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单元微写作训练
前言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方式,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人之生存的必需。也正因为如此,它一直是中考语文重点考察的内容。
微写作应该着眼于以下方面
熟悉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不同功能和写作要求,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表达方式。
把握微写作的写作要求。微写作虽然"微",但它仍是一篇完整的作文,仍然要求有头有尾、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完整。
掌握微写作的写作技巧。微写作的字数有严格的限制,要求写作时要言不烦,惜墨如金;同时微写作又要求"以少总多",以小见大。这就要求考生在写作时,根据题目指定的范围和具体要求,切入点的选择要小要巧;立意的角度要新要深;内容的选择要精要准;主旨的表述要显要明;语言的使用要简要恰。
关注现实,观察生活,开阔眼界,积累素材。这可以与大作文的写作准备同时进行。
多写多练。有诗云:"文章得失不由天,多看多练是关键。留心处处皆学问,勤奋才能出新篇。"只要我们做有心人,当勤奋者,就可以写出高水平的微作文
一.微写作及其特点
微写作”发端于微博。利用微博写作微型文学作品,叫做微写作。其文体包括“微小说”“微诗歌”“微故事”“微笑话”等。。微写作或者是记录一个闪光的瞬间,或者是说明一处美景,更或是介绍一幅图片…
微写作是即时性写作,规模小,时间短,针对性强,操作简单,或一个词一个标点,或一句话,或三言两语,可以发议论,说心情,记思想,谈感受。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用微创作的形式记录,也是一种写作积累的过程,这种情感的积累是作文中抒发真情的源泉,有了这些真情积累,才能避免写作中的矫揉造作和无病呻吟达到有效的写作训练。
篇幅短小,内容零碎,结构散乱,字数不超过350字,一般是200字左右,能检验单项写作能力。主要考查学生的用语精炼的语言描述场景、说明、表达观点,抒发情感的能力。这4几个方面合起来,就是微写作,也就是小作文。
二.微写作技巧
(一).注意审题
(二).注意语言简洁
(三).力求结构完整
(四).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
(五).直接入题,不必铺陈
(六)。不能任意发挥联想
三,微写作类型
类型:场景事物(描写说明)、表达观点(赏析评价)、文意理解(该写扩写)、实用生活(应用文体)
四.典型例题
1.议论性
解题技巧:
(1)明确表达方式以议论为主。
(2)审清题目,明确针对什么现象(事件、人物)进行论述。
(3)观点、态度明确,可开头写出观点,也可结尾总结观点。然后选取某一角度,围绕自己的观点,用两三句话简单说明自己的理由。
(4)注意观点不明确的几种情况:①态度不明确;②论说范围过宽,缺乏针对性;③语言不简洁、拖泥带水。
(1).《怀疑与学问》一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的精神。”请你也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个观点,运用道理论证方法,100字左右。
示例:怀疑精神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高尔基有言:“要想把问题弄清楚,就不要着急去相信,知识的力量就在于怀疑。”就是因为有怀疑精神,笛卡尔不屈从于神学权威,在科学和哲学领域取得辉煌成绩。怀疑精神对于治学就如氧气之于生命,失去了怀疑,学问就失去了进步的可能。
(2)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前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请你写出自己观看阅兵式后的感想,200字左右。
示例:战旗猎猎,闪耀荣光。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战旗方队的100面荣誉旗帜整齐列阵,气势如虹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检阅。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感叹:“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一面面鲜红的战旗,在战火洗礼中傲然挺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进程中高高飘扬。凝视鲜红的旗帜,回首辉煌的历史,缅怀英雄的故事,我心中既感动于先辈在抗敌御侮时的无私奉献,又燃烧着将来建设伟大祖国的热情。
2.描写性
解题技巧:
(1)抓住景物的特征(形状、色彩、声音等);
(2)描写景物的特征,注意描述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
(3)多角度进行描写(俯视、仰视、近观、远望,静态、动态等);
(4)景物描写中要融入自己的感受;
(5)注意题干是否要求运用某种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
(1).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节选自《社戏》选文的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作者从视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描绘月夜行船的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同时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增强景物描写的效果。请你选一处喜爱的景物,模仿以上写法进行描写,并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示例:躺在瓜田边帐篷里的床上,听着凉风吹来的蝉鸣,嗅着香瓜的阵阵清香,感到一丝丝的清凉,透过帐篷的缝隙,月色泻进来,洒在地上,像浅浅的溪水的样子,我陶醉了。好美的月夜!
