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3张PPT)
氨
碱
法
制
纯
碱
海水
“晒盐”
原理
蒸发结晶
流程
海水
蒸发池
结晶池
粗盐
母液
不溶性杂质
可溶性杂质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海水晒盐
粗盐
提纯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③过量NaOH
、过量BaCl2
、过量Na2CO3、适量稀HCl
②过量BaCl2
、过量Na2CO3、过量NaOH
、适量稀HCl
①过量BaCl2、过量NaOH
、过量Na2CO3、
适量稀HCl
知
识
回
顾
你知道是什么物质让这些食品松软可口吗?
“碱”
Na2CO3
纯碱或苏打
第三节
海水“制碱”
盐
第三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1、掌握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步骤和反应原理
2、了解氨碱法与侯氏制碱法的异同点;
3、认识纯碱(碳酸钠)等盐类的重要性质,
了解纯碱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4、通过对氨碱法制取纯碱的反应原理的分析,
树立元素守恒观。
学习目标
媒介:
氨气(NH3)
石灰石
CaCO3
==
CaO
+
CO2
↑
高温
小
组
讨
论
以海水中的食盐
(NaCl)为原料,
从NaCl
Na2CO3,你认为还需要
含什么元素的物质参加反应?
盐水
精制
饱和食盐水
吸氨
饱和氨盐水
碳酸化
过滤
纯碱
(NH3)
(CO2)
碳酸氢钠
氯化铵
热解
NaHCO3
Na2CO3
NH4Cl
碳酸氢钠晶体
氨碱法制纯碱
1、制取流程:
晶体
2、反应原理:
2NaHCO3
Na2CO3
+
CO2↑+
H2O
NaCl
+NH3
+
CO2
+
H2O
NaHCO3+
NH4Cl
相同温度下,NaHCO3比NH4Cl的溶解度小,
易结晶析出。
1、请从酸碱反应的角度分析:为什么先向饱
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
使溶液呈碱性,更易吸收二氧化碳
2、铵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的碳酸氢钠和氯
化铵,哪种物质首先结晶析出?为什么?
碳酸氢钠(
NaHCO3
)
交
流
共
享
制碱工业流程
缺点:NaCI的利用率不高,回收氨气时产生的CaCl2用处
不大,还会污染环境。
优点:原料经济易得,CO2和NH3可回收利用,能连续生产。
氨碱法制碱流程
△
向析出NaHCO3后的母液中加入研细的NaCI,使NH4CI单独结晶析出,用作氮肥,
NaCI溶液则可循环利用。
联合制碱法流程
侯氏制碱法
侯德榜
1、碳酸钠(
化学式):
俗名:
性质:
用途:
纯碱、苏打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纯碱不是碱,是盐。能与盐酸和稀硫酸反应。
Na2CO3
玻璃生产
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人造纤维
洗涤剂
纺织
2、碳酸氢钠
(化学式):
俗名:
性质:
用途:
化学性质:
NaHCO3
白色粉末状固体,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受热易分解。
作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做灭火剂等。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小苏打
酸式碳酸钠
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受热易分解
畅
谈
收
获
1、氨碱法制纯碱的原料、过程、原理
2、侯氏制碱法
3、
Na2CO3、NaHCO3的有关性质及其用途
1.某化工厂通过电解食盐水制取一些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此反应的产物不可能是(
)
A.烧碱
B.硫酸
C.氢气
D.氯气
2.饮食店蒸馒头、炸油条常使用的是( )
A.火碱
B.小苏打
C.白醋
D.硫酸
3.下列物质俗名与化学式不相符的是
(
)
A.纯碱
NaOH
B.小苏打
NaHCO3
C.大理石
CaCO3
D.食盐
NaCl
跟踪练习
B
B
A
4、氨碱法是以(
)、(
)为原料,以(
)为媒介,来制取纯碱的。
食盐
石灰石或CO2
氨气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
H2O
5、怎样除去Na2CO3固体中混有的NaHCO3,反应方程式是:
6、怎样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Na2CO3,反应方程式是:
加热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纯
碱
的
性
质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
碳酸钠
碳酸氢钠
化学式
俗名
颜色、状态
溶解性
水溶液酸碱性
热稳定性
用途
Na2CO3
NaHCO3
纯碱、苏打
小苏打、酸式碳酸钠
白色
晶体
白色
粉末
可溶
显碱性
灭火器、制饮料、
发酵粉、治疗胃酸
石油精炼、洗涤剂、制造玻璃等。
易溶
显弱碱性
受热不易分解
受热易分解
1、掌握纯碱的化学性质以及盐类的化学性质;
2、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和实质;
3、能正确判断出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学
习
目
标
1、与酸碱指示剂作用
纯碱的性质
碳酸钠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pH>7,使石蕊试液变蓝,使酚酞变红。
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可能呈碱性或酸性;
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可能是盐溶液
实验探究
2、与酸反应
+
Na2CO3
=
Na2SO4
+
H2O
+
CO2↑
+
Na2CO3
=
2NaCl
+
H2O
+
CO2↑
HCl
2
H2SO4
检验CO32-:
复分解反应
盐+酸→新盐+新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燃着的木条熄灭
用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含有CO32-
。
现象:
Na2CO3
+
=
CaCO3↓+
2NaCl
3、与氢氧化钙的反应
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4、与氯化钡的反应
Na2CO3
+
=
BaCO3↓+
2NaCl
(工业制取氢氧化钠)
盐+碱
→新盐+新碱
复分解反应
两种盐→两种新盐
复分解反应
CaCl2
白色沉淀
BaCl2
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2、与酸反应
3、与碱反应生成
新盐和新碱
4、与盐反应生
成两种新盐
盐的化学性质
1、盐+酸=新盐+新酸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2、盐+碱=新盐+新碱
3、盐+盐=新盐+新盐
根据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你能否归纳总结出盐类的化学性质呢?
