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第18
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1.统一全国:
清朝统治者进入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清军随后南下,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力量,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1644年即17世纪40年代)
2.巩固统治:
⑴措施:
①政治制度:
基本上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②思想文化: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⑵影响:清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巩固了自身的统治。
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明朝末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1661年,郑成功逼迫赤崁城的荷军投降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荷占38年)
郑成功为台湾开发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被称为“开台圣王”
成
功
收
复
郑
和
湾
台
清
朝
在
台
湾
的
建
制
清朝对台湾管理
1683年,台湾归入清朝版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
(清朝将钓鱼岛置于台湾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
台湾府的建立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加强管辖,有助于台湾发展
钓鱼岛——清朝时归属台湾管辖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位于台湾岛的东北部,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
中国人最早发现钓鱼岛并予以命名。目前所见最早记载钓鱼岛、赤尾屿等地名的史籍,是成书于1403年(明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
明初,明太祖遣使前往琉球,琉球国王向明朝朝贡。至1866年(清同治五年)近500年间,明清两代朝廷先后24次派遣使臣前往琉球王国册封。
清朝不仅沿袭了明朝的做法,继续将钓鱼岛等岛屿列入中国海防范围内,明确将其置于台湾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
用所学的史实证明,自古以来台湾自古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国
夷洲
隋炀帝
流求
元
澎湖巡检司
清初
郑成功收复台湾
清康熙
1684设台湾府
清1885年设立台湾省
今日台湾
1949年国民党在内战中失败退守台湾,海峡两岸分离…
清朝的疆域1820年
西藏
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一个行政区(宣政院)
唐朝:和亲(文成公主、金城公主)
清朝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的呢?
清朝的疆域1820年
西藏
清朝又是如何加强对西藏的管辖的呢?
(采取了那些方式)
1
顺治帝赐予入京朝贺的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
2
康熙帝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
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
一、册封制度
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达赖金印
班禅金印
二、
设置机构
1、1727年,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雍正)
2、1751年,设立噶厦,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乾隆)
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作用)
内容(乾隆)
1、明确了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
2、驻藏大臣掌管军事、外交事务
3、金瓶掣签制—确定“达赖”,“班禅”继承人。
三、颁布的法律
◆须弥福寿是什么意思?
◆乾隆帝为什么要给班禅六世修此庙?
◆
这种汉藏合璧寺庙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汉藏文化的融合,体现了民族团结;
是像吉祥的须弥山一样多福多寿
为了接待班禅,所似又俗称“班禅行宫”
修建寿庙
须弥福寿庙
顺治帝赐与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
康熙帝赐与五世班禅“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雍正帝派驻藏大臣
乾隆帝提驻藏大臣高职权
建立金瓶掣签制度:乾隆帝
确立册封制度
设置驻藏大臣
清朝与西藏的关系
意义:稳定西藏政局,密切西藏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1.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
巩固西北边疆
噶尔丹
平定准噶尔叛乱图
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俄国的唆使下,发动叛乱。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康熙三次率军亲征噶尔丹,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乌里雅苏台
科布多
阿克苏
叶尔羌
打箭炉
喀什噶尔
巴里坤
和阗
伊犁
宁夏
阿
天
尔
泰
山
山
黄
河
乌兰布通峰
多伦
昭莫多
京师
准噶尔部
土尔扈特部
杜尔伯特部
和硕特部
漠西蒙古
漠北蒙古
漠南蒙古
平定准噶尔部贵族的叛乱
贝
加
尔
湖
巴
湖
什
喀
尔
喇萨
噶尔丹东侵路线
康熙帝亲征路线
在沙俄的支持下妄图分裂祖国,破坏统一,康熙帝三次御驾亲征。
土尔扈特部
2.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乾隆)
清政府为什么能够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乾隆时)意义:
重新统一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重大作用。
2.设置伊犁将军(乾隆时)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伊犁将军
伊犁将军府城楼——惠远城钟鼓楼
清朝在新疆设立的最高长官,称伊犁将军。
图为伊犁将军居住的“伊犁大城”的钟鼓楼,位于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城东南的惠远城。
伊犁将军府旧址
3.设置伊犁将军和哨卡
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
蒙古族土尔扈特服饰
土尔扈特部自17世纪30年代迁至伏尔加河下游以后,不断遭受沙皇俄国的政治压迫与经济掠夺
1771年,渥巴锡
率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乾隆帝在承德避暑山庄接待渥巴锡
避暑山庄四周有12座喇嘛庙,泛称“外八庙”。这些庙大多朝向山庄,像是在朝拜皇上,它们都是皇帝为了不同的事件而建造的。
避暑
军队演练
接见各少数民族首领和宗教领袖
进行外交活动
举行庆典活动
用作政治避难
其它重大的政事
一座喇嘛庙,
胜抵十万兵
清朝实行“怀柔”的民族政策、笼络少数民族首领,
对于加强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用乾隆的话说就是:“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
雅克萨之战
沙俄入侵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建城堡扩大侵略
康熙两次派兵攻打沙俄,沙俄被迫同意谈判解决中俄边界问题
1689年中俄签订第一个平等的《尼布楚条约》——在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都是中国领土;
背景
经过
结果
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台湾(东南):
1、1684年,清设台湾府。
2、1885年,正式建省。
西藏(西南):
1、确立册封制度。
2、1727年,设驻藏大臣。
3、金瓶掣签。
1、康熙平定噶尔丹叛乱。
2、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设伊犁将军
4、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新疆(西北):
黑龙江(东北):
1、康熙组织雅克萨战役。
2、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台湾(东南):
郑成功收复台湾
对内
对外
对内
对内
1.魏源在《圣武记》中写道:“是时,朝廷已平三藩,定陇蜀,收台湾,和鄂(俄)罗斯,天下无事。圣祖以噶尔丹势炽,既入犯,其志不在小……六月集大臣于朝,下诏亲征。”这里的“圣祖”是
A.
汉武帝
B.
北魏孝文帝
C.
元世祖
D.
康熙帝
√
达标训练
2.我国历代政府重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依据下列管辖措施判断该边疆地区应是
A.台湾
B.东北
C.新疆
D.
西藏
√
3.“孽子孤臣一儒雅,填膺大义抗强胡。圣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人版图”。这是张学良先生对一位古代民族英雄的赞同。这位民族英雄是
A.戚继光
B.郑成功
C.康熙帝
D.左宗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