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中考作文复习学案——统编版语文七上单元微写作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0】中考作文复习学案——统编版语文七上单元微写作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2 09:2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单元微写作训练
前言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方式,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人之生存的必需。也正因为如此,它一直是中考语文重点考察的内容。
微写作应该着眼于以下方面
熟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不同功能和写作要求,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把握微写作的写作要求。微写作虽然"微",但它仍是一篇完整的作文,仍然要求有头有尾、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完整。
掌握微写作的写作技巧。微写作的字数有严格的限制,要求写作时要言不烦,惜墨如金;同时微写作又要求"以少总多",以小见大。这就要求考生在写作时,根据题目指定的范围和具体要求,切入点的选择要小要巧;立意的角度要新要深;内容的选择要精要准;主旨的表述要显要明;语言的使用要简要恰。
关注现实,观察生活,开阔眼界,积累素材。这可以与大作文的写作准备同时进行。
多写多练。有诗云:"文章得失不由天,多看多练是关键。留心处处皆学问,勤奋才能出新篇。"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当勤奋者,就可以写出高水平的微作文
一.微写作及其特点
微写作”发端于微博。利用微博写作微型文学作品,叫做微写作。其文体包括“微小说”“微诗歌”“微故事”“微笑话”等。。微写作或者是记录一个闪光的瞬间,或者是说明一处美景,更或是介绍一幅图片…
微写作是即时性写作,规模小,时间短,针对性强,操作简单,或一个词一个标点,或一句话,或三言两语,可以发议论,说心情,记思想,谈感受。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用微创作的形式记录,也是一种写作积累的过程,这种情感的积累是作文中抒发真情的源泉,有了这些真情积累,才能避免写作中的矫揉造作和无病呻吟达到有效的写作训练。
篇幅短小,内容零碎,结构散乱,字数不超过350字,一般是200字左右,能检验单项写作能力。主要考查学生的用语精炼的语言描述场景、说明、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的能力。这4几个方面合起来,就是微写作,也就是小作文。
二.微写作技巧
(一).注意审题
(二).注意语言简洁
(三).力求结构完整
(四).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
(五).直接入题,不必铺陈
(六)。不能任意发挥联想
三,微写作类型
类型:场景事物(描写说明)、表达观点(赏析评价)、文意理解(该写扩写)、实用生活(应用文体)
四.典型例题
1.议论性
解题技巧:
(1)明确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
(2)审清题目,明确针对什么现象(事件、人物)进行论述。
(3)观点、态度明确,可开头写出观点,也可结尾总结观点。然后选取某一角度,围绕自己的观点,用两三句话简单说明自己的理由。
(4)注意观点不明确的几种情况:①态度不明确;②论说范围过宽,缺乏针对性;③语言不简洁、拖泥带水。
(1).《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请你也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个观点,运用道理论证方法,100字左右。
示例: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高尔基有言:“要想把问题弄清楚,就不要着急去相信,知识的力量就在于怀疑。”就是因为有怀疑精神,笛卡尔不屈从于神学权威,在科学和哲学领域取得辉煌成绩。怀疑精神对于治学就如氧气之于生命,失去了怀疑,学问就失去了进步的可能。
(2)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前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请你写出自己观看阅兵式后的感想,200字左右。
示例:战旗猎猎,闪耀荣光。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战旗方队的100面荣誉旗帜整齐列阵,气势如虹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检阅。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感叹:“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一面面鲜红的战旗,在战火洗礼中傲然挺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进程中高高飘扬。凝视鲜红的旗帜,回首辉煌的历史,缅怀英雄的故事,我心中既感动于先辈在抗敌御侮时的无私奉献,又燃烧着将来建设伟大祖国的热情。
2.描写性
解题技巧:
(1)抓住景物的特征(形状、色彩、声音等);
(2)描写景物的特征,注意描述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
(3)多角度进行描写(俯视、仰视、近观、远望,静态、动态等);
(4)景物描写中要融入自己的感受;
(5)注意题干是否要求运用某种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
(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节选自《社戏》选文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从视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描绘月夜行船的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同时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增强景物描写的效果。请你选一处喜爱的景物,模仿以上写法进行描写,并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示例:躺在瓜田边帐篷里的床上,听着凉风吹来的蝉鸣,嗅着香瓜的阵阵清香,感到一丝丝的清凉,透过帐篷的缝隙,月色泻进来,洒在地上,像浅浅的溪水的样子,我陶醉了。好美的月夜!
