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0章《数据的分析》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0章《数据的分析》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6-01 17:44: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0章《数据的分析》综合测试题
一、选一选,看完四个选项再做决定!
1.某校体育节有13名同学参加女子百米赛跑,它们预赛的成绩各不相同,取前6名参加决赛.小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成绩,她想知道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13名同学成绩的(

A.方差
B.极差
C.
中位数
D.平均数
2.某班七个合作学习小组人数如下:5,5,6,x,7,7,8.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6,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
A.7
B.6
C.5.5
D.5
3.某校把学生的纸笔测试、实践能力、成长记录三项成绩分别按50%、20%、30%的比例计入学期总评成绩,90分以上为优秀.甲、乙、丙三人的各项成绩如下表(单位:分),学期总评成绩不是优秀的是
(
)
纸笔测试
实践能力
成长记录

90
83
95

88
90
95

90
88
90
A.甲
B.乙、丙
C.甲、乙
D.甲、丙
4.某“中学生暑期环保小组”的同学,随机调查了“幸福小区”10户家庭一周内使用环保方便袋的数量,数据如下(单位:只):6,5,7,8,7,5,8,lO,5,9.利用上述数据估计小区2000户家庭一周内需要环保方便袋约(
)
A.2000只
B.14000只
C.21000只
D.98000只
5.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校园歌唱比赛中,11名参赛同学的成绩各不相同,按照成绩取前5名进入决赛.如果小明知道了自己的比赛成绩,要判断能否进入决赛,小明需要知道这11名同学成绩的(  )
A.平均数
B.中位数
C.众数
D.方差
6.在一次向“希望工程”捐款的活动中,已知小刚的捐款数比他所在学习小组中13人捐款的平均数多2元,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小刚在小组中捐款数不可能是最多的;
B.小刚在小组中捐款数可能排在第12位;
C.小刚在小组中捐款数不可能比捐款数排在第7位的同学的少;
D.小刚在小组中捐款数可能是最少的.
7.某中学人数相等的甲、乙两班学生参加了同一次数学测验,班平均分和方差分别为82分,82分,245分2,190分2.那么成绩较为整齐的是
(
)
A.甲班
B.乙班
C.两班一样整齐
D.无法确定
8.一台机床在十天内生产的产品中,每天出现的次品个数依次为(单位:个)0,2,0,2,3,0,2,3,1,2.那么,这十天中次品个数的
(
)
A.平均数是2
B.众数是3
C.中位数是1.5
D.方差是1.25
9.为了解居民节约用水的情况,增强居民的节水意识,下表是某个单元的住户当月用水量的调查结果:
住户(户)
2
4
5
1
月用水量(方/户)
2
4
6
10
则关于这12户居民月用水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位数
6方
B.众数6方
C.极差8方
D.平均数5方
10.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4,x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那么另一组数据3
x1-2,3
x2-2,3
x3-2,3
x4-2,3
x5-2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
A.2,
B.2,1
C.4,
D.4,3
二、填一填,要相信自己的能力!
11.在2019年某市数学联赛中,抽查了10名同学的成绩如下(单位:分)78,77,76,74,69,69,68,63,63,63.在这一问题中,样本容量是
,众数是
,平均分是

12.为了解某新品种黄瓜的生产情况,抽查了部分黄瓜株上长出的黄瓜根数,得到了下面的条形统计图,观察该图,估计该新品种黄瓜平均每株结
根黄瓜.
13.如图2是一组数据的折线统计图,这组数据的极差是
,平均数是

14.已知数据a、b、c的平均数为8,那么数据a+l,b+2,c+3的平均数是

15.甲、乙两人进行射击比赛,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他们的平均成绩均为7环,10次射击成绩的方差分别是:3,1.2.成绩较为稳定的是
(选填“甲”或“乙”).
16.有一组数据如下:
3,
a,
4,
6,
7.
它们的平均数是5,那么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__.
17.一组数据的方差是,…,则这组数据共有
个,平均数是

18.为了解光明中学某班学生每天的睡眠情况,随机抽取该班10名学生在一段时间里每人每天的睡眠时间统计如下(单位:小时):6,8,8,7,7,9,10,7,6,9,由此估计该班多数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为
小时.
19.在综合实践课上,六名同学做的作品的数量(单位:件)分别是:5,7,3,,6,4;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件.
20.如图3是根据某中学为武汉捐款的情况而制作的统计图,已知该校在校学生3000人,请根据统计图计算该校共捐款
元.
三、做一做,要注意认真审题!
21.某乡镇企业生产部有技术工人15人,生产部为了合理制定产品的每月生产定额,统计了这15人某月的加工零件个数如下表.
(1)写出15人该月加工零件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假如生产部负责人把每位工人的月加工零件数定为260件,你认为这个定额是否合理?为什么?
每人加工件数
540
450
300
240
210
120


