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中化学新课训练(人教必修2):4.2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中化学新课训练(人教必修2):4.2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6-01 21:4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必修2: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限时4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保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绿色食品”和“白色污染”分别是指
A.绿颜色的食品和白色建筑废料
B.有叶绿素的食品和水泥厂排放的白色粉尘
C.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和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D.经济附加值高的营养食品和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答案 C
2.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解析 食品添加剂是用来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添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所以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不一定有害。
答案 B
3.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O2属于大气污染物
B.酸雨是pH小于7的雨水
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解析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颗粒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碳氢化合物等。二氧化碳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错误
B
酸雨是pH小于5.6的降雨
错误
C
酸雨是由氮的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引起的,二氧化碳不会引起酸雨。
错误
D
全球气温变暖的温室效应,城市中的热岛效应,还有海洋中的厄尔尼诺现象等,都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关系。
正确
答案 D
4.下列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基本原则的是
A.除硫酸厂尾气:SO2+2NH3+H2O===(NH4)2SO3
B.消除硝酸工业尾气氮氧化物的污染:
2NaOH+NO2+NO===2NaNO2+H2O
C.制备CuSO4: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D.制备CuSO4:2Cu+O22CuO,CuO+H2SO4(稀)===CuSO4+H2O
解析 C项在制备产物CuSO4的同时,会生成大气污染物SO2,并且制得相同量的CuSO4时,消耗H2SO4的量也比D项多。
答案 C
5.乳酸()在一定条件下经聚合生成一种塑料。用这种塑料制成的餐具,在乳酸菌的作用下,60天内可分解成无害的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在该聚合反应中,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
A.H2O        B.CO2
C.O2
D.H2
解析 比较和可知,后者比前者少1个H原子和1个OH原子团,则另一种生成物是H2O。
答案 A
6.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各项中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污染 ⑤臭氧空洞 ⑥水俣病 ⑦潮汐现象 ⑧水华 ⑨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A.⑥⑧
B.④⑤
C.①②③
D.⑦⑨
解析 ②赤潮与⑧水华均属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①温室效应指大量CO2的排放引起的大气变暖现象;④光化学烟雾则是由汽车尾气大量排放有害气体所导致的一种空气污染现象;③酸雨是化石燃料的燃烧等引起的污染现象;⑨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是缺碘引起的症状,与环境污染无关;⑤臭氧空洞,则是由释放的氟氯烃等物质导致臭氧层被破坏的大气污染现象;⑥水俣病是由于含镉、汞污水的排放被鱼吸收,人吃鱼后引起的有毒物质在人体富集而导致的,与环境污染有关;⑦潮汐是一种自然现象。
答案 D
7.对如图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示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常温下X溶液呈碱性,液体Y是一种黑色黏稠状液体
C.气体Z易燃,可还原CuO,也可使溴水褪色
D.液体Y是一种纯净物
解析 
答案 D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O2的大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是大气污染物
B.正常雨水的pH为5.6,主要是因为溶解了SO2
C.光化学烟雾只与NOx有关
D.含磷合成洗涤剂不易分解,易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形成水华或赤潮
解析 CO2是空气成分之一,不是大气污染物,A错。正常雨水pH=5.6是因为溶解了CO2,溶解SO2后pH<5.6,B错。光化学烟雾与NOx及碳氢化合物有关,C错。
答案 D
9.试分析下列哪些情况可引起大气污染
①煤的燃烧 ②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 ③燃放鞭炮
④飞机、汽车尾气排放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煤燃烧产生SO2,工业废气中含有有毒气体,鞭炮燃放时产生SO2,飞机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等污染物。
答案 D
10.石油炼制过程中,既能提高汽油产量又能提高汽油质量的方法是
A.常压分馏
B.减压分馏
C.裂解
D.裂化
解析 选项中的四种方法都是石油炼制加工的方法,而其目的不同。A项中能对石油进行初步加工,得到的汽油产量较小;B项操作不会得到汽油;C项所得产物主要是乙烯、丙烯等小分子短链不饱和烃;只有D项才能得到质量更高、产量更多的汽油。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0分)
11.(12分)已知A、B、F是家庭中常见的有机物,E是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F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根据下列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⑥、操作⑦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下列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_。
A.汽油
B.煤油
C.柴油
D.重油
(3)在①~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反应是________(填序号)。
(4)写出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
(5)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为家庭中常见的物质F,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污染,这种环境污染称为____________。
解析 石油经过分馏可生产石油气、汽油、柴油等产品,而上述产品再经过高温裂解可制得乙烯、丙烯等化工产品,又已知E是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故E为乙烯,则F为聚乙烯,B为乙醇。由框图知C为乙醇与酸A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酯,且A为家庭中常见有机物,故A为乙酸,C为乙酸乙酯,其他答案可依次推出。
答案 (1)分馏 裂解 (2)D (3)①②③ ④⑤
(4)CH3COOH ?
(5)CH3COOCH2CH3+OH-―→CH3COO-+C2H5OH
(6)白色污染
12.(8分)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上提出了“预防污染”这一新概念。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根本手段,它的目标是研究和寻找能充分利用的无毒害原材料,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在化工生产各个环节中都实现净化和无污染。
(1)下列各项属于“绿色化学”要求的是________。
A.处理废弃物
B.治理污染点
C.减少有毒物
D.杜绝污染源
(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中,某省为筹建一大型化工基地,征集到下列方案,其中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___。
A.建在西部干旱区可以脱贫致富
B.应建在水资源丰富和交通方便且远离城市的郊区
C.企业有权自主选择厂址
D.不宜建在人口稠密的居民区
(3)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Mg2+、Fe3+、Cu2+、Hg2+四种离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从该污水中回收纯净的金属铜的方案。
在能制得纯铜的方案中,哪一步操作会导致环境污染?________。应增加哪些措施防止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根据题干描述:绿色化学是“预防污染”的根本手段,因此应从“源头”上杜绝。(3)丙方案中的第③步由于汞的沸点低、易挥发、有毒,因此会造成环境污染。
答案 (1)D (2)BD (3)丙方案的第③步 增加冷凝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