3.说明性
解题技巧:
(1)描写某一事物或建筑物,要准确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有外显特征,如事物的颜色、质地、形状、空间位置等;有内隐特征,如事物的成因、性能、原理、变化过程、内部结构、风格等。
(2)描写某一单元体系或者活动流程等,则根据题干所示条件写清楚各项目或过程。
(3)恰当安排说明顺序,如介绍动植物的生长变化、产品的生产程序等可采用时间顺序,介绍建筑物可采用空间顺序。
(4)选用合适的或题干要求的说明方法
(5)使用恰当准确的语言。说明性文字不宜太过花哨,只要能说明清楚对象即可。
(1).课外综合实践时,语文老师让同学们观察一个动物或者植物的成长过程,并尝试用说明性文字介绍这一过程。要求:至少运用一种说明方法,80字左右。(
示例:我观察的是豆芽的成长过程。前两天早上,花盆里没什么变化;第三天早上,花盆里的土被拱了起来,长出了嫩白色的芽,竖着看像一个驼背的老人;第四、五天时,豆芽的头全部长出来了,颜色也由白色变成了绿色……这真是一个奇妙的过程。
(2).班主任准备开展以“秘密花园”为主题的班会,想让同学们彼此了解,请你将自己的房间作为一个“秘密花园”介绍给同学们。要求: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150字左右
示例:我的房间虽小,但是很温馨。由门走进房间,靠窗放着一张电脑桌,电脑桌的右边是写字台,写字台分上下两层,上面一层放着各种各样的书,如《安徒生童话》《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下面一层是我写作业的台面。写字台的正前方是床,床头放着闹钟、台灯等物品。床左边是一张小桌子和一把小椅子。这就是我的房间,见证了我的成长,也给了我温暖。
五.教材微写作练习
第一单元
写景片段/改写《天净沙》
单元概览:
本单元重点是关注自然景物,学会写景状物,学习描摹景物氛围。选文由三篇经典散文和四首古诗组成。他们语言优美,诗意盎然,又各有特色,清新隽永,自然朴素,是模山范水的美文,文章融合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分别从形、声、色等方面为我们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珍惜生命吧、热爱生活的情怀,同时也传达出个人微妙的发咋感情,体现《新课标》“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你创意的表达”这一导向,三排那文章的开头、结尾、标题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训练提升
训练目标:写景抓住特征
训练要求:天下的景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自己的特点。要写好景物,可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神韵、变化等这些方面。借助形象感强的词语直接描摹。运用比喻、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加以突出,这样就可以抓住景物特征,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
对大自然的“悟”要有一定的深度,要集中,不能漫无边际,浮光掠影,写“悟”可以散见于全文,也可以凝聚于篇尾。
要渗透作者的情感,在描写时要做到情景交融、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只有这样才能不增加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共鸣。
训练要点
1.用心感受大自然,善于发现景物的特征,找出其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和变化等方面的特点。
2.培养从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点面结合等多角度多层次描写景物的能力
3.培养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的能力,或按时间先后顺序,或按移步换景顺序,或时空顺序。
4.根据内容的需要,学会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技巧点拨
如何才能写好景物呢?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写景要有条理。
 
  所说“的条理”就是描写景物的时候,要有清楚的顺序,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要让人一看就十分清楚。。
 
  2、写景要抓特点。
 
  每处景物都有它的特点,而且必然从景物中反映出来。我们描写景物就要学会抓特点。我们要仔细观察景物,抓住特点写具体,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要写好景物,还要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神韵、变化等这些方面进行描写。这样就可抓住景物的特征,使读者感到鲜明生动,有身临其境之感。
3、写景要具体  
 
  同学们写文章只注意叙述,不懂得要把事物或景物写具体。比如有的同学看到一处有喷泉,只会写“这喷泉的景色实在太美了!”不会写到底怎么美!有的小朋友看到了天安门城楼下面的几处喷泉,是这样写的:“天安门城楼下面的两侧有好几处喷泉,每处喷泉都是这样的,中间几根水管是笔直向上的,四周的水管成喇叭形向外弯着,从许多管口喷出来的水柱很高很高,就像一个开放了的大喇叭花一样,在阳光照射下,闪着金色的亮光。到了晚上,那喷泉在华灯的照耀下,仿佛就是天宫里的七色彩灯,五彩缤粉,美丽极了。”这样写喷泉,不仅知道喷泉是美丽的,而且使人感觉到喷泉到底怎样美!这是因为,小作者抓住了特点之后,把它写具体了。
 
 
4、写景要抒发感情。
 
 观赏景物会使人有一种喜悦的心情,有的使人惊喜地发生一种赞叹声。那么怎样把这种情感流露在作文中呢?那就要把当时的感受用语言真实地表达出来。一个同学在看完笔架山的景色之后,在文章结尾处是这样写的:这神奇的笔架山,可能是玉皇大帝写完了天书之后,故意把笔放在锦州的大海里,让锦州人随时提笔疾书,把人间的民情上报到天宫;而那长长的、由小石子和细沙筑成的“天桥”,也可能是玉皇大帝为锦州人顺利地登上天宫去旅游而铺设的吧!如果真是这样,我将代表锦州的人民向天上高呼:玉皇大帝,我们感谢你!你为我们留下了这样巧夺天工的自然瑰宝,我们不会忘记你,其实,这是大自然赐给我们人类的一处绝世美景!  
