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新高考语文模拟猜题专项汇编
(5)
名篇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⑴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
,
”两句进行对比,总结了后唐庄宗先兴后亡的原因,并借此对执政者提出告诫。
⑵李贺《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从乐曲的清脆悦耳写起,表现了乐曲的丰富多变和李凭弹奏技艺的高超。
⑶苏轼在《石钟山记》中认为,正确判断事物需要深入实际调查,文中用比喻形容考察途中巨石阴森恐怖之状的两句是“
,
”。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家中乏人的困苦境地。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当年的琵琶女无论是技艺还是容貌都出类拔萃。
3.《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重申玄宗和贵妃誓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认为自己用一年时间治理一个国家,可以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效果。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慨叹自己只能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于国事无补,真是无聊而可悲。
(3)《诗经》有云:“靡不有名刀,鲜克有终。《谏太宗十思疏》与此意思相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赤壁赋》中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洞箫之声动人心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2)李白的《蜀道难》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
(3)宋诗极富理趣,陆游的《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两句体现这一特色,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为传诵。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难以排遣的心情。
(2)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表明屈原的文章主旨重大、意义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
,
”。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点出李蟠的文章爱好,而“
”,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
”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
”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写出建筑阿房宫所用钉子之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中“______________”写水,“_______________”写山,从总体上写出了金陵的山川形势,更给全词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
(3)姚鼐的《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不仅写出了朝阳下日观峰以西诸峰中颜色错杂的特点,更赋山峰以人的神态,形象生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1)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2)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3)猛兽奇鬼;
森然欲搏人
2答案及解析:
答案: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
3.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3答案及解析:
答案:(1)可使有勇;
且知方也;
(2)矮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
(3)有善始者实繁;
能克终者盖寡
4答案及解析:
答案:(1)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3)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2)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3)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举类迩而见义远
6答案及解析:
答案:(1)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2)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答案及解析:
答案:(1)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
(2)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
(3)绛皓驳色;
而皆若偻2020年山东新高考语文模拟猜题专项汇编??(6)
语段综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秋天的下午,几乎家家户户每一堵朝西的墙壁上都落满了蜻蜓,夕阳下它们透明的薄翼和花纹各异的细长尾巴,像一件精心的刺绣。顺着墙根悄悄溜过去,用手一按,就捉住一只。一只被捉走了,其他的照旧静静趴着;好像蜻蜓对此时此刻的阳光迷恋至极,生怕一拍翅,①___________。
