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化学1.1.2 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课件 (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化学1.1.2 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课件 (共1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6-01 16:4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第一节
第2课时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学习目标
1.了解溶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否无限制的溶解;
2.理解把握好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3.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4.了解“浓”“稀”与饱和、不饱和的关系。
复习回顾
食盐溶液是由溶质
溶解在
中,所形成的

的混合物。
氯化钠

均一的
稳定的
猜一猜:
蔗糖、食盐等物质能够在一定量的水中无限制地溶吗?
探究一:
观察硝酸钾能否在一定量水中无限溶解
1.在盛有20ml
水的烧杯中,加入5g硝酸钾,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现象:
固体全部溶解
2.在上述得到的溶液中,再加入5g硝酸钾,充分搅拌,观察现象。@
现象:
有一部分固体未溶解
结论:
在一定温度下,硝酸钾在一定量的水中不能无限的溶解。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物质的溶液叫做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1)当溶液中有固体溶质时,若固____________,那么该溶液是饱和的,
若固体_______,那么该溶液是不饱和的;
(2)当溶液中没有固体溶质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相应的溶质,若溶质_________,则原溶液是饱和的,若溶质__________,则原溶液是不饱和的。
(3)当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不再减少
减少
不再溶解
继续溶解
思考:怎样判断溶液是否达到了饱和?
即:一看,二加,三析
实验操作
现象
1、在10ml的水中加入5g硝酸钾,充分搅拌,观察;
2、取少量上层清液,并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充分震荡,观察;
然后加热,观察;
冷却后再观察;
3、在1中再加入10ml水后,观察。
不完全溶解
有固体析出
固体不溶解
完全溶解
完全溶解
探究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相互转化的方法
1、用什么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2、用什么方法可以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③减少溶剂
③增加溶剂
①增加溶质
②改变温度
②改变温度
①减少溶质
一般升高温度
一般降低温度
蒸发
我来总结
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人们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是不是浓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稀溶液就是不饱和溶液?
想一想:
一杯糖水味道越甜,含有的糖
,我们说它越
,相反越

生活经验
溶液的浓稀是指:

一定量溶液中含溶质的多少
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是指:

溶液是否能继续溶解溶质
二者定义的标准不同,没有必然的联系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同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

越多



我收获了哪些?
1.
什么叫饱和溶液?什么叫不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中、某种溶质
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怎样相互转化?
3.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③减少溶剂
①增加溶质
②改变温度




①增加溶剂
②改变温度
③减少溶质
试一试,你掌握了吗?
1、现有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试举出两种使它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
降低温度,蒸发溶剂,增加硝酸钾
2、平时打开汽水瓶盖,如果发现有气泡冒出,你能判断该饮料是饱和溶液还是不饱和溶液?
3、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A)非常浓的溶液
(B)很稀的溶液
(C)增加该溶质,溶质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D)增加该溶质,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
饱和溶液
D
4、指出下列各题的错误之处,并加以改正:
.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饱和溶液。
.装有饱和溶液的瓶子的瓶底,一定有这种溶质的固体。
.使一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将其中的溶剂倒出一些。
在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
不一定,有可能刚好达到饱和.
依然是不饱和溶液.
5、从冰箱里取出含有蔗糖固体的溶液A,放置一段时间后固体慢慢消失,形成溶液B,对于溶液A和B,一定处于饱和状态的是_____,其中较浓的溶液是_____。
A
B
.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一定是
不饱和溶液。
④在同一温度下,同体积的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一定会比另一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含有的溶质多。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


1.课本第8页挑战自我1、2题
2.在家利用食用白糖和水,尝试制作糖的晶体,体会实验的乐趣(提示:应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