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空气第一课时课件(28张PPT)+内嵌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空气第一课时课件(28张PPT)+内嵌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6-02 12:0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二单元
课题1
第1课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空气
【重点】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难点】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能够准确区分。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4.初步学习科学实验的方法,进行观察、记录,并初步学会分析实验现象。
学习目标
空气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
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
新知导入
空杯不空
新知探究
知识点一、空气的成分
你有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吗?
1、空烧杯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
——烧杯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
2、扁的密封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
——双手挤压有压力
3、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
——有风
4、给车胎打气
——鼓起来
新知探究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空气发现史
很久以前,人们认为空气只是单一的某种物质
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制得了氧气,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发现了氧气。
舍勒
普利斯特里
新知探究
1774年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
19世纪末
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了稀有气体氩气,之后各个稀有气体陆续被发现。
空气发现史
新知探究

+
氧气
氧化汞
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加热
加热
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的测定
氧化汞

+
氧气
实验现象: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容器里空气的体积约减少了1/5。
实验现象:红色粉末又变成了银白色物质,得到的气体的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体积。
新知探究
你能仿照拉瓦锡的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吗?
新知探究
实验原理
红磷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消耗氧气的体积,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五氧化二磷
点燃
反应文字表达式:
红磷
+
氧气
实验装置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新知探究
实验现象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2、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内,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约占瓶内原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结论
(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2)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易溶于水。
新知探究
实验时注意的问题
(1)装置气密性要好;
(2)红磷需过量;
(3)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立即塞紧瓶塞;
(4)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进行读数。
新知探究
合作讨论
1.点燃红磷前打开止水夹,水不会倒流,为什么?
2.燃烧停止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说明了什么?
3.是什么导致了集气瓶中的气体减少?减少的气体是什么?
4.减少的气体有多少?说明什么?
因为反应未发生,没有产生压强差。
说明产生了压强差,进而说明集气瓶中的气体减少。
减少的气体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了集气瓶中的气体减少,所以减少的气体是氧气。
新知探究
实验中进入水的体积小于或大于空气总体积的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1)装置漏气;
(2)红磷的量不足;
(3)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小于1/5
(1)未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气体从导管逸出;(2)燃烧匙伸入过慢,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大于1/5
新知探究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其他方法
方法一:测量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或容器内水的体积变化
方法二:利用刻度测量密闭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
常见装置
反应原理
红磷、白磷燃烧产物相同,文字表达式均为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铜+氧气
氧化铜
点燃
加热
新知探究
方法一:测量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或容器内水的体积变化
方法二:利用刻度测量密闭容器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
现象分析(序号对应装置)
①红磷燃烧,玻璃钟罩内水面上升,最终上升的水的体积约占其内空气总体积的1/5;②通电后,白磷燃烧,一段时间后左侧水面大约上升至刻度1处;③红磷燃烧,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原有空气总体积的1/5
④白磷燃烧,活塞先向右移动,冷却至室温后,活塞左移大约至刻度8处
⑤铜粉变黑,注射器活塞向前移动,冷却稳定后,注射器内减少的气体体积约为注射器和硬质玻璃管内气体总体积的1/5;⑥铜丝变黑,冷却至室温后,两注射器内气体均减小,两注射器内减少的气体体积之和约为反应前两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的1/5(注意:实验时应交替推动注射器活塞)
新知探究
空气的组成
氮气(78%)
氧气(21%)
其他气体杂质(0.03%)
二氧化碳(0.03%)
稀有气体(0.94%)
新知探究




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点零三,二氧化碳和杂气,体积分数要记清,莫与质量混一起。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中体积含量最大的气体是
典例1
新知探究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A


某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不漏气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典例2
新知探究
(2019·徐州中考)
A.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B.在空气中点燃红磷后,应缓慢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
C.红磷燃烧时,要打开弹簧夹,以免温度升高,瓶内气压增大,造成橡皮塞从瓶口脱落
D.仍用本装置,只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木炭,能够更精确地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A
新知探究
知识点二、纯净物和混合物
从组成物质的种类上看,空气和氧气有什么不同?
混合物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空气
纯净物
只有一种物质组成
氧气
如空气、海水、河水、矿泉水、食盐水等。
纯净物可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可分别表示为N2、O2、CO2。
如何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
新知探究
(1)混合物中各成分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例如:空气中的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都保持着各自的性质,各成分之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新知探究
(2)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比较
纯净物
混合物
组成
只有一种成分
由几种纯净物组成
性质
固定
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保持各自的性质
表示方法
有化学符号
无固定符号
举例
氧气(O2)
五氧化二磷
(P2O5)
空气、海水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典例1
新知探究
A.氧气
B.汽水
C.无色食盐水
D.稀有气体
解析:
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汽水、食盐水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稀有气体中若含有氦、氖、氩、氪、氙等多种气体,属于混合物。
A
有下列几种物质:
①海水
②液氧
③食醋
④铁
⑤加碘食盐
⑥冰和水
⑦苹果汁饮料。
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
典例2
新知探究
②④⑥
①③⑤⑦
课堂小结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空气的成分、混合物和纯净物
原理: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现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冷却至室温后,松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的水约占集气瓶内原空气体积的1/5
C
课堂达标
1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食盐水
B.豆浆
C.冰水混合物
D.水泥砂浆
解析:固态的冰和液态的水是水的两种不同状态,二者混合在一起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
A
课堂达标
2
通过定量实验,首先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拉瓦锡
B.道尔顿
C.门捷列夫
D.侯德榜
课堂达标
3
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2)石灰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
(4)空气可用于制氮肥,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