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人,个子高高的,扛着锨,走路一摇一晃。他的脊背上爬满晒太阳的蜻蜓,他并不知觉。他正从一个大斜坡上下来,影子在他前面,长长的。他的影子已经伸进家。妻子在院子里,做好了饭,看见丈夫的影子从敞开的大门伸了进来:先是一个头(a)戴帽子的头,接着是脖子,然后是弯起的一只胳膊和横在肩上的一把锨(b)你爸的影子已经进屋了(c)她喊孩子(d)快打洗脸水,准备吃饭了(e)孩子打好水,将脸盆放在地上,跑到院门口,看见父亲还在远处的田野里走着,一个人一摇一晃的。他的影子像一渠水,②______。
1.文中括号处的标点符号,填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a
b
c
d
e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A.A
B.B
C.C
D.D
2.文中画框的句子可改写成:“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个子高高的、扛着锨、一摇一晃的人,他并不知觉他的脊背上爬满晒太阳的蜻蜓,他从一个大斜坡上下来时前面留下长长的影子。”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西湖,太湖、洞庭湖、洱海……这些名湖,都是人们所熟悉的。它们有的妩媚,①_________,有的浓妆,有的淡抹。唯独镜泊湖却另具一番情调,它妩媚、雄奇都谈不上,而是充满了古朴的野趣。坐在镜泊湖旁那种有着尖顶、回廊的木头房子里,推窗也可以看到一角的山色湖光。这个遥望不见一座塔、一道拱桥、一个亭台楼阁的巨大湖泊,自有一番“妙趣天然未夺真”的景象,它所具有的是一种粗犷的美、朴素的美。打个比方吧,她是在水乡浣纱时代的西子,而不是宫禁里“云鬓花颜步摇”的杨妃。
镜泊潮的湖水很清,湖面煞像大自然创造的一面巨镜。船在上面航行,上端是山色云彩,下面也是山色云彩,船头冲破了画图,涟漪潋滟,波光摇曳。船腹下的图景又愈合起来。两岸山峦绵亘,比较靠近山崖的时候,似乎有点三峡气派。更奇特的,是这个湖曲折蜿蜒,实际上是由七面大湖连串而成。②_________,所以人们常常能发现惊喜。小船航行着,航行着,看来前头是岸了,谁知转一个弯,又是一面大湖。湖中有一个地方,又是放流木排的场地,巨木成筏,在湖面上载浮载沉。这样的景象,在其它人工修饰很多的名湖,也是难得一见的。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拟,比喻、夸张
B.对偶、借代、排比
C.比拟、比喻、排比
D.对偶、借代夸张
2.文中画框的句子可改写成“船在湖面上航行,上下都是山色云彩,船头前方是涟漪潋滟、波光摇曳的水面。”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济南的秋天是诗境的。诗的境界中必须有山有水。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①_____________。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一些,忽然又暗了一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像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儿凉风,正和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②_____________。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拟、比喻、夸张
B.比拟、比喻、排比
C.对偶、借代、排比
D.对偶、借代、夸张
2.文中画下划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山脚是镶着一层层的黄色、灰色、绿色、藕荷色等各色条子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突然,那人唱了起来,细听,那歌无词,也无统一的曲调,只有一种内在的音韵连续在一起。如果说有歌词的话,那只有“咧”一个字。咧--咧--咧--,歌声好似被鞭梢越沟撩过来,抑或是被风断断续续扔过来。满地是无边的黄土壑,昏黄的夕阳________在黄土上,满地好似涂着秦汉边卒那风干的血。那歌声,似情歌却含雄壮,似战歌却嫌凄婉;似悲歌却多悠扬,(??????
)……那是一首真正的绝唱,无词,而饱含万有,无调,却调兼古今。
根据地势,那是长城的外侧,也就是长城要守御的对象。长城一线,仅一墙之隔,即便同民族,甚至同家族也风俗迥异。其显著标志便是寒食节长城内侧家家户户送寒衣,而长城外侧则无此风俗。长城不光是一道军事防御线,(???????
),这条线已超越了历史,超越了民族,它是一种习惯,一种地域自觉。那么,对面平台上引吭高歌的究竟是秦汉边卒的骨血还是匈奴的遗脉?仅一沟之隔,便有________之感。我只有倾听他那洞穿物障的声音。咧--咧--咧--,他究竟要咏叹什么,歌颂什么,怨懑什么,冀求什么?他是为秦汉边卒而歌还是为匈奴先民而歌?抑或是为千年历史陈迹而歌?无词,无调,那单调而________无端的音符随着朔风洒向山川沟壑,沿着陡崖一路流淌而去,________风沙草棵中。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浮起?????可望而不可即?????变幻?????汇入
B.升起?????望尘莫及?????变幻?????飘进
C.浮起?????望尘莫及?????变换?????飘进
D.升起?????可望而不可即?????变换?????汇入
2.文中画框的句子可改写成:“我们想探究他要咏叹、歌颂、怨懑、冀求什么,也想知道他是为秦汉边卒而歌还是为匈奴先民而歌,还是为千年历史陈迹而歌。”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夏日傍晚微感闷热,我步出宾馆,独自走向黑石礁。海声,哗哗复哗哗,好似在(?
)着什么?更有螺号的呜咽,从远处隐约传来。海,十分辽阔地展现出她全部的金色光芒,像鳞片,闪闪烁烁地推向天际。这座古老而新颖的水城,一下子摁亮无数个灯盏,使天空布满了橙红色。无疑,这是一座梦幻般的城市。它所(??
)的人间故事,一网又一网地撒向大海。
目及处,夕阳真是无限唯美。怪不得有人,①________。那人,乍看像一尊紫铜雕像,立在暮色中,一动不动。我想斯时,无尽的浪花,已尽收于他的一望里了。渔火几点,也已在他苍老的眸子里燃烧,虽然朦胧了一些,但也算清晰可辨。这时,我听见他长咳了几声。他的咳声,在夜风中扩散得很远。后来听说,他是来自南方的一位年迈诗翁。我是远远(??
)地着他的,他那一头苍苍白发,具有风云特有的(???
