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二学期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二学期第6章《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6-02 11:5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常用的金属和盐》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为除去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过量)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Cu(CuO)
氧气
通入氧气并加热
B
CO2(HCl)
氢氧化钠溶液
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C
CaCl2溶液(盐酸)
碳酸钙粉末
加入碳酸钙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KCl溶液(K2CO3)
氯化钙溶液
加入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
B.B
C.C
D.D
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Fe→
Fe(
OH)3
B.NaOH→
NaCl
C.HCl→H2O
D.K2CO3→CaCO3
3.金属钛是制造眼镜架的常用材料。下面是冶炼钛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4Na
+
TiCl4Ti
+
4
NaCl,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
4.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乙没有明显现象;将甲、丙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甲比丙反应速率快。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丙、甲、乙
B.甲、乙、丙
C.乙、甲、丙
D.甲、丙、乙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硝酸钾在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
B.氧化物是指含氧元素的化合物
C.用盐酸鉴别黄铜(铜锌合金)冒充的假黄金
D.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三价
6.除去括号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铜粉(炭粉)——在空气中灼烧
B.硫酸钾溶液(碳酸钾)——适量的稀硫酸
C.氧气(氢气)——
点燃
D.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铁)一一氢氧化钠溶液
7.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A.拉瓦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P+5O2P2O5
化合反应
B.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Cu
+
2AgNO3=Cu(NO3)2
+2Ag
置换反应
C.用硫酸除铁锈
Fe2O3
+2H2SO4=2FeSO4
+3H2O
置换反应
D.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
CaCO3=CaO
+
CO2↑
分解反应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
Fe+6HCl==2FeCl3+3H2
B.Cu+FeSO4
==
CuSO4+Fe
C.2Mg+O2
2
MgO
D.Fe2O3+CO
Fe+CO2
9.对下列各主题知识的整理完全正确的是
A
生活常识
B
环境保护
防煤气中毒——室内放一盆水
人体缺铁——引起缺铁性贫血
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
C
性质与用途
D
化学反应类型
乙醇有可燃性——用作燃料
活性炭有吸附性——用于净化水
盐酸和石灰水混合——中和反应
碳还原氧化铜——化合反应
A.A
B.B
C.C
D.D
10.下列物品与所用材料(或主要材料)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涤纶类衣服——合成纤维
B.玻璃——无机非金属材料
C.铜锌合金——合成材料
D.纯棉线衣——天然纤维
11.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剧烈的氧化反应
D.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12.物质所对应用途错误的是
(
)
A.碳酸钙:作补钙剂
B.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C.碳酸氢铵:作氮肥
D.稀盐酸:除铁锈
13.下列物质可以由金属跟酸反应直接得到的是
A.CuCl2
B.FeCl3
C.AgC1
D.MgCl2
二、实验题
14.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这一原理广泛应用于潜水艇中密闭舱的氧气再生技术,可同时完成产生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的双重功能。课外研究小组为验证其可行性,利用石灰水、稀盐酸、浓硫酸、过氧化钠和饱和石灰水等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见图1):
①A是CO2的发生装置,可选用图2中的______(填序号),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③为保证干燥、纯净的CO2气体进入D装置,装置C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_;
④检验E装置集气瓶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⑤若装置E中石灰水出现轻微白色浑浊,原因是______。
三、推断题
15.D、E、I都属于氧化物,
A是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之一,C为浅绿色溶液,E常用作温室肥料,G是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之一,J是常见金属,M是一种常见的碱。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物质略去。
(1)写出C的化学式:_____;
H属于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写出③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3)反应①的过程中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
(4)图中转化_____(选填“是”或“否”)涉及到化学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中的所有类型。
16.A、B、C、D、E是初中常见的五种物质,相互关系如图所示,“—”为相互反应关系,“→为相互转化关系。D是一种黑色固体,D与E反应生成蓝色溶液。
(1)写出E的化学式:________。
(2)D→C的反应现象是________。
(3)B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B和E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
17.已知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B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会引起煤气中毒,C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H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转化关系,“—”两端物质间能相互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I的化学式_____。
(2)判断⑤的反应类型_____。
(3)G的饱和溶液pH_____。
A
小于7
B
等于7
C
大于7
D
无法判断
(4)写出C与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四、计算题
18.在锥形瓶中加入80.0g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塞好橡胶塞。将几根铁钉用砂纸打磨干净后在天平上称得质量为56.0g,再将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和铁钉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得质量m1.将上述铁钉浸到硫酸铜溶液中,待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改变时,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为m2。
(1)m1_____m2(填“>”或“=”或“<”)。
(2)锥形瓶的质量为_____(用含m1或m2的代数式表示)。
(3)若硫酸铜反应完全,求此时所得溶液的质量(写出计算结果)。_______
19.小石同学取用106.0g碳酸钙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加强热,加强热时固体质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再将剩余固体放入装置中加入适量的水至恰好完全反应得到固体。则他最终所得固体质量为多少克?(不考虑空气中成分的影响,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参考答案
1.C
2.A
3.D
4.D
5.B
6.B
7.B
8.C
9.C
10.C
11.A
12.B
13.D
14.b或c
CaCO3+2HCl=CaCl2+H2O+CO2↑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杂质氯化氢气体
浓硫酸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D中的二氧化碳未完全反应
15.FeCl2
有机物
吸热

16.或HCl(其它酸类物质均可)
黑色固体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或黑色固体逐渐变为红色,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或有水珠生成)
或或,或或或或(合理即可)
置换反应(或复分解反应)
17.
置换反应
C
18.=
m1﹣136g(或m2﹣136g)
79.6g
19.111g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