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
一、我聪明,填一填。(每空1分,共21分)
1.测量筷子的长度用( )作单位,测量床的长度用( )作单位。
2.学生尺上,从刻度0到6是( )厘米,从刻度4到12是( )厘米。
3.
4.由( )条线段组成,中有( )条线段。
5.1米=( )厘米
10厘米+10厘米=( )厘米
1米+2米=( )米
1米-50厘米=( )厘米
6.蚂蚁从大树那里开始爬,已经爬了( )厘米,再爬( )厘米就能到荔枝处。(用刻度尺测量图上长度)
7.在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二、我很棒,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只要有两个端点的线就是线段。
( )
2.读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该保持在30米左右。
( )
3.100厘米的铁丝比1米的铁丝长。
( )
4.读二年级的聪聪身高是135厘米,如果他再长25厘米,他的身高就是1米60厘米。
( )
5.图中共有5条线段。
( )
三、我认真,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题2分,共10分)
1.要想知道学校操场的长度用( )进行测量最合适。
2.下面的物体中,( )的高度最接近1米。
①
台灯
②
写字台
③
教室的门
3.5个1元的硬币大约厚( )。
①
1厘米
②
1米
③
5厘米
4.这棵大树一周的长大约是( )。
①
1米
②
90米
③
9米
5.( )个长1米。
①
3
②
4
③
5
四、我细心,按要求解决。(共12分)
1.在合适的答案后面画“√”。(6分)
2.比一比,在里填上“>”“<”或“=”。(6分)
8米80厘米
1米100厘米
60厘米+40厘米1米
20厘米1米
2米10米
1米99厘米
五、我智慧,动手操作。(共20分)
1.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4分)
2.在左边3厘米处画一个,右边5厘米处画一片。(6分)
3.量一量,填一填。(10分)
(1)量一量图中三条线段的长度,填在括号里。
(2)( )家离超市近一些。
(3)蚂蚁从家出发先到蜗牛家,然后到超市,共爬行了( )厘米。
六、爱生活,爱数学问题。
(共32分)
1.汽车能通过这个限高杆吗?(6分)
2.一根绳子,第一次剪去8米,第二次剪去3米,还剩下9米,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6分)
3.同一根杆子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如下图,早晨的影子比中午的影子长多少厘米?(6分)
4.量一量,小蜗牛要爬( )厘米才能吃到树叶。
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7分)
5.小明身高1米,丽丽身高多少厘米?(7分)
答案
一、1.厘米 米
2.6 8
3.6 5
4.3 3 点拨:线段一定是直直的线,并有两个端点。
5.100 20 3 50
6.3 3
7.米 厘米 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米
二、1.× 2.× 3.× 4.√ 5.×
三、1.③ 2.② 3.① 4.③
5.③ 点拨:5个20的和是100,100厘米=1米。
四、1.
2.> = = < < >
五、1.略 点拨: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
2.略
3.(1)
(2)蚂蚁
(3)11
六、1.4米>3米
答:汽车能通过这个限高杆。
2.8+3+9=20(米)
答:这根绳子原来长20米。
3.12-5=7(厘米)
答:早晨的影子比中午的影子长7厘米。
4.6 所提问题不唯一,如:
蚂蚁要爬多少厘米才能吃到米粒?
4+1+4=9(厘米)
答:蚂蚁要爬9厘米才能吃到米粒。
5.1米=100厘米
100-20-20=60(厘米)
答:丽丽身高60厘米。
点拨:题目中所给数据单位不一样,要先转化成相同单位再计算。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