)。白发缭乱着,像草原上的一丛白草,在随风飘逸,像一首婉约诗。
时隔三十余年,又有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在北戴河的望海亭里,也来凭栏远眺。海声依旧,渔火依旧,帆影亦依旧,朦胧在水波里。当一股湿湿的海风,掠过耳际时,我猛然想起,那个蓝色的大连湾,想起黑石礁,②____________。或许,我现在的远眺里,已经有了他那时的内容与所感。所不同的是,对身后的夕阳,我没有了那种淡淡的感伤。既不惧怕独自凭栏,也不惧怕身后站着夕阳。这或许是岁月之钙,将这一身老骨强化了的缘故吧?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倾诉?????编写?????注视?????韵律
B.诉说?????编写?????凝视?????韵致
C.倾诉?????编织?????凝视?????韵致
D.诉说?????编织?????注视?????韵律
2.文中画框的句子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从句式、用词、修辞等角度加以赏析。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果店里陈列出各种各样的葡萄,各种各样的梨,各种各样的苹果,已经叫人够看够闻够吃的了,又加上那些又好看好闻好吃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脆的小白梨,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可就使人顾不得只去享口福,而是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①_________!那些水果都摆列的那么好看,果皮上的白霜一点也没蹭掉,而都被摆成放着香气的立体的图案画,使人感到那些果贩都是些艺术家,②_________。他们还用清脆的嗓音唱出有腔调的"果赞",歌声在香气中颤动,给苹果葡萄的静丽配上音乐,使人们的脚步放慢,听着看着嗅着北平之秋的美丽。在街上的"香艳的"果摊中间,还有多少个兔儿爷摊子,一层层的摆起粉面彩身,身后插着旗伞的兔儿爷,有的骑着老虎,有的坐着莲花,有的肩着剃头挑儿……这雕塑的小品给千千万万的儿童心中种下美的种子。那文化过熟的北平人,从一入八月就准备给亲友们送节礼了。街上的铺店用各式的酒瓶,各种馅子的月饼,把自己打扮得象鲜艳的新娘子;就是那不卖礼品的铺户也要凑个热闹,挂起秋节大减价的绸条,迎接北平之秋。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对偶、对比、夸张
B.比拟、比喻、对偶
C.排比、比喻、对比
D.拟人、排比、夸张
2.文中画框的句子可改写成:“天很高,是蓝的,也很亮。冬季没有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伏天的暴雨也没有没有挟着冰雹。”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客家人在山区唱的是客家山歌,珠江三角洲的疍家人在水上唱的是疍歌。疍歌是疍民即兴所唱的歌谣,又称咸水歌、咸水叹、叹歌、白话渔歌,单从名字看来,就可以看出它们与近海之水的________。由于演唱曲调不同,流行地区也不同,使得广州的南沙区就有了姑妹腔、担伞调、高堂歌等曲调。广州疍歌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明清两代尤为兴盛。疍歌以清婉嘹亮、____________为特点。婉转悠扬的疍歌,曾经是广州古城一道独特的景观“荔湾渔唱”是明代羊城八景之一。想那清波之上,渔舟晚归,___________着清丽之疍歌,是何等迷人的一幅岭南水乡美景:“琵琶洲头洲水清,琵琶洲尾洲水平;一声欸乃一声桨,共唱渔歌对月明。”疍人喜爱唱歌,平时娱乐、节庆欢聚,疍歌都是__________的节目。清末及民国初期,每逢中秋有渔船结集珠江江面以互唱咸水歌斗歌的习俗。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渊薮?????错落有致?????飘荡?????少不了
B.渊源?????错落有致?????飘荡?????很难得
C.渊源?????迂徐有情?????荡漾?????少不了
D.渊薮?????迁徐有情?????荡漾?????很难得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荔湾渔唱”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B.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小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
C.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
D.船上人听到水面的喊声,在隐约里也贼出:"二老,二老,你真能干,你今天得了五只吧?"