2HCl+
Na2CO3
=
2NaCl
+
H2O
+
CO2↑
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
Na2CO3
+
BaCl2
=
BaCO3↓+
2NaCl
想一想:我们还学过哪些复分解反应
碱
+
盐
盐
+
盐
酸
+
盐
酸
+
碱
酸+金属氧化物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AgNO3
+
HCl
=
AgCl↓
+
HNO3
BaCl2
+
H2SO4
=
BaSO4↓+
2HCl
2NaOH
+
CuCl2=
Cu(OH)2↓+
2NaCl
Ca(OH)2+
CuCl2
=
Cu(OH)2↓+
CaCl2
NaOH
+
HCl=
NaCl
+
H2O
NaCl
+
AgNO3
=
AgCl↓+
NaNO3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Na2CO3
HCl
HCl
Na+
Na+
CO32-
H+
H+
Cl-
Cl-
Na+
Na+
H2CO3
Cl-
Cl-
H2O
CO2↑
+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酸碱盐等化合物在溶液中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的过程。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跟踪练习
判断下列反应能否进行:
AgNO3
+
FeCl3
=
CaCO3+
HNO3
=
Na2SO4+
HCl=
Fe(OH)3+
H2SO4=
3
3AgCl
+Fe(NO3)3
生成物中无气体、沉淀或水
Fe2(SO4)3
+
H2O
3
6
2
Ca(NO3)2+H2O+CO2↑
2
归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水:
气体:
沉淀:
由H和O结合生成,或由H+和OH-结合生成
CO2由
H+
和
CO32-
结合生成或其他气体
牢记
AgCl↓、
BaSO4↓
、
CaCO3
↓
BaCO3↓
、
Ag2CO3↓
、Mg(OH)2↓
、
Cu(OH)2↓
、
Fe(OH)3
↓
2、生成物中有水、气体或沉淀产生
1、反应物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持续交换离子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沉淀
气体
水
满足三者之一即可
生成物中是否有
你能用哪些方法鉴别出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
1.分别取少量两种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的为NaOH溶液;有气泡产生的为Na2CO3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2HCl+
Na2CO3
=
2NaCl
+
H2O
+
CO2↑
2.分别取少量两种溶液于试管中,滴加Ca(OH)2溶液,无明显现象的为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为Na2CO3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Ca(OH)2
+
Na2CO3=
CaCO3↓+
2NaOH
3.分别取少量两种溶液于试管中,滴加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的为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为Na2CO3溶液,反应方程式为:
Na2CO3
+
CaCl2
=
CaCO3↓+
2NaCl
CaCO3+
HNO3
==
Na2SO4+
HCl==
Fe(OH)3+
H2SO4==
AgNO3+
FeCl3
==
3
3AgCl↓+Fe(NO3)3
生成物中无气体、沉淀或水
Fe2(SO4)3
+
H2O
3
6
2
Ca(NO3)2
+
H2O
+
CO2↑
2
1、有酸时,直接交换离子看是否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
2、无酸时,先看是否都可溶,再交换离子看是否有水、
气体或沉淀生成
一酸、二溶、三交换
Na2SO4
+
BaCO3
BaCO3不溶
判断方法
反应物:有酸可不溶,无酸必须溶
说一说:下列反应能发生的原因
Fe2O3+6HCl=2FeCl3+3H2O
AgNO3
+
HCl=AgCl↓+HNO3
BaCl2
+
H2SO4
=
BaSO4↓+
2HCl
2NaOH+CuCl2=Cu(OH)2↓+2NaCl
Ca(OH)2+CuCl2=Cu(OH)2↓+CaCl2
NaOH
+
HCl=
NaCl+H2O
NaCl+AgNO3=AgCl↓+NaNO3
Na2CO3+2HCl=2NaCl+CO2↑+H2O
水
气体、水
沉淀
畅
谈
收
获
1、氨碱法制纯碱的流程及原理
2、氨碱法制纯碱和候氏制碱法的优缺点对比
3、纯碱的性质和盐的性质
4、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及其条件
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2、与酸反应
3、与碱反应生成
新盐和新碱
4、与盐反应生
成两种新盐
盐的化学性质
1、盐+酸=新盐+新酸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2、盐+碱=新盐+新碱
