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语文统编版
九年级上
1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掌握刘禹锡的文学常识及诗歌写作背景;了解七言律诗的特点:中间两联对偶,形式整饬雅致,音韵华美。
2.理解重点诗句的含义,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反复诵读,充分体会作品的节奏、韵律,感受其声韵美。
学习目标
同学们,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
酬,即是酬答,以诗相答;乐天,即白乐天,也就是白居易。
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从和州返洛阳,途经扬州时,遇到了白居易。在筵席上白居易写了一首诗赠他,他就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首诗作为答谢。
那么白居易给刘禹锡写了怎样一首诗让他竟写诗答复呢?这首答复诗又写了怎样的内容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学习。
新知导入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文学家。贞元九年进士,曾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与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有《刘梦得文集》。
作者简介
本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于敬宗宝历二年(826)冬。刘禹锡罢和州刺史后,回归洛阳,在扬州与白居易相逢。相同的经历遭遇,使两人有了共同的语言。席间,白居易把箸击盘吟诗一首,为刘禹锡的长期被贬鸣不平。刘禹锡回忆往事,感慨万千,因此,写了这首诗,以答谢白居易。
创作背景
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巴山楚水:诗人曾被贬夔州、朗州等地,夔州古属巴郡,朗州属楚地,故称“巴山楚水”。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之地。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
怀旧:怀念故友。
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长(zhǎnɡ)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理解词义
预习思考
思考问题
请同学们初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思考这篇文章应该用什么基调朗读。
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词。
2.画出认为重要的句子。
3.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
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自主探究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
自主探究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自主探究
作者为什么说“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在《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中白居易提到“二十三年折太多”,作者既是写酬答之诗,便从此处作起,而“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在当时这些地方都十分荒僻偏远,刘禹锡想改革时弊,遭到打击,却被贬到凄凉荒僻之地如此之久,其愤慨心情也就不言而喻。
课文探究
精读课文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
化用了“闻笛赋”与“烂柯人”两个典故。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有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作者写此意在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
课文探究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载,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上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
作者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旧友的悼念,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课文探究
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阔的胸怀。
课文探究
本诗各联各写了什么?
首联:抒情——凄凉、弃置——辛酸愤懑
颔联:用典——向秀作赋、王质烂柯——悲痛感叹
颈联:比喻——沉舟、病树——开朗豁达
尾联:点题——歌一曲、长精神——坚忍不拔
课文探究
谈谈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
诗中运用了层层递进的手法,首联自叙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基调,颔联悼念战友,写自己回故乡的情景,使愤激之情更进一步深化,颈联把自己的沉沦和新贵们的得势进行对比,使自己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尾联急转直下,以自勉、自励来结束全诗。全诗言简意深,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堪称刘禹锡的代表作品。
课文探究
诗的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人事生疏而怅惘的心情。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也是传诵千古的警句,诗人把自己比作“沉舟”和“病树”,意思是自己虽屡遭贬谪,但新人辈出,也令人欣慰,表现出他豁达的胸襟。尾联顺势点明了酬答的题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课文主旨
课堂小结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首联:渲染经历
辛酸
颔联:使用典故
感慨
颈联:哲理写景
愤激
尾联:抒怀写景
昂扬
板书设计
1.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B
跟踪检测
2.本诗的韵脚有哪些?其押韵规则是什么?
本诗的韵脚有:身、人、春、神。
其押韵规则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3.今天,我们赋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什么新意?
因为这两句诗形象生动,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并赋予新的意义,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豪刘禹锡巅峰之作
积累拓展
竹枝词二首(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诗豪刘禹锡巅峰之作
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诗豪刘禹锡巅峰之作
赏牡丹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诗豪刘禹锡巅峰之作
请比较《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说说两首诗谁的境界更胜一筹。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课后作业
答:本诗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诗作,白居易原本只是感喟,诗中多流露出的是叹惋之情。而刘禹锡的回赠诗,虽也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但“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更显出了他豁达的人生观。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