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化学 11.4化学与环境保护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化学 11.4化学与环境保护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5-31 15:0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危害,
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方法和措施。
过程与方法: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将通过
禁止某些反应、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
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
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意识。
【教学重点】:
1、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2、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难点】
对学生各种活动在方法上的指导。
【教学方法】
??
小组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
????
漫画
教学过程: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六个部分来完成:
第一部分:引入
[师]:先请同学们看两组图片。
看了这两组图片,同学们有何感想啊?
[生]:第一组照片让我们感到心旷神怡,深切地体会到大自然的美丽,而第二组照片则让我们感到触目惊心,担心甚至是巨大的恐惧。
[生]:这两组照片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一句话:人类每向前前进一步,就是在自己的坟墓上又加了一块砖。如果我们不从现在开始爱护自然、保护环境,早晚有一天,大自然将会毫不留情地报复我们,实际上,这种报复已经开始了。
   ……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正象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但目前,仍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甚至无视环境污染的危害,只重经济,不重环境。下面,我就将时间交给同学们,请你告诉大家环境污染的危害。
【说明:以对比鲜明的图片引入新课,在感性上给人强烈的震撼,由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演]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第二部分:保护生命之源――水
[师]:水是生命之源,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水资源却十分有限。那么目前水资源的污染与保护的现状如何呢?
哪些同学收集和整理了有关水污染与保护方面的资料?
让我们请他们给大家介绍一下好不好?
[生1]:尽管地球的表面70%都覆盖着水,只有2.53%是淡水,而这其中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还不到总水量的1%。
[生2]: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污水排放。
目前,每年全国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增长速度极快。1980年为478亿吨;1990年为830亿吨;2000年达1449亿吨。由于废水处理率低(仅为20%),大部分废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或间接排入水体,严重污染了水资源
[生3]:我要给同学们展示我们几个同学做的课件,其中有关于我国主要的水系、水源污染情况的数据和影视资料,希望能给大家更清楚的介绍。
  我国水资源不丰富,年平均降水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有着深刻的自然和社会原因:
  第一,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而耕地的分布则是北多南少,水土资源组合欠佳。华东地区水资源紧缺。
  第二,我国是季风气候区,全年降水量的60%~80%集中在6、7、8、9四个月。汛期洪水暴涨,东流入海;枯水季节,河川萎缩成涓涓细流,甚至断流。春旱严重。
  第三,随着人口的增加,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水的需求成倍增加,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增长平均超过了100倍。
第四,由于工农业生产活动和生活污水引起的水污染,造成各类水体质量下降,更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
[生4]:我来补充一下:来自环保部门的几则令人震惊的水污染的消息:
闻名于世的京杭大运河在江苏省内的河段已变成黑水河,臭气熏天,生物绝迹。
  滇池是昆明最大的饮用水源,供水量占全市供水量的54%,由于昆明市及滇池周围地区大量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入,致使滇池重金属污染和富营养化十分严重,作为饮用水源已有多项指标不合格,造成30多万人饮水困难,1987年昆明市肉联厂100多名职工由于饮用污染的水而中毒;滇池特产银鱼大幅度减产,1987年产量仅为最高年产量的1/10,鱼群种类减少,名贵鱼种基本绝迹。
1990年4月30日中午11时30分,中国海监71号船和中国海监飞机对海南省海域监测监视中,首次发现南海赤潮。那些呈黄色、桔红色,带状、块状、柱状的漂浮物像幽灵一样出现在海域10—20海浬范围内。赤潮所到之处,死鱼现象大量发生。
[生5]:我来说说我们学校周围的水源污染情况:学校南面的大坑是挖沙造成的,使地下水接近枯竭,里面寸草不生;现在用白石的废石渣来掩埋,对水质影响很大。浆泊厂虽然停工几年了,他放出的污水一直影响着贾柏村人民的饮水问题……
[生6]
爱护水资源,生活中要注意节约用水。共同认识“国家节水标志”,深刻领会其含义。
……
[师]:看了以前几位同学的介绍,大家有什么感想啊?
[生]:太可怕了!那怎么办呢?
[师]:亡羊补牢!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水污染的危害之大,已经在采取措施了。现在我们的国家都采取了积极的措施,比如:立法,颁布《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来确保环保工作;建立污水处理措施,做到对水质监测,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总结看图片)
【说明:通过介绍水资源的紧缺、污染之严重及水处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爱水、节水的自觉性,形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第三部分:大气的污染
[生1]:我觉得上面的同学说得是很好,但他们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气污染,我们天天生活在被污染的大气中,也是深受其害啊。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我很高兴同学们已经能够从不同方面看问题、分析问题。那么下面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一下对大气污染及防治的认识。
[生2]: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大大增加。尤其是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与大气中的水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酸雨。我国是世界上三大酸雨区之一,覆盖十余个省市,面积高达三百多万平方公里,差不多占我国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
以下是一些由酸雨引起的污染图片。
[生3]:
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酸雨形成原因是燃烧化石燃料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到空气中,与大气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酸,随降水降落到地面,便形成酸雨。酸雨类型有硫酸型(中国)、硝酸型。
[生4]:其实不光是形成酸雨的SO2和氮氧化物,大气中还有很多污染物。要说最常见的,还得是可吸入颗粒物、SO2、NO2、CO,大多数的防治工作也是围绕这些进行的。
[师]:[展示]
几种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污染物
主要来源
危害
改进措施
CO
燃料的不充分燃烧,汽车尾气
危害人体健康
改善燃料结构,使用易充分燃烧的燃料,改进燃烧的设备装置(如改造锅炉),冬季集中供暖。
SO2
化石燃料的燃烧,硫酸工厂的废气
酸雨
燃料脱硫,工厂废气经处理后再排放。
氮的氧化物
煤炭及石油产品燃烧(2/3)汽车尾气
破坏臭氧层,酸雨,人体健康
提高能源转化效率,在汽车排气管上按装催化转换装置。
可吸入颗粒物
土地沙漠化,不规范建设。
是其他多种污染物的“载体”和“催化剂”
大量植树造林。
2、酸雨
[师]:那有谁知道哪些措施能防治这些污染物呢?
[生5]:植树造林!
使用优质低硫煤,或在烧煤的时候先脱硫或加入回硫剂,比如生石灰或熟石灰!
提高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不达标不让它过路!
城市禁止摩托车!
在汽车中强制推行“三效催化”装置!
禁止燃烧散煤!
将燃煤锅炉改为燃油锅炉,我们学校就是!
……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自我做起。
【说明:以上主要涉及对人类活动对大气造成的污染,通过同学们的现身说法和探究实验,让大家感受到大气污染就在我们每个人身边,强化大家的环保意识。并通过创造一个碧海蓝天的优美环境来激发大家的环保热情。】
第四部分:与自然和谐相处
[师]:尽管水和大气的污染是可以治理的,但我们毕竟要付出代价,那么我们能不能从源头上杜绝或减少污染啊?请同学们从这方面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1]:发展绿色化学,杜绝污染源。
[师]:什么是绿色化学,它又怎样杜绝污染?
[生2]: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它的目标是寻找可以充分利用的、无毒害的原材料和能源,且在各个环节都能实现洁净、无污染的反应途径和工艺。
[生3]:还有就是多种工业的“共生”,比如,现在普遍实现的“热电联供”,就是发电厂的蒸气在发电之后为居民冬季取暖和其他工厂做为热源。
[生4]:还有我们这儿橡胶二厂、碱厂的多余热气为居民或其他企业供热。
……
[师]:看来同学们对绿色化学了解甚多啊,我发现同学们已经开始会主动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了。
[巩固练习]
课本P113“在线测试”。
[课堂检测]
1、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B、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再排放
C、农业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D、应用新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2、下列情况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汽车排放的尾气
B、烟尘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工厂排放的废气
3、为了增强环保意识,变废为宝,学校实行垃圾分类回收。绿色垃圾箱用来装可回收再利用垃圾,黄色垃圾箱用来装不可回收垃圾。下列物质应扔进绿色垃圾箱的是(  )
①旧报纸 ②废铝线 ③一次性塑料饭盒 ④口香糖 
⑤果皮 ⑥空矿泉水瓶 ⑦废铁锅 ⑧易拉罐
A、①②③⑥⑦      B、②③⑤⑦⑧
C、③④⑤⑦⑧      D、①②⑥⑦⑧
【说明:只有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大力发展绿色化学工艺,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让学生了解绿色化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第五部分:感悟与收获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表述。
第六部分:布置作业
1、课本P85的“挑战自我”。
2、结合今天的讨论话题,请大家写一篇有关环境污染与保护的小论文。
板书设计: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
一、保护水资源
1、水体污染主要原因:
2、水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1、几种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SO2
CO、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
2、酸雨的危害:
3、减少或消除大气污染的方法:
三、与自然和谐相处
1、绿色化学的核心:
2、绿色化学的目标:
1、?导致酸雨和二氧化碳增多的共同原因是(