3.文中画框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流行地区不同,演唱曲调也不同,使得广州的南沙区就有了姑妹腔、担伞调、高堂歌等曲调。
B.由于流行地区不同,演唱曲调也不同,在广州的南沙区,就有姑妹腔、担伞调、高堂歌等曲调。
C.因为演唱曲调不同,流行地区也不同,使得广州的南沙区就有了姑妹腔、担伞调、高堂歌等曲调。
D.由于演唱曲调不同,流行地区也不同,在广州的南沙区,就有姑妹腔、担伞调、高堂歌等曲调。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将修饰语独立成句,有强调意味,突出了人物的动作姿态、形象特点;采用短句,读起来富有节奏,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和感染力,有利于刻画人物,给读者以深刻印象。
3.①那暖暖的光阴就会飞逝;②悠长地朝家里流淌着;
解析:
2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原文两次强调“山色云彩”并单独成句,突出了水天一色的美丽景象,照应前面的“巨镜”将“涟漪澈滟”“波光摇曳”等词语单独成句。突出其颜色变化流动的特点,增强画面感和节奏感。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也更好地展现镜泊湖平静、美丽的特点。
3.①有的雄奇;②因为这个原因/因为湖曲折蜿蜒/因为湖形成原因特殊;
解析:
3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①原文每个修饰成分都单独成小句,有强调作用,句子也更活泼;
②原文表达出了感知过程,层次感更加明显;
③原文表述与上下文语体一致,更口语化,描写亲切生动。
3.①忽然又温暖一会儿
②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
解析:1.“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和着彩色,轻轻地抹上一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运用比拟的手法。“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运用比喻的手法。“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忽然……忽然……忽然……忽然……”运用了排比的手法。
2.从句式看,原文将表示颜色的修饰成分放在后面单独成句,有强调的作用,句子也显得更活泼。从表达效果看,原句先是说“一层层的”,然后说“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这样表达出感知过程,层次感更强。从语体色彩看,原文口语化色彩更浓,因而也更生动。
3.解答此题,需要联系上下文。由①处前面的“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和后面的“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以推测出①处应该填“忽然又温暖一会儿”之类的语句。由②处后面的“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可以推测②处应该填“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之类的语句。
4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①原文单独成小句,形成排比,有强调作用,增强气势。②原文是强烈的疑问语气,抒情性强。③上文的描述作了充分的铺垫,疑问语气水到渠成。
3.(1)似颂歌却兼哀怨;(2)更是一道文化分界线;
解析:浮起:方言。上面,表面;可望而不可即:即:接近。能望见,但达不到或不能接近。常比喻目前还不能实现的事物;变幻:常常发生没有规律地改变;汇入:汇集起来一起流入的意思。
5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①“既……也……”构成并列关系的复句,结构整齐,表意上具有强调意味;②“或许”表示揣测,表意更加严密;③运用问句,委婉而富有情趣,引发读者的思考,留有余韵。④运用拟人手法。“站着夕阳”将“夕阳”人格化,具有了人的感情,显得生动形象,更能体现“我”的真实情感。
3.①独自在久久凭栏远眺;②想起凭栏远眺的那位诗翁;
解析:倾诉:把想要说的话全部说出来。诉说:告诉;陈述。“倾诉”带有更明显的感彩。编写:就现成的材料整理成书。编织:把细长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引申指酝酿思想、组织材料、构思意境等思维活动。这里与“一网又一网”相照应,用“编织”更好。
凝视:着重指带着某种神情,长时间地聚精会神地看某一点,对象是人或具体的静止的东西。注视:着重指注意力和精神集中地看,也指从侧面或暗中注意观察。对象除了人或具体的东西之外,不可以是抽象的、变动的事物,前面还可以带上“凝神”、“密切”、
“警惕”等状语。韵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引申为音响的节奏规律。韵致:指风度韵味;情致。