 
5.
刻画事物要调动多个感官,进行多角度刻画。这些感观包括:耳朵听到的——听觉;眼睛看到的——视觉;鼻子闻到的——嗅觉;嘴品味到的——味觉;皮肤触及到的——触觉;内心感悟到的——内心感受六个角度;除此之外还有虚实之分。既可以写眼前的,也可以写想像的。同时还要考虑,这是叙事性记叙文,不是写景散文,要考虑景物所占的篇幅,做到恰到好处。景物描写方法大家可以借鉴《春》这篇文章。
训练内容
1.解读寓情于景的写法。“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夕阳西下”时马致远浪迹天涯的悲凄,解读其诗意,从而理解寓情于景别的写法,不少于200字
提示:
学生先对插图进行全面观察,先找出“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从形状、色彩、声音、质地、情感等方面将每一个意象性词语改写成意境性的句子,了解图画的主旨。仔细有序地观察:画面靠前的是枯藤、老树、乌鸦,树的后面是风尘仆仆的游子牵着一匹廋马,画面色调灰暗。画中表明的是什么时候?游子的形象特征、周围环境怎样?反映了什么样的情节内容?在观察的基础上把看到的内容,有条理的说清楚。
100
2.
9月份,由夏入秋,天气转凉,气候不同了,自然景物、人们穿着方面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你注意到了吗?请选择你最喜欢的景和物,写一个片段,不少于200字。
提示:(1)关键是要善于发现,你观察、感受到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成为写作的素材,不妨先都记下来,再做取舍。
(2)注意“九月份”这个特定的时节,写出由夏入秋的各种变化。要写得具体明确,比如你的感受是“秋高气爽”,就要用特定的景物把这个感觉描绘出来。
100
答案:
1.太阳快要下山了,原野一片荒凉;晚霞残红的色彩,反而衬托出景物的寂寥。他孤独的影子,在荒野中一步一步走着。他所骑的那匹瘦弱的马,一边走一边喘息。沙尘飞扬的荒凉小路上,他和老马缓步行走,路旁的老树被枯黄的藤蔓缠绕,乌鸦嘎嘎的叫声,使他想起家乡的亲人——年老的双亲和可爱的妻儿,他的心中有说不出的凄楚和落寞。为了理想,到京城里去考试,要不是落榜,身上的钱也用光了,他就不必这样流浪天涯。<
连乌鸦都回巢里去了,小木桥下潺潺的流水声,传到过耳边,几户人家也炊烟袅袅,他看到了这些景象,又想起故乡还远在天边,内心里思乡的痛苦,实在是笔墨无法形容的。夕阳下,秋风寒冷,独孤林牵着又饥又渴的瘦马,一步一步地走向家乡。
2.