A、制冷工业?????????
B、森林遭破坏
C、大量使用矿物能源?
D、新能源的使用
2、下列名胜受酸雨影响不明显的是(

A、埃及金字塔???????
B、四川乐山大佛
C、纽约自由女神像???
D、巴黎的艾菲尔铁塔
3、关于"南极臭氧层"的正确说法是(

A、表明在南极地区已无臭氧分布
B、出现在对流层
C、纯属人为原因造成
D、其大小随季节变化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加,农作物增产
B、保护大气环境,需要独立努力
C、保护热带雨林,是减少CO2含量的有效措施
D、我国远离南极,可不参与臭氧层保护
七、课后反思:
水污染、大气污染、铅中毒、保护母亲河等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上的词,对于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但是学生对水、大气污染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被污染了这个层面上,部分同学能知道一些诸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烟尘等污染物,但对于这些污染物是从哪里来的,它们又怎样污染环境知道的并不多。因此,本节课从课前准备到课堂教学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学生自学、收集资料、分组整理资料、完成课件、相互交流等形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国情教育,使学生对能源、环境这些关系全球未来命运的共同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使学生正确认识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考验,重视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
本节课在实施中,需要教师有较强的宏观调控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锻炼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多花时间去研究学生的特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课外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延续,是课堂学习的补充。随着学生的成长,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学校教育应该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课堂逐渐转到课外,最终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终身学习。
PAGE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