一段话与大家共勉:
  苦难给一般人带来的是叹息、伤心、沉沦,但对于生活的强者来说,苦难是一笔财富,让我们坚强地面对苦难,笑对人生,执著追求,活出自己生命的价值。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