九月的小区
在我的眼里,太阳就是在门外等候的魔鬼,而家里的空调就像是善良的天使,带着美丽的笑容,美化着我们的环境。
可九月一到,妈妈逼着我要到室外去玩。没办法,只能拿着球下去再找个凉快的地方躲起来。
可我把大门一开,一阵秋风扑面而来。风里还带着树叶的味道,走着,走着,小区里的石榴以及核桃长满了一树。风再一乱,累累的果实就像风铃一样摇摆着。
走出树荫,我抬头一看,太阳公公也改善了,不再毒辣地给每个出来的人做桑拿,却用恰到好处的温度,照射着大地。小草不管是黄是绿,都沾上了宝石般的露水,被阳光反射地像星星一样。
到了球场,我发现人们的着装也不同了,从以前的清凉小背心儿,到我从来都没想到踢球会穿的大厚夹克。
季节的变化,真是让人猜不透。
第二单元
学会“添枝加叶”
单元概览
本单元重点是关注家庭生活,理解至爱亲情。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秋天的怀念》《散文诗两首》抒写对母爱的赞美;《散步》取材于家庭生活中常见的小事,表现家人之间互敬互爱,读来既温馨诗意又有深刻内涵;《世说新语》讲述古代少年的聪慧故事,也让人感受到古代世族家庭的文化修养和情趣。本单元各篇文章的主旨,并不仅限于亲情,还可以读出其他丰富的内涵,例如《秋天的怀念》不只是表现母爱,更有儿子的悔恨和愧疚之情以及对生命的感悟,《散步》中还可以读出人生的选择,读到人到中年特有的责任感。这些文章,有的注重描写,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细致入微;有的借用美好的意象抒写美好的情感,温馨浪漫;有的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小事,叙述平实缺引人思考,充满遐想;本单元在琐碎的生活中选材,注重细节描写,借物喻人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训练目标
把事件写得清楚、真实、‘感人’
训练要求
在记叙文写作中,叙述好一件简单的事情,这是一项基本功,以后进行复杂的叙事,也就有了基础。所以,学会记事是语文习作中必须学会的基本功,记好一件事除了交代清楚六要素,更为重要的是传达感情,感染别人,写出真情实感。
训练要点:
一从梳理写作思路做起。
1.想清“我要写什么事”。记事作文,首先要确定“写哪件事”。所以写作之前要打开记忆的闸门,搜索可用的材料。将可写的事情罗列一个清单,再逐一筛选,或与同学讨论,确定恰当的选材。
2.理清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可以采用口头叙述,或列提纲,还可以确定一些注意事项,比如怎样写开头结尾,怎样安排详略。
二.从熟悉和最有感触的事情写起。
首先要注意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要从自己司空见惯的人和事中观察处不平常的的东西来,记住那些让自己心动的东西:比如可以选定目标,再注意观察这个人的外貌行为有没有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什么地方最引人注意
三.坚持写日记,写周记
及时把生活中的发生的事情和感触记录下来,有感触的事件要及时记录下来,自己的感悟也要及时写下来,这样不仅积累了素材更积累了写作经验。
技巧点拨
1、把动作分解,准确使用动词表现人物动作行为。例如:“慌张、惶恐”就准确地写出了玛丽亚小姐吃惊、害怕,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的表情、神态。另外还有“夺门而出”的“夺”字写出了孩子们听到哨声后往外跑时动作的敏捷、迅速。
2、善于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具体写出人物的动作、神情。文中三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a行动迅捷如同听到了警报;b俨然凯旋的士兵;c如同一位将军检阅自己的士兵。
3、抓住人物的特征进行描写,让具体事实反映人物性格和品质,而不是作者给人物下评语。如上例中父亲:非常严厉;孩子:规距、木偶式的,这些特点都是通过对具体行为的描写体现出来的。
4、细心观察,发挥想像,抓住细小而传神的细节,写出人物的情态变化。
5、如果是写景,要善于用多种感观、多个角度描写一处景物,要善于发挥想象。写人物要善于变换多种角度,从不同层面来写。
6、场面描写要善于点面结合,即:除了关注整体情况,还要抓住局部表现来刻画。
总之,写事件要多分几个层次;写景物多分几个角度;写人物要加上动作神态和心理等,对每一个动作行为多问几个“怎么样……”,通过这些方法让描写更细致,改变笼统介绍的弊端。
训练内容
活动一:
下面这段文字记事过于简单,读起来让人兴味索然。请你帮助作者“添枝加叶”,把它写得丰满,生动一些。
那天放学回家,我不小心摔了一跤,首受了伤,校服也磕破了。回到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心疼,嘱咐我以后走路要小心。
同学们这样的记事是我们经常遇到的,看起来六个要素都交代清楚了,叙事基本完整,课读起来就是枯燥无味,为什么呢?原因就是不够具体,缺少细节,如何才能写的具体呢?,唯一的方法就是详细写经过。
写作指导:这个片段之所以显得干巴乏味,原因在于只记了一通流水账,既没有生动的细节,也没有真切的感情。所以在修改的时候,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增加细节。如“我”是怎样不小心才摔跤的?是踢到了石子什么的,还是一路上有心事,在走神?“我”摔倒时有多狼狈?手哪里受了伤?伤得如何?回到家里,长辈们说了什么?他们说话时的语气和表情是怎样的?他们心疼“我”还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如有没有观察“我”的伤情,有没有给“我”处理伤口?等等。