6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原文是要强调北平的秋天天气之好,所以应该把相关语句放在后面加以强调,从句式以及表达效果来看,原文更整齐,更有表现力。本部分表现的对象是北平之秋,所以原文的指代更明确一些。
3.①微微的有些醉意了;②会使美的东西更美一些。
解析:
7答案及解析:
答案:1.C;
2.C;
3.B
解析:1.“渊源”,原指水的源头,这里指关系、联系;“渊薮”,比喻人或事物聚集的地方,与文意不符。“错落有致”,交错纷杂而有情趣,常用于事物布局;迁徐有情”,缓慢而含情,符合文中疍歌的特点。“飘荡”,可以指歌声随风飘动;“荡漾”,这里指歌声起伏,与“清波之上”照应,用“荡漾”更好。“少不了”,即不会缺少,符合文意;“很难得”,即少见、不易得到,与文意不符。
2.文中“荔湾渔唱”的引号表示特定称谓,与C项引号作用相同A项引号表示引用;B项引号表示讽刺,是反语;D项引号表示引用。
3.原句“由于”与“使得”搭配,造成主语缺失;并且应该先讲“流行地区不同”,再讲“演唱曲调不同”,所以选B。2020年山东新高考语文模拟猜题专项汇编
(8)
压缩语段
1、阅读下面文字,简要概括“强基计划”的四个主要特点,不超过50个字。
2020年1月15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的相关专业安排招生。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按从高到低的顺序录取,逐步建立起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有效机制。录取后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清流畅,不超过60个字。
贵州省桐梓县以往随处可见的方竹。如今既绿化了荒山,更让百姓实现了脱贫致富、过上了富裕生活。该县将方竹定为主导产业,不断提升方竹种植。用3年时间,投入资金10亿元,建设百万亩方竹笋基地。同时,该县重视培育产业品,推动方竹笋销牌售从个体、分散经营模式向龙头企业统购统销模式转变。此外,桐梓县还先后引入企业,落地建设一批方竹笋精深加工项目。新引进企业今年计划投资5000万元,投产后可实现产值1.2亿元左右。如今,桐梓县近户群依靠方竹走出贫困。
3、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为助力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将按照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世界级信息基础设施标杆城市。目前上海已累计建设5G基站近500个;2019年3月30日上午,首个5G手机对话在沪拨通,上海成为全国首个5G试商用城市。到2021年,将实现5G网络在全市的深度覆盖,在工业制造、智能网联汽车、健康医疗、城市管理等领域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应用解决方案,把上海打造成为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
4、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5个字。
2019年7月13日,中国产铁路客车在哈瓦那至圣地亚哥线路上投入运行。长期以来,从哈瓦那到圣地亚哥约800公里的里程,乘坐火车耗时长达24小时。随着中国产列车投入使用,这段旅行时间缩短到了14个小时。同时,列车的运力和效率也大幅提升。哈瓦那至圣地亚哥之间的旧列车仅能载客400余人,如今每列客车能载客760人以上。
5、请对下面文字进行压缩,概括“方舱医院”有哪些特点。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
方舱医院,是由活动的“房子”建成,在野战条件下,以医疗方舱、技术保障方舱、病房单元、生活保障单元及运力等为主要组成。方舱医院可以根据要求迅速分区、分模块展开,在短时间内达到传染病专科医院收治要求,隔离传染源并通过调配的专业救治力量积极救治患者,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我国方舱医院先后参加了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紧急医疗救援任务,在参演和执行各种应急保障任务中经受住了全面考验。建固定的新医院受很多条件的限制,人力、物力、财力成本也很高,而方舱医院恰恰能弥补这些不足。
6、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20年3月3日我国首个5G微基站射频芯片研发成功,目前正在进行封装测试。5G微基站射频芯片项目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有线射频宽带芯片组的拓展。射频基带芯片组可实现600兆每秒的下行速率,完全可与国际巨头的同类产品对标。在中国广播科学研究院进行的标准测试中,相比对标的国际巨头同类产品,抗衰减能力提升了10dB左右,这使其更能适应国内复杂、恶劣的网络环境。射频芯片不光覆盖广电频段,也兼容了工信部刚刚颁发许可的共享室内频段,可以说是为5G时代室内共享微基站量身定做的芯片。
7、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45个字。