3、盐+盐=新盐+新盐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就是酸碱盐等化合物在溶液中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生成稳定(不易分解)的沉淀、气体或水的过程。
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沉淀
气体
水
满足三者之一即可
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AgCl↓、
BaSO4↓
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CaCO3↓、BaCO3↓
、
Mg(OH)2↓、
Ag2CO3↓
蓝色沉淀:
Cu(OH)2↓
红褐色沉淀:
Fe(OH)3
↓
八种沉淀:
跟踪练习
判断下列反应能否进行:
AgNO3
+
BaCl2=
K2CO3+
HNO3
=
Na2SO4+
KCl=
Fe(OH)3+
H2SO4=
2
2AgCl
+
Ba(NO3)2
生成物中无气体、沉淀或水
Fe2(SO4)3
+
H2O
3
6
2
2KNO3
+
H2O
+
CO2↑
2
物质共存问题
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颜色呈无色的是(
)
A.H2SO4、BaCl2、KNO3
B.CuSO4、H2SO4、Ca(NO3)2
C.NaCl、KNO3、NaOH
D.K2CO3、Ca(OH)2、NH4NO3
物质或离子共存的条件:相互之间不反应(即交换不形成沉淀、水或气体)
C
下列离子在pH=2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为无色溶液的是(
)
NH4+、Cl-、K+、NO3-
CO32-、Na+、Cl-、K+
Fe3+、Mg2+、
NO3-
、Cl-
Na+、Ag+、
NO3-
、Cl-
A
离子共存的条件:相互之间不形成沉淀、水或气体
pH=2说明溶液呈酸性,溶液中有H+存在
H+
H+
H+
H+
1.能用无色酚酞区别开的一组溶液是
(
)
A.稀盐酸和稀硫酸
B.石灰水和雨水
C.纯碱溶液和稀氨水
D.食盐水和蔗糖水
2.下列各种溶液只用硫酸就可以鉴别出来的是
(
)
A.NaOH、BaCl2、Na2CO3
B.MgCl2、BaCl2、KNO3
C.
NaOH、HNO3、NaCl
D.HCl、NaNO3、Ba(NO3)2
B
A
课堂检测
3.检验碳酸盐的正确方法是(
)
A.滴加盐酸,产生使木条火焰熄灭的气体
B.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加热,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滴加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4.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分别选用两种不同物质类别的试剂完成证明,按要求填写:
(1)选用的试剂为____,实验现象为
。
(2)选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__。
D
HCl
有大量气泡产生
BaCl2
CaCl2
Ca(OH)2
有白色沉淀产生
5.已知可溶性钡盐有毒,而在医院里做胃镜透视时,要用BaSO4造影,俗称“钡餐”,吃下BaSO4无毒是因为(
)。但如果无意中误服了BaCO3则会引起中毒,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同)(
),误服后,
应立即用泻盐MgSO4解毒,这是因为(
)。
BaSO4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
BaCO3+
2HCl
===
BaCl2
+
H2O
+CO2↑
BaCl2
+
MgSO4
===
BaSO4↓
+
MgCl2
6、A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钙盐,由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1)用化学式表示:A
________,B
________
(2)写出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
+澄清石灰水
+Na2CO3溶液
A
B
无色溶液D
A
C
高温煅烧
CaCO3+2HCl==CaCl2+H2O+CO2↑
Na2CO3或Ca(OH)2
NaOH
CaCO3
CaO
我的猜想
实验操作
现象与结论
可能存在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
可能存在
。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
可能
。
(4)为进一步确定D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组成,还需设计实验并填写下表(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Na2CO3
Ca(OH)2
稀盐酸
碳酸钠溶液
若有气泡产生,D溶液中存在Na2CO3
若溶液变浑浊,D溶液中存在Ca(OH)2
若上述两实验均无明显现象,Na2CO3和Ca(OH)2都不存在
分别进行上述两实验
Na2CO3和Ca(OH)2都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