(2)融入感情。如“我”摔倒后,心里有怎样的感受?发现自己受伤后,是沮丧害怕,还是在自我安慰?回到家里,在长辈的关爱和心疼面前,“我”又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在记事的基础上恰当抒情,才能把作文写得生动感人。
100
答案
那天放学回家,天空突然飘起了小雨。“不好!今天没有带伞,
如果下大还不得浇成落汤鸡啊!”想到这里,我迈开大步,飞奔起来。由于太着急,没有看清前面的石头,突然脚下一绊,我踉跄几步还是没有站稳,结结实实趴到地上。只感到胳膊肘和膝盖火辣辣地疼,可是雨越来越大,我顾不得许多了,忍痛爬起来,一瘸一拐朝家走去。
回到家里,妈妈见到我先是一惊,眼睛瞪得老大,半天才说出话来:“这是怎么啦?”我装作很轻松的样子说:“不小心摔了一跤,没事的。”“怎么会没事,你看看,校服衣服都破了,疼死了。”爸爸听到声音急忙走过来,看到伤口之后反倒松了一口气,说:“男子汉,这点小伤不算什么。不过,走路一定要小心,幸好路上没车,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虽然伤口还隐隐作痛,可听爸爸这么一说,我立刻咬紧了牙,“嗯”了一声。妈妈并不理会我们的谈话,忙着找药水,给我包扎。还真怪,回到家里伤口还真不那么疼了。
第三单元
“画”肖像
单元概览:
本单元重点是关注学习生活,了解成长经历。四篇课文从趣、真、理三个方面为我们展示了不同时代、国籍和阶层的学习生活。有的充满自由,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的充满真诚和爱恋,如《再塑生命的人》和《窃读记》,有的充满了理性的思考,如你《论语》十二章。这些文章,有的运用众多修辞,买鞋细腻入微,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风光;有的叙写故事,妙趣横生,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神奇美女蛇及捕鸟场面,《窃读记》中的偷读情节等;有的引人深思,充满遐想,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所读的额书的神秘,《论语十二章》充满哲理性的名言警句等,三篇文章的开头、结尾、标题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训练目标
写人要抓住特点
训练要求
首先要认真观察,仔细比较,抓住“这个人”在外贸语言动作等方面的额特点,加以细致地秒回,突出人物的额性格特征,让作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其次,可以以事写人,围绕人物特征选择典型事件加以描写,另外,还必须重视细节描写。
训练要点
1.培养多角度观察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2.养成搜集整理素材的额习惯。
3.学习兴文的额构思如何安排内容先后和详略。
4.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学习选择恰当的描写方法。
技巧点拨:
1.要写好一个人物,首先要学会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人物描写分为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1)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是作者直接对描写对象所作的刻画和描绘。包括外貌描写、心理描写、
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进行直接描写时要注意抓住人物特点,精心选择能反映人物个性特征和精神品质的特点进行刻画。
(2)间接描写(侧面描写):是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使其鲜明突出。人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要在典型事件中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2.以貌传神,写出人物特点。
外貌描写又叫肖像描写,只对人物的体态、容貌、衣着、神情的描写。外貌描写的要求:根据需要,抓住特征,绘形传神,刻画性格,显示灵魂,外貌描写必须切合文章的主题,能为刻画人物服务。
3.用语言、动作、心理等展示人物个性。
(1)言为心声,一个人的语言是是展示性格特征的的的镜子。所以,写人一定要重视语言描写,选择人物有代表性的语句和刻画其内心世界,表现其个性和思想。
(2)动作描写能表现人物性格。除语言外,人的行为也是受思想感情支配的。动作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描写人物的行为,就必须细心观察任务的动作,精心选择准确最恰当的词语。
4.心理描写可直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灵魂,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心理描写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不可主观臆造,不可无限制地扩大。
5.把人物放在典型事件中写。
