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 8章运动和力 练习(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 8章运动和力 练习(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6-02 15:2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8章运动和力(单元)
1.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F=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B受到的重力与A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
D.若增大拉力F,则A与地面的摩擦力也随着增大
2.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
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3.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4.如图所示,一平放弹簧测力计两边同时用力拉,它的示数是10N,这两边的拉力分别为
A.5
N,5
N
B.10
N,10
N
C.0
N,0
N
D.20
N,20
N
5.如图,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对这两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B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B对A的支持力与A对B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B对A的支持力与A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A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A的吸引力完全相同
6.如图所示,一个同学用水平力F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推车时水平力F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f的大小关系是
(
)
A.F一定小于f
B.F可能小于f
C.F一定等于f
D.F可能大于f
7.如图所示,当人推墙时,人将向后退,对此现象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能后退一段距离是因为仍然受到墙的作用力
B.人能后退一段距离是因为人具有惯性
C.人停下来后惯性就消失了
D.人对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8.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物体B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绕地球飞行的飞船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列车匀速运动时,火车头拉车厢的力大于车厢所受的阻力
10.在水平雪地上滑行的运动员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弯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重力
B.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他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运动员滑行时有惯性,停下来就没有惯性
D.停止蹬地运动员就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11.如图所示,某人用12
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
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1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N。
13.如图所示,在玻璃杯里装上大半杯米,把一根筷子插在中间,将米压紧并使筷子直立,再往杯内加少许水,过一会儿拿起筷子,可以看到筷子把装米的玻璃杯提起来。这是因为米吸水后发涨发涩,既增大了米对筷子和米对玻璃杯的________,又增大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增大了摩擦力。若米重2
N,玻璃杯重1
N,则当筷子提着米在空中静止时,米与筷子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14.海南省正在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规定汽车礼让行人.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
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汽车轮胎表面刻有深槽花纹,是为了_____摩擦力(选填“增大”或“减小”).
15.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__________。
(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__________,释放时观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
(4)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选用较轻卡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
答案
1.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F=15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A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B受到的重力与A对B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C.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
D.若增大拉力F,则A与地面的摩擦力也随着增大
【答案】C
2.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  )
A.跳水运动员踩踏跳板。身体向上跳起
B.铅球运动员投出铅球后,身体随着向前倾倒
C.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体离墙而去
D.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
【答案】B
3.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答案】B
4.如图所示,一平放弹簧测力计两边同时用力拉,它的示数是10N,这两边的拉力分别为
A.5
N,5
N
B.10
N,10
N
C.0
N,0
N
D.20
N,20
N
【答案】B
5.如图,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对这两物体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与B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B对A的支持力与A对B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B对A的支持力与A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D.A对地球的吸引力与地球对A的吸引力完全相同
【答案】C
6.如图所示,一个同学用水平力F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推车时水平力F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f的大小关系是
(
)
A.F一定小于f
B.F可能小于f
C.F一定等于f
D.F可能大于f
【答案】C
7.如图所示,当人推墙时,人将向后退,对此现象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能后退一段距离是因为仍然受到墙的作用力
B.人能后退一段距离是因为人具有惯性
C.人停下来后惯性就消失了
D.人对墙的力与墙对人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B
8.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物体B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
C.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
【答案】A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绕地球飞行的飞船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D.列车匀速运动时,火车头拉车厢的力大于车厢所受的阻力
【答案】C
10.在水平雪地上滑行的运动员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弯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重力
B.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他们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运动员滑行时有惯性,停下来就没有惯性
D.停止蹬地运动员就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答案】B
11.如图所示,某人用12
N的力沿水平方向向右拉一根轻质弹簧,弹簧对手的拉力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2
N,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
【答案】等于
弹簧
1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N。
【答案】0~5
3.6
13.如图所示,在玻璃杯里装上大半杯米,把一根筷子插在中间,将米压紧并使筷子直立,再往杯内加少许水,过一会儿拿起筷子,可以看到筷子把装米的玻璃杯提起来。这是因为米吸水后发涨发涩,既增大了米对筷子和米对玻璃杯的________,又增大__________________,从而增大了摩擦力。若米重2
N,玻璃杯重1
N,则当筷子提着米在空中静止时,米与筷子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答案】摩擦力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3
14.海南省正在开展社会文明大行动,规定汽车礼让行人.汽车不避让行人且冲过斑马线
是很危险的,这是因为汽车具有_____,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刹车不易停住.汽车轮胎表面刻有深槽花纹,是为了_____摩擦力(选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惯性
增大
15.利用如图所示器材“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将卡片上的两根线跨放在支架的滑轮上,并在两个线端分别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当卡片平衡时,从钩码质量看,卡片两边所受的拉力__________。
(2)为观察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否能平衡,可用手将卡片__________,释放时观察其是否保持平衡。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
(4)该实验在选择卡片时,选用较轻卡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
【答案】相等
旋转一定角度
必须在同一物体上
卡片重力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