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精通小学六年级英语Unit
3:We
are
going
to
travel.
Lesson
17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与分析
本课时会话的情境是Li
Yan一家来到世界公园,观看世界著名城市及景点的微缩景观:英国的大本钟、塔桥,美国的迪斯尼乐园,加拿大国家电视塔、尼亚加拉瀑布,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通过对话学习,使学生理解、听说、认读主要目标语言Would
you
like
to
go
to...?
Of
course.理解、听说、认读关于城市和景点的专有名词Big
Ben,
the
Tower
Bridge,
Washington
D.C.,
Disneyland,
CN
Tower,
the
Niagara
Falls,
the
Sydney
Opera
House。知道这些著名景点所在的国家及城市,简要了解Big
Ben,the
Tower
Bridge的历史背景,开阔学生的视野,并能够在语境中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进行旅行、文化相关话题的日常交流。
主要目标语言: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Of
course.
Big
Ben,
the
Tower
Bridge,
Washington
D.C.,
Disneyland,
CN
Tower,
the
Niagara
Falls,
the
Sydney
Opera
House.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至少学习了4年英语,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和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大多数学生接受能力强,思维敏捷,动作迅速。接受能力好的同学,对他们来说,一再重复知识,是对时间的浪费,是课堂无效的表现。而接受能力稍差的同学,需要教师重复几次,才能听懂。所以,根据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一定要设计不同的方案。要树立学生参与精神,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课堂和课后不同的任务。还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动起来。要求教师在课堂中穿插一些游戏,不断变换着花样进行语言项目的操练,利用学生英语基础上的差距让学生互助,不仅可以给后进学生信心,也能使整体的英语学习进一步提高。
二、课前准备
1.
准备文本音频、视频、教学课件、课堂练习卷和课文中涉及的主要景点的图片及所在国家的词汇短语卡片。
2.
学生朗读第16课并录音,将录音上传给英语老师。
3.自制Big
Ben,
the
Tower
Bridge,
Disneyland,
CN
Tower,
the
Niagara
Falls,
the
Sydney
Opera
House的相关资料视频。
三、教学步骤与建议
1.
热身/复习(Warm-up)
1)
播放录音(课前完成环节)
继续日常拓展活动,教师任意选择2?3名同学的16课录音材料,播放给全班同学听,请其他同学对录音做出评价。此活动增强知识的复现率,同时鼓励学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以旧引新
第16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中国的名胜。今天老师邀请大家去看看世界的名胜。此活动承上启下,既延续了本单元第13?16课的内容,复习了本单元已学的目标语言,又为本课新内容(参观世界公园)做了铺垫,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新课学习。在复习中呈现本课的语言目标:Would
you
like
to
go
to...?
Of
course.以及同义句,为学生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2.
新课呈现(Presentation)
1)
图片阅读
引导学生感受紫禁城等名胜都在北京,其实北京还有一处叫“世界公园”的名胜。本课的主题图景点图片卡通化,与实景感受不同。为了呈现真实的景观,我将各景点的实景照片做到PPT中,替换原有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预测Li
Yan一家的交流内容。教师先出示两个问题:What’s
in
the
World
Park?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it?引导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综合表达个人观点并为学生整体介绍世界公园。此环节训练学生能够根据图片预测人物对话的能力,以及与大家分享信息的能力。最后教师引导学生:Do
you
want
to
visit
this
place?为下面的细致分析学习铺垫。
2)
整体感知
教师播放Just
read
and
talk部分的完整对话录音,学生细细听音并思考问题:How
many
countries
are
there
in
the
dialogue?/What
are
they?边听录音,边整体感知和理解对话。此活动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阅读情况,发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3)探索新知
在听音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知,引导学生观看完整视频,学生仔细观看并思考问题:How
many
famous
places
are
there
in
the
dialogue?/What
are
they?观看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在书上标记。本课生词较多,小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共同探索新词句的语义,使学生能够在对话语境中理解、认读
Big
Ben,
the
Tower
Bridge,
Washington
D.C.,
Disneyland,
CN
Tower,
the
Niagara
Falls,
the
Sydney
Opera
House。另外在学生观看、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认真观察,发现标记典型的学生,预测学生可能会把不太会容易发音的Niagara
Falls标出来,也可能会因为不理解CN的代表含义而把CN
Tower标出来等等。
4)解读难点
利用自制视频解读难点。本课的景点都是世界名胜,学生有的不太熟悉,有的虽然知道但也是一知半解,例如CN
Tower中CN的代表含义等。此视频的作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文本中没有的内容,拓展了新知,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细致学习
通过整体感知、深化学习、探索新知和解读难点后,学生一定会有个别词汇发音有些问题。例如:Niagara
Falls等。通过这个环节学生会进一步对新词的发音进行练习,更重要的是提供了文本细化的框架学习,进一步对于前面的学习进行检验和夯实。
3.
趣味操练(Practice)
1)
角色朗读
学生四人一组,分角色练习对话。练习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朗读时除理解会话、读准发音外,还要注意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表达语言蕴含的情感。深人理解对话内容是朗读的基础。
2)
朗读分享
教师请几组同学分角色朗读对话,并请其他同学参与评价,教师适时点拨,生生间的互评重在评价语音、语调、情感表达等。
3)
背诵比赛
教师请三组同学分角色背诵对话,并请其他同学参与评价,教师适时点拨,生生间的互评重在评价语音、语调、情感表达等。
4.
语言运用(Language
use)
1)
创编对话
情景设置:学生四人一组,创编在世界公园谈论著名景点微缩景观的对话。通过问答,了解彼此的旅行意愿,开展讨论。此活动有助于学生深化理解、综合运用本单元目标语言。小组汇报时,建议教师将学生提及的景点以思维导图的形式一一写在黑板上,与全班同学分享。教师采纳学生的想法并体现在板书中,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激励。此环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发现更多有趣的地方。
语言支持:
A:
This
is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is
in
___________.
It
is
__________in
the
world.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_________?
B:
Of
course.
/N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板书建构
World
Park
Interesting
place
to
visit
This
is
______.
______
Of
course.
I
want
to
is
in
______.
______
in
the
visit______
world.
No,
I
______.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______?
3)
汇报对话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创编的对话。
5.
课堂评价(Assessment)
1)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评价
(1)
在朗读分享环节四人一组朗读对话后,其他同学参与评价,以评促学。
(2)
在语言运用环节,教师采纳学生的旅行计划,并建构思维导图板书,意见被老师采纳的同学会因此获得成就感,这本身是对学生一种肯定的激励性评价。
(3)
在语言运用的“创作对话”环节,学生进行小组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生生互评,教师将评价活动与综合语言运用活动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
(4)
在教学过程中的个体评价,建议教师以丰富的语言评价为主,通过给予学生具体、恰当的激励性评价,如
What
an
interesting
place!
Wonderful。
2)
教师指导学生课下完成《课堂试卷》中的相关内容,并进行评价。
6.
作业设计
(
Homework)
1)基础作业:听、读、背诵课文,并了解大意。
2)创意作业。每位学生放眼世界,选择1~2个自己感兴趣的景点,为其设计一张图文结合的英文海报或明信片,张贴在班级,向大家介绍这个地方。全班同学一起欣赏这些品,并评出最佳设计作品。
7.板书设计:
1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