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征是通过一件件具体的事例反映出来的,所以,写人一定要抓住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的典型事例来写,这样才能使人物活灵活现。最能说明人物思想品质并以此表现道理的事情就属于典型事例的范畴。轰轰烈烈的大事是典型事例,看似平凡实则包含着人物不凡品质的小事也是典型事例。
6.写好细节,点亮文章。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运用细节描写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真实,要符合生活实际,经得起推敲;二要有选择,为表现中心服务,要服从人物刻画的需要,巧妙安排,切忌烦琐的描写;三要新颖,切忌一般化。另外,为了强调某一细节的重要作用,可对此进行反复的描写。
7.注意点
(1)人物描写不是照相,不是越细、越准越好,而是要看是否能够展示人物的精神。因此只有把人物放到具体环境中,写出此情境下其言、行、色,才能突出其精神品质。
(2)材料的选择一定要典型。只有典型材料才能很好表现人物精神品质。要学会割舍,不求多,只求精。
(3)是否抓住了细节进行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某个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一般而言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具体而微的描写。
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形象的鲜明性,事件的生动性
训练内容
从班上选择你熟悉的一个同学,用200字左右给他“画”一幅肖像。
提示:可写人物容貌、衣着、体态、、神情等,但不见得写其全貌,抓住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入手。还可以抓住人物的局部特征重点描绘,如小酒窝、眯缝眼、忧郁的眼神、乐观的笑容等。
100
答案
他长得十分可爱,像国宝大熊猫一样憨态可掬。他的头圆圆的,虎头虎脑,看似愚笨,其实十分聪慧。他的发型很是特别,额头前的头发整齐排列,呈半弧形,像是用一只碗在额头上扣了一个圈儿。圆圆的脑袋,配上他那个性的发型,那形象简直萌到爆!
第四单元
思路要清晰
单元概览:
本单元重点是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世界。四篇课文从情、事、理三个方面为我们展示了不同是滴啊、国籍和阶层的学习生活有对人物美好品行的礼赞,如《纪念白求恩》;有的对人生经验的总结与思考,如《走一步,再走一步》;还有关于修身养德的谆谆教诲,如《诫子书》;令我们感动的,是其中彰显的理想关辉和人格力量。
训练目标
写作思路要清晰
训练要求
1.认真细致观察生活,激烈相应的写作素材。
2.梳理写作思路,学会拟写提纲。
3.根据问题要求进行写作前的构思,根据构思对相应材料进行取舍。
训练要点
首先要养成关注生活,关注生活中的人和事的良好习惯,为写作积累必要的输出素材,并且在此基础下理清写作思路;其次在写作之前应该列出写作提纲,对所掌握的材料做出清理,并根据期间的关系安排详略、安排好文章的结构;另外,还要多种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
技巧点拨:
1.“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一条路。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这就是注意思路的开展。”(叶圣陶)“思路的开展”,具体要求就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2.要确定好写作的顺序是按照时间发展、空间转换的顺序,还是按照事理逻辑去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写作顺序有以下几种:时间(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人记事的文章一般按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过程为序;表现人物精神世界等主题的文章,选用多个事件,可以按几件事发展先后顺序来写)、空间(说明文常用)、逻辑(说明或议论文)。
像《看云识天气》,就是按照云和云上光彩现象的种类来写的(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月亮上的足迹》则是根据时间顺序来写的,这都是与文章的内容、主旨相适合的写法。
3.先列提纲写成文字往往比头脑中的构想更明确,因此,想好文章的结构后,不妨用提纲的形式明确下来。这样既有助于行文时保持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也便于写成初稿后修改完善。正如老舍先生所说:“有了提纲,心里就有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了;先麻烦点,后来可省事。”
训练内容
一.如果以《
二三事》为题,写一篇记叙人的文章,你会写谁?请列出作文的提纲。形式不限。
提示:
1.
确定文章的中心,想理想围绕这一中心可以写哪几件事,如何安排顺序;
2.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件事的主要内容,按照之前考虑的顺序写下来。注意注明详略。
3.
