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浮
力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三维)及对应教法
1、通过大量生活事例了解浮力,引出浮力的概念,并会测量浮力2、通过观察实验,理解浮力的产生原因3、通过学生实验,初步探究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做、观察、议、讲
教学重点
1.通过大量经验事实,认识浮力的存在2.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决定浮力的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
运用实验和分析的方法得出浮力产生的原因
教学手段
学生探究实验、讨论、演示实验、归纳分析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安排
学习目标:1.会测量浮力2、会分析浮力产生的原因3、会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影响浮力的原因二、激趣导入由乒乓球不上浮、橡皮泥小船,引入新课三、进行新课1、感知浮力将乒乓球浸在水中,用手缓慢向下压乒乓球直至浸没,体验手的感觉。通过展示图片了解生活中的浮力,得出浮力的概念分析在水面上漂浮静止的物体,确定浮力的方向及施力物体
展示演示小实验激趣巡视提问分析受力
学生观看用手压乒乓球体验浮力确定浮力方向
1min3min
课时教学设计(试用稿)
学科
授课时间
任课教师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安排
2、浮力的测量通过思考能沉底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小组先讨论如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再动手进行试验,总结浮力的表达式:F浮=G-F拉(称重法)3、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通过观看视频,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运用浮力产生的原因知识,解释乒乓球不会浮起原因。通过分析水中正方体的受力情况总结公式:F浮=
F向上-F向下(原因法)思维拓展:若是漂浮的正方体木块,浮力怎么表示?F浮=
F向上-03、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通过生活事例和已有的知识提出影响浮力的因素。教师通过“抛砖引玉”环节引导学生做出一些合理的猜想:……….提示学生注意探究各因素与浮力的关系时顺序学生展示实验过程、结论教师进行评价总结
提示浮力就是托力(降低难度)展示视频分析正方体受力展示问题抛砖引玉巡视解决试验中存在的问题对过程、结论进行评价
学生讨论测量方法并展示浮力的表达式观看视频独立思考写出表达式展示自己的猜想动手实验展示结果独立完成限时独立完成?
5min6min15min5min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安排
四、能力提升通过习题将本节内容与密度、压强、压力等知识联系在一起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五、当堂小测
练习册“自主预习”
板书设计
浮力一、浮力1、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
向上的力叫浮力2、方向:竖直向上3、施力物体:液体
气体4、称重法:F浮=G-F拉5、原因法:
F浮=
F向上-F向下
F浮=
F向上-0二、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液体的密度
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
作业
【必做题】教材第5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4题.,练习册
“随堂学练”【选做题】练习册
“课后作业”12、13题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