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地理下册 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八年级地理下册 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5-31 22:3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这就是……
学习目标
1、了解三江源头的基本概况。
2、
理解三江源地区誉为“中华水塔”的原因,及高原湿地的重要作用。
3、学会分析高原湿地的生态环境的作用以及其被破坏的原因,掌握高原湿地治理和保护的措施
在图上找出:黄河、长江和澜沧江。


一、江河源地
青海省
据图描述:三江源地区的位置
中国的西部、青海省南部、青藏高原的腹地

二、三江源地区的意义与保护
【探究
活动】
2、三江源湿地有哪些生态环境功能?
维持生物多样性

蓄洪防涝;
增加空气湿度,降解污染;
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三江源湿地的破坏
三江源湿地的破坏
三江源湿地的破坏
通天河流域的非法采金活动呈上升趋势,采金活动导致
田地毁坏,沙石堵塞江水,破坏生态环境
三江源湿地的破坏
三江源地区虫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动物盗猎等问题严重。
图中草地上到处都是鼠洞
三江源湿地的破坏
高原的精灵—藏羚羊
被猎杀的藏羚羊尸体
三江源湿地的破坏
3、三江源湿地被破坏有哪些原因?
气候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采滥挖,偷捕滥捞,砍伐薪柴,鼠虫灾害多等。
【探究
活动】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4、针对三江源湿地破坏日益严重,你认为可采取哪些保护措施?
【探究
活动】
⑴建立自然保护区
⑵退牧退耕还林还草,休牧育草
⑶全面禁止乱捕滥捞
⑷禁樵禁采
⑸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
四、课堂检测:
1、三江源地区的“三江”
是指的


A.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
B.怒江、澜沧江、金沙江
C.长江、黄河、澜沧江
D.黄河、海河、
淮河
2.对三江源地区的水源起调蓄作用的主要是


A.草地
B.湖泊水与沼泽
C.冰川
D.森林
3、目前我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是:


A、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B、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C、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D、卧龙自然保护区
C.长江、黄河、澜沧江
B.湖泊水与沼泽
B、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自主学习
1.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
最高
最大的高原湿地,位于
省南部、是
源区、
源区、
源区的总称。其中国际性河流是

2.
三江源地区水源主要来自于
其中的湖泊,沼泽有
作用,被誉为

3.三江源地区湿地(任写四点)
(1)生态环境作用




(2)被破坏的具体现




(3)具体的保护措施有




青海
黄河
雪山和冰川融水
澜沧江
1.1.
长江
海拔
面积
退耕还草
禁猎禁捞
天然调蓄器
澜沧江
禁采砂金
休牧育草
水土流失严重
草地沙化严重
虫鼠猖獗
野生动物锐减
维持生物多样性
调节
蓄洪防涝;
增加空气湿度,降解污染
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4
、下列有关三江源地区的意义,说法错误的是


A.调节气候
B、涵养水源
C.冬季候鸟的栖息地
D、提供农副产品
5、下列关于三江源保护区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禁止一切捕猎活动与放牧活动
B.休牧育草
C.退耕还林还草
D.禁止采砂金
C.冬季候鸟的栖息地
A.禁止一切捕猎活动与放牧活动
6、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海省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历史上,三江源区曾是水草丰美、湖泊密集、野生动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处女地”,这里也是我国和亚洲最重要河流的上游关键源区,对全国、全球的大气、水量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三条江河每年向下游供水600亿立方米,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来自这一地区。
  材料二:2003年12月至2004年4月,黄河源头鄂陵湖出水口出现历史上首次断流,专家分析认为这一现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黄河源头乃至三江源地区生态全面恶化的重要标志。黄河断流、湖泊干涸、雪线上升、冰川崩塌、草场退化等一系列迹象表明:黄河源生态全面告急!
  材料三:2000年5月,国家在此建立了三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于2003年1月24日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写出图中河流名称:A(

B

)C(

  
(2)为什么称“三江源”为“中华水塔”?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①海拔高,雪山冰川众多
②湖泊和沼泽众多,“天然的调蓄器”
③此处是我国主要河流的发源地
6、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海省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历史上,三江源区曾是水草丰美、湖泊密集、野生动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处女地”,这里也是我国和亚洲最重要河流的上游关键源区,对全国、全球的大气、水量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三条江河每年向下游供水600亿立方米,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来自这一地区。
  材料二:2003年12月至2004年4月,黄河源头鄂陵湖出水口出现历史上首次断流,专家分析认为这一现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黄河源头乃至三江源地区生态全面恶化的重要标志。黄河断流、湖泊干涸、雪线上升、冰川崩塌、草场退化等一系列迹象表明:黄河源生态全面告急!
  材料三:2000年5月,国家在此建立了三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于2003年1月24日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正在恶化,主要有哪些表现?
气候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
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采滥挖,偷捕滥捞,砍伐薪柴,鼠虫灾害多。
6、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海省三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历史上,三江源区曾是水草丰美、湖泊密集、野生动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处女地”,这里也是我国和亚洲最重要河流的上游关键源区,对全国、全球的大气、水量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三条江河每年向下游供水600亿立方米,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和澜沧江总水量的15%来自这一地区。
  材料二:2003年12月至2004年4月,黄河源头鄂陵湖出水口出现历史上首次断流,专家分析认为这一现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黄河源头乃至三江源地区生态全面恶化的重要标志。黄河断流、湖泊干涸、雪线上升、冰川崩塌、草场退化等一系列迹象表明:黄河源生态全面告急!
  材料三:2000年5月,国家在此建立了三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经国务院批准,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于2003年1月24日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有人说黄河断流是三江源湿地破坏的结果,你是否赞成此观点?试阐述理由?
不赞成:黄河主要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少支流汇入,(下游为地上河)人为原因:森林覆盖率低和水土流失严重;人口和经济迅速发展耗水量剧增;水资源管理不协调;水体污染严重

赞成:三江源湿地地处青藏高原是黄河发源地,是黄河径流量的主要来源(占黄河总水量的49%);上游湖泊、沼泽多,对下游径流起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