可以用文字叙述,也可以用图表加文字的形式。
100
第五单元
思路要清晰
单元概览:
课文描述了人与动物相处的种种情形,有的表达了对动物的欣赏,对其命运的关注。有的表现了人与动物的矛盾冲突。阅读这些文章,可以增进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形成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意识。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训练目标
如何突出中心
训练要求
任何一篇记叙文都有一个写作目的——要告诉读者什么,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所以,中心必须明确,八自己所积累的素材,进行严格认真的筛选,选出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最鞥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这就是选材。在选择好材料的基础上,对最有价值、最能突出中心的材料进行详细写,而对其他材料九可以略写,这就是详略的安排,写出的文章,一定会达到生动、真实,有趣的效果,同时突出中心。
训练要点
1.通过训练学会“写人记事”的记叙文的写法
2.学会在文章中安排线索,恰当安排内容的主次详略,进而突出中心。
3.结构要完整
技巧点拨:
1.围绕中心选材。我们一般都是先确定好中心后才着手写作的。选材时注意,不是任何与所写人物有关的事件都可以写的,要根据中心有所取舍。我们要表达中心是什么?哪些材料更有利于表达这个中心?再好的材料如果与我们要写的文章中心相去甚远,那也要果断放弃。例如要突出一个人的优秀品质,所选的材料最好分别突出其不同方面的特点,太片面了,不利于表现完整的人物形象。
2.详略得当突出重点。文章中最能突出中心的地方要详写。比如在写人的文章里,最能体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事件、动作、语言等要进行详写,其他内容略写。怎样详写呢?首先是抓住状态特征等,进行精细生动的描写;其次是添加心理活动,环境氛围等,并进行联想想象;再次是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进行描写。尤其是要善于捕捉感人的瞬间,要学会定格、放大,以引起读者共鸣。
3.注意扣题。记叙文的扣题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通过人物的语言、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通过开头结尾和每件事之后的抒情和议论等扣题。第三种扣题形式使用最为广泛。
训练内容
半命题
:我(
)妈妈
100
第六单元
续写
单元概览:
本单元课文有童话、诗歌、深化、寓言等,都富有想象力,引人遐思,能引导那我们换一种眼光看世界。
训练目标
利用联想和想象八文章写出新意
训练要求
任何一篇记叙文都有一个写作目的——要告诉读者什么,这就是文章的中心。所以,中心必须明确,八自己所积累的素材,进行严格认真的筛选,选出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最鞥突出文章中心的材料,这就是选材。在选择好材料的基础上,对最有价值、最能突出中心的材料进行详细写,而对其他材料九可以略写,这就是详略的安排,写出的文章,一定会达到生动、真实,有趣的效果,同时突出中心。
训练要点
恰当的联想和想象,掌握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
技巧点拨:
一.什么是续写
续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给材料作文”,
是把一篇没有写完的文章写完,或者给一
篇已经写完的文章再续编。续写要在充分
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展开合乎情理的想象。
二.常见的续写方式
有两种:一种是根据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情节接着写下去,这是一种读写结合的续写方式,往往要求写出一篇有所发展,情节不同的新故事来。新故事与原来的故事情节有一定联系,新故事的中心思想可以是原来的,也可是以是新的中心思想。另一种方式是给文章开头续写情节或续写文章结尾,这在考场作文中出现的比较多,由于是续写片段,一般不必长篇大论。这类续写,要求在理解原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展开想象,对原文内容进行补充,力求使所改写的文章与原文保持一致。
三.续写的方法和步骤
①一般先确定中心,然后根据中心构想故事情节,接着就可以动笔写了。
②展开想象,合理推测情节发展。展开想象,就是对原文故事没有写出的情节展开合理的推想,打开思路,多角度地去想象,想象出几种情况,几种结果,从中加以选择。
③续写要注意前后照应,防止自相矛盾。特别是给出开头的续写,必须要与上文紧密联系,使上下文融为一体。
最后,要特别强调的是,续写要结合过去的生活经验,进行推测、想象,也要靠平时的写作基本功。续写可以开发我们的想象力,开拓作文的思路,锻炼选材、组材
四.续写注意
