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第二节
荒漠化的产生与防治
探索
比较1989年与2000年浑善达克沙地的沙丘(包括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所占比重有什么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概念: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成因)在内的种种因素所造成的主要在干旱、半干旱
和半湿润地区(分布)的土地退化(实质)
全世界陆地面积为1.49亿km2,占地球总面积的29%,其中约1/3(4800万km2)是干旱、半干旱荒漠地,而且每年以6万km2的速度扩大着。荒漠化已影响到全球100余个国家的9亿多人口,以后其范围还会增加。
天灾?
人祸?
★爱剪辑-荒漠化.mp4
一.荒漠化的产生
一.自然原因
植被破坏
干旱多风
5、暴雨
6、河流改道、泛滥及生物灾害相互叠
加的情况下为荒漠化发展提供条件
2、作物歉收、草地载畜量下降
3、土地贫瘠疏松
风蚀荒漠化
4、农田因蒸发
土地次生盐渍化
石漠化
生态系统抵抗力下降
1、生态系统脆弱
地表植被缺乏
气候异常
二.人为原因
1、过
垦
人口激增
粮食急需
随意开垦
林地草地
地表植
被破坏
盐渍化
主要表现为人口激增和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采
沙漠化
过度农垦
过度樵采
获取生活能源(落后及交通不便地区)
破坏植被(林草地)
草地超载
践踏草地
土地板结
透水性差
肥力下降
草地退化
滥砍乱伐
土地沙化
3、过牧
2、过樵
土地退化
过度放牧
4、水资源不合理利用
大水
漫灌
上游过
度用水
下游
缺水
河流
断流
浪费
严重
地下水
上升
供需
矛盾
次生盐渍化
风蚀
沙化
课堂练习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东部的草场载畜量远高于西部。据此回答1~2题。
1.导致内蒙古草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A
年降水量
B
海拔高度
C
荒漠化程度
D
人口密度
2.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
A
实行划区管理,不限定载畜量。
B
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
C
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
D
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