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教学设计与反思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平均分》的学习是学生在学习了表内乘法、了解了乘法的意义之后进行学习的的,是认识除法的基础,因此,平均分的教学在整册教材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本课作为本单元《除法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通过分桃子的过程使学生感受随意分与平均分的区别,体验平均分的意义,为今后继续认识除法做了铺垫。
2、学情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如:动手、动口、动脑)。这样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但是二年级在学生动手操作时,目的性不明确,易兴奋,这就需要教师作出正确的引导与评价。
老师教的策略: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教法上,运用情境法、启发式、引导式、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根据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时特别注重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如: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生动有趣地呈现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节课的教学中,给学生充分探索的空间,多创设同学之间交流的机会;特别注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学生学的策略:在学法上,让学生把手、口、眼、脑全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在轻松、愉快、充满活力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学生正确、全面、深刻地认识内容。
在教学中的实施
教学方式: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法,让学生先交流,再动手操作,继而实际验证,并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以趣激思,以思促学,在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尝试探索,积极参与,形成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手段:本节课主要采用实际操作及多媒体教学手段。老师适时利用多媒体突破难点,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提高,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经历分物的活动过程,初步感知平均分的过程,初步体验平均分是分得同样多。
②使学生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②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
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流程示意图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
↓
动手操作,丰富对“平均分”的认识
↓
巩固练习,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
拓展练习,提升对“平均分”的应用
↓
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均分”
师:小朋友们,猴妈妈要把4个桃分给2只小猴,你猜猴妈妈会怎样分?学生可能有以下的回答:
(1)猴弟弟分1个,猴哥哥分3个;
(2)猴哥哥分,1个,猴弟弟分3个,;
(3)猴哥哥和猴弟弟都分2个。
2.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
这几种分法你认为哪种最公平?为什么?
3.
小结:
每只小猴都分2个,也可以说每份分得同样多。这时两只小猴都特别高兴。
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板书:
同样多、平均分)
[对低年级来说,教学知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在情绪的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动手操作,丰富对“平均分”的认识
1、认识“平均分”
师:同学们,你们会分糖果吗?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必须把糖果分完。
有6块糖,如果要分成3分,该怎样分呢?拿出你的学具来分一分。
(1)学生动手分糖果,教师巡回指导,辅导个别学生
(2)汇报与交流,说明分配结果。
生1:我分的第一份是1块糖,第二份也是1块糖,第三份是4块糖。
生1:我分的第一份是1块糖,第二份是2块糖,第三份是3块糖。
生1:我分了三份,每份都是2块糖。
师:同学们都按要求把6块糖分成了3份,其中有的同学分成了3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像这样的叫叫平均分。”
(板书课题:平均分)
同学们再说说刚才哪些分法是平均分,哪些分法不是平均分?为什么?说说理由。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再动手分食品的基础上,组织交流展示,引出“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通过讨论、操作、互说使学生理解“同样多”,从而获得“平均分”的新知识]
2、巩固“平均分”
聪聪拿来了10个面包,可是要平均分成5份,每份分(
)个。谁能帮帮它。
(1)让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学生可以用借助学具分一分,然后交流自己的思考和填写的结果。
3、探究平均分的方法
我们已经知道,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就说是平均分,那么你有办法把18桔子平均分成6份吗?每份几个?分一分
师:“平均分成6份”,桃子要放在盘子里,需要几个盘子?
生:6个。
(1)请各组用实物图片分一分。
(2)分完后交流。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学生汇报结果可能有:
生1:我是1个1个分的,直到分完。每个盘子里分3桔子。
生2:我觉得桔子有点多,第一次分的时候先每个盘子里分2个桔子,第二次再每个盘子放1个桔子,每个盘子里分3个桔子。
生3:3个3个的分,每个盘子里分3个桔子,正好分完。
(3)小朋友们,你们最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学生说,教师放课件,展示三种分桔子的过程。
(4)师生共同小结:一个一个的分仔细准确,多个多个的分节省时间。
同学们真聪明,想了很多种分法,但不管怎样分,最后得出的结果都是每个盘子里3个桔子。得出结论:像这样把一堆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就是“平均分”。平均分时,可以是一个一个的分,还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等,直到分完。但必须每份同样多。
[设计意图:体现了学生动手操作、自我发现、自我探索的心理过程。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计,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善的情感谢需要,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展现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平均分的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交流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4、强化平均分的方法
让学生完成课本练习,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
)盒。
让学生动手圈一圈。
小组合作。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多次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中,学会一些平均分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教师:今天同学收获特别多,学会了平均分东西,那我们就来试一试。(课件显示:8根火腿肠)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对的在括号里画“√”
(1)交流。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2)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
四,拓展练习,提升对“平均分”的应用
出示课本第8页枫叶图。
(1)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
)片枫叶,每(
)片一份,平均分成了(
)份。
(2)用圆片代替枫叶。
(3)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设计意图: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关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就为认识“除法”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去认识除法,就能收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归纳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那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一节课通过情境、设难、探索、思考、发现、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板书设计:
平均分
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平均分。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问卷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平均分》是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习除法的开始,它是今后学习除法的基础,教学时要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旬。本节课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探讨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参与“平均分”经历“平均分”过程,让学生认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从授课结果来看,本节课教学效果有忧有喜,现结合本课教学中值得思考的地方记录如下:
成功之处:
1、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课的开始,创设猴妈妈分桃子的情境,在从学生熟悉的分糖果入手,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引出分的方法,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分糖果的多样化,在分的过程中感知“同样多”与“不同样多”。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分法,并说明自己喜欢的原因,引出同样多。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得出平均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
2、注重分法的多样化。让学生用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强调的。如“把18个桔子平均分成3份,你会怎么分?”学生动手操作,汇报的方法有多种,主要让学生明确分得方法虽然不同,但分完后的每份的数量是同样的。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再次体验了平均分的过程,进一步优化分法。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整个活动是在学生动手操作,展示汇报的过程。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圈一圈、说一说的过程中,感知平均分的概念,为学生后面学习认识除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3、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在课的始终,让学生利用圆形纸片、小棒等学具,摆一摆、分一分、看一看、说一说中,次感受平均分的含义及平均分的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汇报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不足之处: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学总有不足之处,需要我们不断的改进,找了不足,探究不足产生的原因,促进今后的教学。通过失败之后的反思,使我们达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教学目的。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发现有以下几点有待改进:
1、个别问题提出时语言不够准确、严谨,使得学生的回答、操作不是我所希望的,显得自己有点措手不及。
2、在学生学会平均分后,试一试一共有(
)片枫叶,每(
)片一份,平均分成了(
)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时间不够,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我应该参与到小组研究活动中,在参与中与学生平等交流,做学生的合作者。
3、在学生小组合作的时候,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研究的整个过程,不要怕学生出错,教学本身就是在纠错的过程中不断创新。
总之,以上是我在教学本课过程中几点不成熟的思考,在教学之后,及时记下,不断反思。在教学工作中,及时对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进行反思,作为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对指导今后的教学实践,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会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