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姑苏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2.2姑苏行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5-31 12:2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欣赏课《姑苏行》
教学目标
1.欣赏《姑苏》,认识南方音乐特点
2.进一步了解中国民族器乐和典型的器乐曲。
3.正确认识部分乐器并识別其音色。
教学重点:《姑苏行》的音乐特点。
教学难点:正确分不同的乐器演奏的特点和音色的区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笛子。
教材分析
《姑苏行》采用昆曲音调,具有江南风味。乐曲典雅,表现了古城苏州(古称姑苏)的秀丽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情。宁静的引子,是一幅晨雾依稀、楼台亭阁、小桥流水诱人画面。抒情的行板,使游人尽情的观赏精巧秀丽的姑苏园林。中段是热情的小快板,游人嬉戏,情溢于外。接着再现主题,在压縮的音调中,更感受到旋律婉转的动听,使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流连忘返,令人寻味。此曲韵味长,发挥了曲笛音色柔美,宽厚而圆润的持征,再结合南方笛子演奏常使用叠音、打音、颤音等技巧,使乐曲表现更加动人完美。
教学过程
一、组纽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出示寒山寺图片,诗《枫桥夜泊》并欣赏歌曲《涛声依旧》。
2.导出《姑苏行》,聆听音乐,图片诱导情感。
3.给出问题再次聆听,然后解决问题。
三、新课教学
1.初听乐曲,体会歌曲的情绪和表达的情感。
2.分段欣赏
《姑苏行》这首乐曲的旋律取材于昆曲音乐,曲式为“慢(A)一一快(B)一慢(A1)”加引子组成的三段体结构。乐曲技巧采用的是江南丝竹中典型的“颤、叠、赠、打”的手法,同时,要求气思饱满、流畅:音色上要追求“润、厚、松”与甜美。
(1)引子,散板。其音乐表现的是一个“晨”字。力度弱起渐强,旋律音域由低向高进行,如旭日渐渐东升,描写出了江南春早、万物荣欣、一派祥和的迷人景象。
(2)A段,优雅的行板。这里的演奏要突出一个“行”字,而且是优雅、欣然的“行”,如同徜徉在苏园林的美景中。因此速度应稳健而流畅。指法上强调江南丝竹中“、叠、赠、打”手法的运用(乐谐中有详细的标记,应严格照谱演奏)。
(3)B段,热情小快板。其演奏要突出一个“舞”字,这里的“舞”有舞榭歌台上的“舞”;花园中方紫千红的“舞”、游人心中心神荡的“舞”,亦有音乐与演奏技法上的“舞。突出旋律的起伏、流动与力度的强弱对比:手指灵巧、富有性,仿佛在笛上“舞”动。同时,速度不宣过快,应突出一种优雅的“舞感”。
(4)A1段,稍慢的行板。音乐中表现的是一个“归”字,如同夕阳西下,游人念念不舍地归去。
3、复听乐曲,体会笛子的音色。
笛子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因为是用天然竹材制成,所以也称为“竹笛”。笛子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它既能演奏悠长、高亢的旋律,又能表现辽阔、宽广的情调,同时也可以奏出欢快华丽的舞曲和婉转优美的小调。然而,笛子的表现力不仅仅在于优美的旋律,它还能表现大自然的各种声音。比如模仿各种叫等。笛子不但演奏技巧丰富,而且它的品种也多种多样,有曲笛、梆笛、定调笛、加键笛、玉屏笛、七孔笛、十一孔笛等,并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南北两派。
(1)曲笛
因伴奏昆曲而得名,又叫班笛、市笛或扎线笛,因盛产于苏州,敬又有“苏笛”之称。这种笛子多为D调或C调乃至降B调,管身粗而长,可能是大横吹的遗制。音色浑厚而柔和,清新而圆润。广泛流行在我国南方各地,最适于独奏或合奏,是江南丝竹、苏南吹打、潮州笛套锣鼓等地方音乐和昆曲等戏曲音乐中富有特色的重要乐器之
(2)梆笛
因伴奏梆子戏曲而得名。这种笛子通常分为:F调梆笛、G调梆笛、A调梆笛。身较曲笛细而短,可能是小横吹的遗制。音色高亢、明亮,是吹高音用的一种笛子,主要流行在北方,多用于北方的吹歌会、评剧和梆子戏曲(秦腔、河北梆子、蒲剧等)的伴奏,也可用来独奏,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
四、课堂小结
江南音乐丰富多彩,音乐特点鲜明,形式多种多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又了解到了许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知识,感受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音乐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