华为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在出席媒体见面会的时候表示,尽管美国动用国家力量打击华为,但对华为5G业务影响不大。目前华为已获得30多个5G商用合同,与全球多个商业伙伴签署合作协议。华为拥有1600多项5G核心专利,占了整个5G
ESTI标准的19%,构筑了核心竞争优势,对美国的商业和技术禁令有准备。华为在全球参加了几十个5G网络的商用测试,测试数据表明华为目前的技术成熟度比行业其他公司领先12个月到18个月不等。至于美国等极少数国家所谓的“安全威胁”,他表示,安全问题应回归技术、用事实说话,希望回到对公司的客观评价上来。华为一直秉持对客户负责的态度,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在去年就已将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作为公司运营的最高纲领,今后华为将投入20亿美元,构建全流程的产品安全体系。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①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②重点关注基础学科;③建立综合考核选拔机制;④探索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培养模式;
解析:
2答案及解析:
答案:贵州省桐梓县提升方竹种植规模,培育产业品牌,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实现了脱贫致富。
解析:
3答案及解析:
答案:关键信息:①上海启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②目前已成为全国首个5G试商用城市;
③到2021年将打造成为5G网络建设和应用的先行区和创新策源地,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提炼语意的能力。这是一段新闻报道,压缩时一定要包含时间、新闻发生的地点以及主要事件等内容。
4答案及解析:
答案:2019年7月13日,中国产铁路客车在哈瓦那至圣地亚哥线路上投入运行;缩短旅行时间,提升运力和效率。
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作答压缩新闻类题目,首先要找到新闻的几个关键因素,即时间、地点、对象、事件、意义(影响、原因),再对无关信息进行剔除,最后筛选整理得出答案,注意字数要求。本题新闻的关键信息有:2019年7月13
曰(时间),中国产铁路客车(对象),投入运行(事件),缩短时间、
提升运力和效率(意义)。考生可据此作答。
5答案及解析:
答案:关键信息:(1)模块化(单元)组合,机动灵活;(2)开展救治迅速积极,治愈率提高。(3)多次经受考验,受条件限制少,成本相对较低。
解析:
6答案及解析:
答案:①射频芯片由我国自主研发②下行速率快,能对标国际产品③适应复杂、恶劣的网络环境④覆盖广电频段,兼容共享室内频段。
解析:
7答案及解析:
答案:任正非表示,华为不惧美国禁令,5G业务影响不大;华为技术领先,网络信息安全有保障。
解析:语段的主要内容是任正非在出席媒体见面会的时候表示的内容,应写出表示的内容,注意语言的凝练,“尽管美国动用国家力量打击华为,但对华为5G业务影响不大“表明了任正非的态度是不惧怕美国。第二句话具体表明了华为目前5G的业务情况,可以得知对5G业务影响不大。第三句话和第四句话点明了华为的核心优势在于技术方面的领先。最后针对美国提出的“安全威胁”,他表示的内容是“去年就已将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作为公司运营的最高纲领,今后华为将投入20亿美元,构建全流程的产品安全体系“,即华为信息安全有保障。压缩信息时注意信息的完整,注意字数限制。2020年山东新高考语文模拟猜题专项汇编
(7)
语言表达连贯、得体、准确
1、下面文段是对一则公告的转述,有五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严密、连贯。
市场监管总局25日发布公告,①要求加强口罩、消毒杀菌用品、抗病毒药品及相关医疗器械等防疫用品的市场价格,②保护正常的防疫用品市场价格秩序。③捏造、散布涨价信息,④大量囤积紧张的市场供应防疫用品,⑤销售价格大幅度提高,⑥串通涨价以及其他违反价格法律法规的行为,⑦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都要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⑧对典型案例要及时予以曝光。
2、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疫情期间,中国的物流承担起救援物资运输的主力军。②在疫情爆发之初,物流企业从多级配变为直达配给,③让救命物资第一时间抵达了最需要的地方。④快速物流业开通首次全球救援绿色通道,⑤利用全球性网络与物流干线大动脉向疫区输进米面、蔬菜、药品、食品、日用品等救援物资。⑥在无数实施封间管理的小区,⑦快递小哥成了“民生保障员”。⑧将新生儿奶粉、糖尿病人特殊食品经由小哥送进小区,⑨帮助人们守住这座隔绝病毒的"堡垒”。
3、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科学家不仅要承担科研任务,更重要的是应该担负起科普的责任。②当前,随着互联网、自媒体等技术迅猛发展,③科学家应当充分运用这些现代传播工具,④做好科普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大众。⑤应当借鉴国外科普工作的经验,⑥设立国家科普基金,⑦科普评价激励机制逐步完善,⑧鼓励科学家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普工作中,⑨开创我国科普工作的新局面。
