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达标测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达标测试卷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6-01 09:3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范文澜说:“这一伟大行动,是以林则徐为代表,第一次向世界表示中国人民纯洁的道德心和反抗侵略的坚决性,一洗多少年来被贪污卑劣的官吏所给予中国的耻辱。”作者旨在说明(  )
A.林则徐反对封建统治的坚定决心
B.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C.官吏腐败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
D.清政府闭关锁国造成了巨大危害
2.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资产阶级发动这次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
A.变中国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地
B.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C.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D.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3.下表是清朝爱国将领在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情况,从表中你能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时间
地点
人物
官职
1841年2月
广州虎门
关天培
水师提督
1841年10月
浙江定海
葛云飞
总兵
1841年10月
浙江镇海
裕谦(蒙古族)
钦差大臣、两江总督
1842年6月
上海吴淞
陈化成
江南提督
A.
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B.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C.清政府求和签订不平等条约
D.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而不是危害深远的割地、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等。材料中当时人的认识说明(  )
A.被迫开放五口通商不利于经济发展
B.当时国人的主权意识淡薄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
5.读下图,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6.《这才是晚清》中记述:“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和拒绝改变进程,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遇的大变局。”“大变局”是指(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7.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
B.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
C.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
D.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
8.1854年,《南京条约》满十二年,英、法、美要求“修改条约”,但是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1856年,英、法、美再次提出“修改条约”,再次遭到了拒绝。两次遭到拒绝的直接后果是(  )
A.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英法联军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C.英法联军伙同俄国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D.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
9.条约规定:“画押之日,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均照经准各条所开各口章程比例,画一无别。”由此可见,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瑷珲条约》
10.法国上尉巴特力尔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
A.发动鸦片战争
B.火烧圆明园
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D.对华倾销商品
11.“(1860年)清帝国丧失了最东北的广袤而宝贵的土地,因为清政府没有看到这些土地的价值。”材料中提到的“土地”(  )
A.鸦片战争后被割让给英国
B.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被俄国强行割占
C.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本割占
D.《北京条约》签订后被英法联军割占
12.下列关于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比较,正确的是(  )
①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目的相同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两次战争的侵略者中都有美国
④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金田起义
B.颁布
《天朝田亩制度》
C.定都天京
D.洪仁玕写成
《资政新篇》
14.对下图两个文件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实行
②涉及经济领域的改革
③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④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
15.太平天国不承认清朝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加上禁止鸦片进口,损害西方国家的利益,因此英、法两国跟清政府签订《北京条约》后随即支援清军对付太平天国。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是(  )
A.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B.湘军围困
C.内部矛盾
D.武器落后
二、非选择题(16题22分,17题14分,18题19分,共55分)
16.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内容,老师设计了以下探究任务,请你一起来完成。
活动一 【史料辨别】
(1)史料可以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请你判断下列史料分别属于哪一类,并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只填序号)(6分)
①《鸦片贸易史》
②虎门销烟旧址
③圆明园遗址
④《资政新篇》⑤《北华捷报》对洋枪队首领华尔的访谈
文献史料:________
实物史料:________
口述史料:________
活动二 【对比归纳】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4分)
时间
事件
不平等条约
主要内容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①______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②______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______
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④______
增开天津为商埠
(3)上述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丧失了哪些主权?(8分)
活动三 【感悟精神】
(4)观察下列图片,写出其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它们体现出了哪些共同的精神?(4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工业的破坏性影响、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更重更难负担,旧税之外又加新税。
——摘编自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 咸丰皇帝在位期间,受南方农民大起义的影响,直隶也有少数农民起义。在此情况下,恭亲王担当起了保卫京畿的重任。咸丰三年,他被任命为署理领侍卫内大臣,参与京城巡防事宜。
(1)根据材料一,分析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接近破产的原因。(8分)
(2)材料二中的“南方农民大起义”指的是什么?(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19世纪四五十年代清政府面临怎样的统治危机。(4分)
18.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曾说:英国的大炮首先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旧制度解体的过程。
(1)材料一中的“旧制度”指什么制度?(3分)中国在炮口逼迫下打破隔绝状态而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哪些?
(5分)
材料二 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的情形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进行描述的。不分青红皂白的抢劫被认可,所有的房间都被洗劫一空。清国的艺术品有的被带走,有的体积太大无法搬走就把它砸掉……
——《纽约时报》1860年10月9日
(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在材料二这一历史事件中,有一个国家趁火打劫,给中华民族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个国家的名称及损失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分)
(3)材料二所示事件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什么影响?(3分)
(4)阅读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2分)
答案
一、1.B 点拨:据“第一次向世界表示中国人民纯洁的道德心和反抗侵略的坚决性,一洗多少年来被贪污卑劣的官吏所给予中国的耻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A 点拨:虎门销烟不过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英国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把中国变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地。
3.A 点拨:鸦片战争的时间是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表中内容反映的是清朝爱国将领在鸦片战争中壮烈捐躯的情况,说明了鸦片战争中中国军队奋起抵抗侵略者,涌现了许多爱国将领。表中内容与甲午中日战争无关,也和签订不平等条约、林则徐无关。 
4.B 
5.C 点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中有一项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这项规定,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是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
6.A 点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因此“大变局”是指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D 点拨:战胜国之所以不满意,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商品在中国滞销。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在华倾销的商品数额并没有大幅增长,长期停留在一个固定的水平,这是由于中国自然经济所导致的。
8.B 点拨:据材料中的时间“1854年”“1856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列强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9.B 点拨:依据材料“大清大皇帝允以天津郡城海口作为通商之埠”“凡有英民人等至此居住贸易”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北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故B项正确。 
10.B 11.B
12.B 点拨:本题考查两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目的都是打开中国的市场。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也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等。鸦片战争是英国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联合发动的,均没有美国。所以①②④正确,符合题意。 
13.B 14.B 15.A 
二、16.(1)文献史料:①④  实物史料:②③  口述史料:

(2)①《南京条约》  ②《天津条约》  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④
《北京条约》
(3)领土主权、关税自主权、司法主权、内河航运权等。
(4)图一:虎门销烟;图二:金田起义。精神:不畏强敌、勇于反抗、不怕牺牲、不屈不挠等。
17.(1)清政府的腐败;鸦片战争后,清政府支付大量赔款,增加了政府财政困难;鸦片大量输入,白银外流;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
(2)太平天国运动。
(3)内外交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和国内人民的反抗)。
18.(1)封建制度(封建专制制度或君主专制制度)。
  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2)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并火烧圆明园。  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3)《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4)落后就要挨打,要发展中国,振兴中华,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