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科学家的故事 血液循环的发现 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科学家的故事 血液循环的发现 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6-01 14:2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血液循环的发现
导入新课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血液循环的发现过程;
2、了解实验法。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
资料等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培养学生优良科学品质。
自主学习
血液循环科学发展史
科学发展史启示
人物
时间
国籍
领域或职务
成就
中国
古代人民
两千多年前
中国
医学名著
《黄帝内经》
盖仑
公元2世纪
古罗马
医生
科学家们
16世纪
不详
不详
哈维
17世纪
英国
医生
马尔
比基
1661年
意大利
解剖学家
列文
虎克
17世纪
荷兰
显微镜学家
微生物学家
自主学习
“诸血皆归于心”
“经脉流行不止,
环周不休”
自主学习
“动脉中充满血液”
“心室中有小孔”
“血液由肝脏合成,
与‘生命灵气’混
合”
自主学习
英国医生哈维
“血液在体内是循环流动的”
“血液循环的动力在于心脏”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荷兰列文虎克
毛细血管连接动静脉
精讲点拨
血液循环的发现
血液循环科学发展史
科学发展史启示
人物
时间
国籍
领域或职务
成就
中国
古代人民
两千多年前
中国
医学名著
《黄帝内经》
对血液循环有一定认识
盖仑
公元2世纪
古罗马
医生
发现动脉中充满血液
科学家们
16世纪
不详
不详
心室中隔没有孔
静脉中有静脉瓣
哈维
17世纪
英国
医生
血液在体内是循环流动动力是心脏
马尔
比基
1661年
意大利
解剖学家
发现了毛细血管
列文
虎克
17世纪
荷兰
显微镜学家
微生物学家
证实了毛细血管连接动脉和静脉
合作探究
血液循环的科学发
展史给了你哪些启示?
精讲点拨
血液循环的发现
血液循环科学发展史
科学发展史启示
人物
时间
国籍
领域或职务
成就
中国
古代人民
两千多年前
中国
医学名著
《黄帝内经》
对血液循环有一定认识
有坚定的信念
勇于探索的精神
坚忍不拔的毅力
科学的探究方法
新进的实验仪器
精诚合作的理念
批判继承的勇气
……
盖仑
公元2世纪
古罗马
医生
发现动脉中充满血液
科学家们
16世纪
不详
不详
心室中隔没有孔
静脉中有静脉瓣
哈维
17世纪
英国
医生
血液在体内是循环流动动力是心脏
马尔
比基
1661年
意大利
解剖学家
发现了毛细血管
列文
虎克
17世纪
荷兰
显微镜学家
微生物学家
证实了毛细血管连接动脉和静脉
有效训练
一、填空:
1、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人民(

已有一定的认识。
2、公元2世纪,古罗马医生(
)通(

动物,发现(
)。他的(

的说法符合基督教的需要,因而被教会推崇。
3、16世纪,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右心室的血
液经过(
)达到左心室;静脉中有能够防
止血液倒流的(
);不存在(
)。
4、17世纪,英国医生(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离体心脏的实验研究,指出(
)。他的指出血液循环的动力就在于(
)。他彻底否定了(
)的错误学说。他开创了把(
)引入生理学的先河,为近代(
)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1661年,意大利解剖学家(
),发现了(
)。随后,列文虎克证实了(
)连接着动脉和静脉,从而使血液循环的理论进一步完善。
二、简答:
通过血液循环发展史,你对科学的历史
有什么新的认识?
布置作业
1、完善“自主学习”中表格。
2、结合学案,预习《血液
循环的途径》
祝愿同学们
勇攀科学高峰,
为人类发展和进步
作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