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6-02 21:44: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
--乙醇
乙醇的用途
乙醇电池
乙醇汽油
在汽油标号前加注字母E,做为车用乙醇汽油的统一标示,三种牌号的汽油标志分别为“E90”、“E93”、“E95”。
二、乙醇的结构
小组实验:已知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用球棍模型,看能搭出几种分子结构。
C







C
无色透明
特殊香味
液体
比水小
跟水以任意比互溶
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易挥发






溶解性:

度:
挥发性:

态:
乙醇的物理性质
分子式:
C2H6O
结构式: 
结构简式:
CH3CH2OH
或C2H5OH
醇的官能团-羟基
H-C-C-OH

H



H
H
H
乙醇的结构
1、乙醇与金属钠反应
H—C
—C—O—H

H
H
H
H
①处
O—H
键断开

乙醇的化学性质
乙醇钠
CH3CH2OH
+
Na

CH3CH2ONa
+
H2↑
2
2
2
思考:乙二醇、丙三醇和钠反应吗?
C2H5OH+3O2
2CO2+3H2O
点燃
2、氧化反应

燃烧(彻底氧化)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并放出大量热
思考:如何检验燃烧的产物?
CuO
+
CH3CH2OH

CH3CHO
+
Cu
+
H2O
2Cu
+
O2
=
2CuO

2
2
2
2
2

Cu


催化氧化
把灼热的铜丝插入乙醇中,观察铜丝颜色变化,并小心闻试管中液体产生的气味。
铜丝
Δ
变黑
有刺激性气味
插入乙醇溶液中
又变红
催化氧化机理:
H―C―C―O―H









H―C―C―O

H
H
H
乙醛的结构式
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


CH3—CH—CH3
OH
OH
CH3—C—CH3
OH
CH3—CH2—CH2
OH
注意:连接-OH的碳原子上必须有H;
才能发生催化氧化;有一个H,氧化后
得到酮;有两个H,氧化后得到醛
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图:
化学反应中乙醇的断键位置
(1)与活泼金属反应,键
断裂
(2)
CH3CH2OH
燃烧,键
断裂
(3)在Cu或Ag催化下和O2反应,键
断裂
C—C—O—H
H
H
H
H
H








全部
小结:
官能团:
C2H4O2
CH3COOH
结构简式:
分子式:
结构式:
一、乙酸的组成和结构
乙酸分子模型
请大家阅读教材P75页的相关内容,了解并掌握乙酸分子的结构特征,完成“学案:一,1”
C
H
H
H
C
O
O
H
O
羧基:
—C—O—H(或
—COOH)
2、乙酸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无色液体
气味:
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沸点:
117.9℃
(易挥发)
熔点:
16.6℃
溶解性:
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
乙酸又叫醋酸,无水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普通食用醋中含有3%~5%的乙酸。
【例2】 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有关该物质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中可能含有羟基
B.分子中可能含有羧基
C.分子中可能含有硝基
D.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能为C3H6O3
C
1
、酸的通性:
2.能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5.能与某些盐发生反应
1.能使指示剂变色
3.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
4.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3、乙酸的化学性质
O
羧基:
C
O
H
CH3COOH

CH3COO-+H+

实验探究一:乙酸具有酸性吗?
请利用下列药品设计实验方案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
镁条、乙酸溶液、石蕊试液、碳酸钠粉末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乙酸溶液中加入石蕊
乙酸溶液中加入镁条
碳酸钠粉末
中加入乙酸
溶液变红
镁条溶解,产生无色气体
产生无色气体
乙酸具有酸性
乙酸具有酸性
乙酸具有酸性,
比碳酸强
(1)
弱酸性
酸性强弱:HCl>CH3COOH>H2CO3
CH3COOH
CH3COO-+H+
思考:如何除水垢呢?
3、乙酸的化学性质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CH3COOH+Na2CO3==2CH3COONa+CO2↑+H2O
结论:CH3COOH的酸性强于H2CO3
1
、酯化反应:
3、乙酸的化学性质
O
羧基:
C
O
H
实验步骤:
(1)向大试管中加入几片碎瓷片;
(2)再向试管中加入约3mL乙醇;
(3)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约2mL浓硫酸,最后边振荡边加入约2mL的乙酸;
(4)在另一支小试管中加入约2mL饱和的碳酸钠溶液;
(5)组装好仪器,点燃酒精灯,开始实验。
实验探究:乙酸和乙醇反应
乙酸和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O
CH3C—O—C2H5
+
H2
O
O
CH3C—
OH
+
H—O—C2H5
浓H2SO4
(乙酸乙酯)
酯化反应:
酸和醇反应生成酯和水的反应。
(可逆反应)
O
CH3C—
O—H
+
H—O—C2H5
O
CH3C—O—C2H5
+
H2
O
浓H2SO4
18
18
同位素示踪法:
酯化反应中,酸脱羟基,醇脱氢
a.浓加硫酸的顺序和作用是?
b.制得的乙酸乙酯中可能混有什么杂质?(提示:考虑乙醇、乙酸的沸点)
c.从乙酸乙酯所含杂质的角度思考,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思考与讨论:
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有乙醇,乙酸
等杂质
1.除杂,即吸收乙酸,乙醇;
2.
降低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乙酸乙酯分层。
①图中发生装置有何特点?为什么使用长导
管?导管口为什么要在溶液的液面上方?
乙醇
浓硫酸
乙酸
饱和
碳酸钠
溶液
②药品的添加顺序如何?
③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导管的作用:导气、冷疑
不能伸到液面下(防倒吸)
注意:
先加乙醇再加浓H2SO4最后加乙酸
催化剂、吸水剂
观察与讨论
④得到的产物是否纯净?
主要杂质有哪些?
⑤为什么要用饱和的碳酸
钠溶液来吸收产品?
乙醇
浓硫酸
乙酸
饱和
碳酸钠
溶液
含有乙醇、乙酸
物质
沸点/℃
密/(g/mL)
水溶性
乙酸
117.9
1.05
易溶
乙醇
78.5
0.7893
易溶
乙酸乙酯
77
0.90
微溶
几种物质的物理性质
中和乙酸、溶解乙醇,
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
观察与讨论
酯化反应产物---酯
1.概念
含有
结构的有机物叫做酯类
C
O
O
官能团:
C
O
O
2.性质
(1).物理性质: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具有水果香味
(2).化学性质:能发生水解反应(酯化反应的逆反应)
3.存在及用途
简写为
R1COOR2
R1R2为烃基
很多鲜花和水果含有酯的混合物。可用作香料和溶剂。
O
CH3—C—O—H
课堂小结
1、乙酸的物理性质
2、乙酸分子结构
3、乙酸的化学性质
①弱酸性
CH3COOH
CH3COO-+H+
②酯化反应
CH3COOH
+
HOC2H5
CH3COOC2H5+H2O
浓H2SO4

酸性
酯化反应
【随堂练习】
下列物质中,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的是(

①乙醇
②金属铝
③甲烷
④碳酸钙
⑤氢氧化钠

氧化镁
A.①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⑥
D.全部
C
CH3COOH分别跟H—18O—C2H5和
H—16O—C2H5起酯化反应后,两者
生成H2O的相对分子质量(

A.前者大
B.前者小
C.相等
D.不能确定
【随堂练习】
C
酯化反应产物---酯
1.概念
含有
结构的有机物叫做酯类
C
O
O
官能团:
C
O
O
2.性质
(1).物理性质: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具有水果香味
(2).化学性质:能发生水解反应(酯化反应的逆反应)
3.存在及用途
简写为
R1COOR2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