4、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当下,随着电视文艺发展迅猛,使作品的数量和种类得到了极大丰富。②然而,部分电视节目围绕“商业至上”“娱乐至死”为目的,③拿欲望当希望、以低俗为通俗,使艺术表达游离于生活逻辑之外。④然而,面对这些问题,很多电视文艺批评者,或对电视文艺脱离生活的现状视而不见,⑤或迎合电视文艺中的某些怪象、乱象,⑥使得电视文艺批评难以扣准时代现实、审视时代脉搏,⑦从而达到高屋建瓴地揭示电视文艺要旨。
5、下面文段至少四处有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疫情面前,容不得半点侥幸心理。②“早报告、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是切断疫情传播过程、防止扩散的最有效措施。③只要据实报告,就可以使自己获得及时隔离与救治:④让亲友乃至更多人做好必要防护,更能让管理部门充分掌握疫情和警示,便于统筹部署针对性的防控。⑤如此,才有利于疫情防控大局,也是对自己和亲友的负责之举。⑥相继曝光的隐瞒案例在给我们不断地敲响警钟,疫情防控工作仍容不得一丝一毫的懈怠。
6、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李子柒的视频作品取材于中国农家的衣食住行,富有田园气息。②通过李子柒的田园生活,使我们可以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③欣赏田园风光、古风汉服和传统美食,④在纷杂的世界中找到一处清凉。⑤中国人的生活,本来就是动人的,⑥诗意、浪漫的生活,是全世界都能够欣赏并且理解的。⑦但真实的田园生活并不是浪漫、诗意,还需要真正懂农活、爱劳动、肯吃苦才行。⑧李子柒成功的背后,是由于她从清晨到深夜不停歇的付出。⑨没有扎实的基础,没有每个视频成百上千次的重复,没有耐得住寂寞的学习,就不会有诗意的、生活味的李子柒。
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疟疾病原疟原虫潜于雌蚊体内,雌蚊叮人时,将长梭形孢子随口液注入人体。孢子进入人体后随血流前进,①___________,以肝细胞质为营养在肝细胞内发育和裂体生殖,然后逸出坏死的肝细胞,钻入红血细胞,②___________。人体大量红细胞破裂,加之裂殖子代谢物释放到血液里,③___________,如高热、寒战、贫血、脾肿大,直至死亡。这是一种古老的疾病,蚊虫肆虐处,总有它的魔影。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①在“价格”后加“监管”;②“保护”改为“维护”;③在“捏造”前加“对”(或:对于);④将“紧张的”放在“市场供应”后;⑤“销售价格大幅度提高”改为“大幅度提高销售价格”。
解析:
2答案及解析:
答案:①“承担”改为“成为”/“主力军”后加“任务”;④“开通”和“首次”位置互换;⑤删除“食品”;⑧删除“将”;
解析:
3答案及解析:
答案:(1)语句:①;修改为:“更重要的是”,改为“也”或“还”
(2)语句:②;修改为:“随着”删除,
(3)语句:⑤;修改为:“应当借鉴国外科普工作的经验”前加“国家”。
(4)语句⑦修改为:“科普评价激励机制逐步充善”
改为“逐步完善科普评价激励机制"。
解析:语句①中“更重要的是”表述不准确,因为科学家首要的任务是科研,其次才是科普。根据前面的“不仅”,可以将其修改为“也”或“还”。语句②中“随着”多余,故删除。语句⑤缺少主语,根据后面的“设立国家科普基金”,可以在“应当”前加“国家”。为使叙述主体保持一致,语句⑦应该改为“逐步完善科普评价激励机制”。
4答案及解析:
答案:(1)①,修改去掉“随着”;(2)②,把“围绕”改为“以”;(3)⑥,把“扣准”和“审视”互换;(4)⑦,在句末添加“理论高度”。
解析:①成分残缺,滥用介词造成主语缺失,修改去掉“随着”;②搭配不当,把“围绕”改为“以”;⑥搭配不当,应该是“扣准时代脉搏”“审视时代现实”把“扣准”和“审视”互换;⑦成分残缺,“达到”缺少宾语,在句末添加“理论高度”。
5答案及解析:
答案:①句,A.
“早报告、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应改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B.
“切断疫情传播过程”不搭配,改为“切断疫情传播途径”。②句,应将“只要……就……”换成“只有……才……”。③句,A.
“掌握疫情和警示”改为“掌握疫情和警示信息”;B.
“统筹部署针对性的防控”
改为“统筹部署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⑥句,“给我们不断地敲响警钟”改为“不断地给我们敲响警钟”
。
解析:
6答案及解析:
答案:②“通过”“使”保留一个即可;⑥“欣赏并且理解”改为“理解并且欣赏”;⑦“并不”改为“并不全”;⑧删掉“由于”。
解析:
7答案及解析:
答案:①首先侵入肝细胞;②再在红血细胞内继续生长、裂殖;③引起人体一系列生理反应。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