1
1
2
6
3
2
22.在某旅游景区上山的一条小路上,有一些断断续续的台阶,下图是其中的甲、乙两段台阶的示意图,请你用所学过的有关统计知识(平均数、中位数、极差和方差)回答下列问题:(单位:cm)
(1)两段台阶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哪段台阶走起来更舒服,为什么?
(3)为方便游客行走,需要重新整修上山的小路,对于这两段台阶,在台阶数不变的情况下,请你提出合理的整修建议.
23.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为了倡导“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小刚在他所在班的50名同学中,随机调查了10名同学家庭中一年的月均用水量(单位:t),并将调查结果绘成了如下的条形统计图.
(1)求这10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2)根据样本数据,估计小刚所在班50名同学家庭中月均用水量不超过7
t的约有多少户.
24.八年级(1)班数学活动选出甲、乙两组各10名学生,进行趣味数学抢答比赛,供10道题,答对8题(含8题)以上为优秀,答对题数统计如下:
答对题数
5
6
7
8
9
10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优秀率
甲组
1
0
1
5
2
1
8
8
8
1.6
80%
乙组
0
0
4
3
2
1
请你完成上表,并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从不同方面评价甲、乙两组选手的成绩。
25.某校欲招聘一名数学教师,学校对甲、乙、丙三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能力测试,各项测试成绩满分均为100分,根据结果择优录用.三位候选人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



教学能力
85
73
73
科研能力
70
71
65
组织能力
64
72
84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谁将被录用,说明理由;
(2)根据实际需要,学校将教学、科研和组织三项能力测试得分按5∶3∶2的比例确定每人的成绩,谁将被录用,说明理由.
26.市体校准备挑选一名跳高运动员参加全市中学生运动会,对跳高运动队的甲、乙两名运动员进行了8次选拔比赛。他们的成绩(单位:m)如下:
甲:1.70
1.65
1.68
1.69
1.72
1.73
1.68
1.67
乙:1.60
1.73
1.72
1.61
1.62
1.71
1.70
1.75
(1)甲、乙两名运动员的跳高平均成绩分别是多少?
(2)哪位运动员的成绩更为稳定?
(3)若预测,跳过1.65m就很可能获得冠军,该校为了获得冠军,可能选哪位运动员参赛?若预测跳过1.70m才能得冠军呢?
参考答案:
一、1.C
2.B
3.D
4.B
5.B
6.B
7.B
8.D
9.A
10.D
二、
11.10,63分,70分;
12.13;
13.31
46.5;
14.10;
15.乙;
16.2;
17.20
10;
18.7;
19.5;
20.37770
三、
21.(1)平均数:260件
中位数:240件,众数:240件.
(2)不合理.因为表中数据显示,每月能完成260件的人数一共是4人,还有11人不能达到此定额,尽管260件是平均数,但不利于调动多数员工的积极性.因为240件既是中位数,又是众数,是大多数能达到的定额,故定额为240件较为合理.
22.(1)相同点:两段台阶的高度的平均数都是15.不同点:两段台阶高度的中位数,方差和极差均不相同.
(2)甲路段走起来更舒服,因为它的台阶高度的方差小.
(3)每个台阶高度均为15cm,使得方差为0,这样便于游客行走.
23.解:(1)观察条形图,可知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


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为.

在这组样本数据中,出现了4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将这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的两个数都是,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2)∵
10户中月均用水量不超过7
t的有7户,



根据样本数据,可以估计出小刚所在班50名同学家庭中月均用水量不超过7
t的约有35户.
24.
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方差
优秀率
8
8
8
1.6
80%
8
8
7
1.0
60%
从平均数、中位数看都是8题,成绩相等
从众数看,甲组8题乙组7题,甲比乙好
从方差看,甲成绩差距大,乙相对稳定
从优秀率看,甲比乙好
25.解:(1)甲的平均成绩为:,
乙的平均成绩为:,
丙的平均成绩为:,
候选人丙将被录用.
(4分)
(2)甲的测试成绩为:,
乙的测试成绩为:,
丙的测试成绩为:,
候选人甲将被录用.
26.(1)
(2)
故甲稳定
(3)可能选甲参加,因为甲8次成绩都跳过1.65m而乙有3次低于1.65m
可能选乙参加,因为甲仅3次超过1.70m,当然学生可以有不同看法只要有道理
图1
图2
初一
32%
初二
33%
初三
35%
人数统计
人均捐款数(元)
13
15
10
初一
初二
初三
图3
图4
图5
户数
月均用水量/t
1
2
3
4
0
6
6.5
7
7.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