①续写时一定要认真阅读原文,弄清原文所写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②要根据题目要求,大胆想象。③不能改变原文的体裁,续写中可以增添次要人物,但主要人物不能改变。④续写部分的语言特点和风格要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
⑤需要借助联想与想象
二.联想
所谓联想,是人们在观察客观事物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或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种事物的思维活动。例如,我们看到“水”,就会联想到长江黄河、五湖四海,就会联想到湖光山色、锦鳞游泳,就会联想到千顷碧波、万亩良田,就会联想到水灾水患、兴修水利,就会联想到大禹治水、李悝疏河,就会联想到水的短缺、水的污染,就会联想到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利资源。
三.想象
所谓想象,是人们在联想、感知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和经验进行改造并重新组合成新的思想和形象的过程。想象是联想的高级阶段,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升华,或者说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开拓和创造。
例如,欧阳修由夜读书闻秋声的情境而展开想象,把秋声想象为“波涛”,想象为“风雨之触物”,想象为“赴敌之兵”“衔枚疾走”。这些想象,一方面形象地再现了秋声,另一方面也准确地传达出了作者对秋声的感受。由于有了这些想象,这篇文字才显示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想像的角度
想像虽然是天马行空,但绝不是胡编乱造,闭门造车。常用的技巧有如下几种:
1、由此及彼的联想。由此及彼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它借助于此事物与彼事物的相互联系,选好角度,加工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如茅盾在《白杨礼赞》中由白杨树联想到北方的抗日军民,联想到民族精神,这是取其神似的想像。
2、由点到面的畅想,事物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抓住事物的典型性就能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所谓窥一斑而见全豹就是这个道理。由点到面的畅想,也就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想像,它能使主题深化。
3、由果到因的推想。世上没有无源之水,也没有无根之本,万事皆有因果渊源。《红楼梦》中有了门子献计之因,便有了贾雨村寻机充发门子之果。因果推想,能探本索源,能明辨是非,有了因果推想,便有了风靡全球的福尔摩斯,也才有了让人口叹心服的推理侦破类小说。
4、移花接木的创想。鲁迅先生曾说,作文的诀窍在于巧妙的组合。移花接木就是能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人物所发生的事进行巧妙的组接,创造性地塑造新的人物形象。如人面狮身像,可以说是人类创想的先例,袁隆平移花接木的创想,成了杂交水稻之父,罗贯中善于移花接木,集空城计与草船借箭于诸葛亮一身,创造出了足智多谋的蜀相。
五、想像应遵循的原则
想像虽然充满着神奇与浪漫,但它并不是空穴来风,展开想像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事件要来源于生活。如果说想像是美丽的翅膀的话,那么现实生活则是空气,如果没有空气,那想像不过如同七彩的肥皂泡。如果没有狠心的后母,就不会有《白雪公主》中女巫变成的皇后;如果没有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与门第观念,就不会有被天河阻隔的牛郎织女。由此可见,想像需要有现实作为基础,再有创意的故事,不过是现实生活的延伸。
2、想像必须依托于实体。就是说进行想像必须有生活原型,然后再进行加工与重组。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虽有猴相,但其语气、动作皆不离于人人,可说是猴与人的组合。另外,我们在文学作品中所见识的鬼怪神仙无一不是以人的基本形体为本,将人的某些特征夸张,便成了妖魔鬼怪。由此可见想像必须依托于实体,在实体的基础上或大胆夸张,或运用拟人的修辞来创造新的形象。
3、想像借助于幻想。神话、童话、寓言、表现了人们的愿望,科幻小说则是表现了人的理想。有“飞天”的幻想,便有了奇异的壁画,更有了飞机与飞船;有了嫦娥奔月的神话,便产生了人类登月的壮举。可以说,没有幻想,便没有创新。
让我们给思维插上想像的翅膀,灵感便会纷至沓来,你的笔下一定会文思泉涌,妙笔生花,写出文质兼美的佳作来。
训练内容
发挥联想和想象,为本单元课文《皇帝的新装》续写一个故事。不少于300字。
提示:思考如下问题:
1.
皇帝性格:虚荣、昏庸、愚蠢、自欺欺人;大臣:虚伪、自私……
2.
立意:认识错误,悔过自新/掩饰错误会酿成大错/诚实会战胜谎言
3.
事件:惩罚骗子,奖励小孩/奖励骗子,惩罚小孩/被邻国打败……
4.
写法:按时间顺序,想象要有细节,情节要完整。
10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