3.说明性
解题技巧:
(1)描写某一事物或建筑物,要准确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有外显特征,如事物的颜色、质地、形状、空间位置等;有内隐特征,如事物的成因、性能、原理、变化过程、内部结构、风格等。
(2)描写某一单元体系或者活动流程等,则根据题干所示条件写清楚各项目或过程。
(3)恰当安排说明顺序,如介绍动植物的生长变化、产品的生产程序等可采用时间顺序,介绍建筑物可采用空间顺序。
(4)选用合适的或题干要求的说明方法
(5)使用恰当准确的语言。说明性文字不宜太过花哨,只要能说明清楚对象即可。
(1).课外综合实践时,语文老师让同学们观察一个动物或者植物的成长过程,并尝试用说明性文字介绍这一过程。要求:至少运用一种说明方法,80字左右。(
示例:我观察的是豆芽的成长过程。前两天早上,花盆里没什么变化;第三天早上,花盆里的土被拱了起来,长出了嫩白色的芽,竖着看像一个驼背的老人;第四、五天时,豆芽的头全部长出来了,颜色也由白色变成了绿色……这真是一个奇妙的过程。
(2).班主任准备开展以“秘密花园”为主题的班会,想让同学们彼此了解,请你将自己的房间作为一个“秘密花园”介绍给同学们。要求: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150字左右
示例:我的房间虽小,但是很温馨。由门走进房间,靠窗放着一张电脑桌,电脑桌的右边是写字台,写字台分上下两层,上面一层放着各种各样的书,如《安徒生童话》《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下面一层是我写作业的台面。写字台的正前方是床,床头放着闹钟、台灯等物品。床左边是一张小桌子和一把小椅子。这就是我的房间,见证了我的成长,也给了我温暖。
五.教材微写作练习
第一单元
尝试创作
单元概览:
本单元的习作任务是尝试创作诗歌。诗歌是感情之花,是抒情的艺术。学写诗歌,对提高我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审美情趣大有帮助。如果是自拟题目写作,内容方面的要求就宽泛了,拨动你情丝的亲人的关爱,触发你感慨的生活的波澜,引发你思考的春华秋实、风霜雨雪等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只要这些素材是真实的情感流露即可。
训练目标:
1.借鉴自己喜爱的诗进行仿写;体会诗的语言特点,学会在仿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2.培养仿写语言结构、意境的能力。
3.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训练要求:
1.培养仿写的能力。
2.发挥联想和想象,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训练要点
1.进行仿写;
2.体会诗的语言特点,学会在仿写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技巧点拨
诗歌是情感的抒发。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有诗的模样了;如果再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就有诗的味道
1,情感积聚,建立意象
写诗,最好是写自己真实的心境和感触,尽量避免宽泛地叙事。我们所要做的,是选择合适的词语,以简洁的形式表达出心情。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意象来抒写情志,更多的时候二者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使人对土地和祖国的爱,就是借助鸟”这一意象,通过对土地、河流、风、黎明等的具体描写来抒发的。
2.凝练语言,言简意赅。
比如与观众的《乡愁》,结尾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高度凝练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蕴空间,有无限的眷恋,又无法排解的家国愁绪,有渴望,有无奈。
3.注意韵律,调整节奏
古代诗歌很讲究韵律和节奏,现代诗歌虽然形式标胶自由,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但也要注意保持一定的节奏,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基本上三句形成一小节,整体节奏舒缓、明快;在韵律上,“天、烟、前、圆、鲜、莲、燕、暖”押同样的韵,读起来音韵和谐优美
。
训练内容
以,下面是一位为同学还没写完的诗作,请续写完成这首诗。
礼物
十四岁生日那天,
您问我想得到什么礼物
是一架望远镜
还是一个崭新的足球?
我摇了摇头
爸爸,我什么都不要
我只想让您变成我的朋友!
和我一起下棋,
和我一起郊游
提示:给出了一首题为《礼物》的诗歌的前半部分,要求进行续写。从给出的前半首诗歌来看,这首诗并非并列式的片段组合结构,而是对于撷取的一个生活片段,自然真实地记录。内容为爸爸送“我”生日礼物,而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是爸爸的陪伴。续写时只需顺着叙事思路发展,并过渡到“我”的情感,抒发真实的心声即可。可以着重写“我”需要怎样的陪伴,可以写“我”对父子亲情的独特感受。要注意的是,诗歌的前半部分语言质朴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续写时应延续这一风格。
100
【范文赏析】
续写《礼物》
我可以不追求这些
我只求您牵牵我的手
您问我为什么
我哭了
爸爸
陪伴就是最好的理由
您的眼睛湿润了
爸爸
不要哭
您快乐就是我最大的奢求
假如生日会上让我许愿的话
那么
祝您和妈妈
幸福天长地久
花儿再艳
也有凋零的时候
草儿再青
也有枯萎的时候
可不管怎么样
大自然,家
使他们永久地守候
十四岁生日那天
您问我想得到什么
现在我可以告诉您
——幸福的守侯
第二单元围绕“好奇”列作文提纲
单元概览:
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议论性的文章。他们或谈人生、或议论社会、或论教养,无不闪耀着思想的光芒。作者在阐述观点时,有时直接阐述道理,有时运用材料进行论证,论述严密,说理性强。了解议论文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写作时做到观点明确。
训练目标:
1.引导学生以鲜明的态度和立场看待事物,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
2.引导学生认真思考生活和社会现象,有针对性提出观点。
3.提炼观点要明晰、简明,提高思辨能力。
训练要求:
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训练要点
要态度鲜明,论点有针对性,论点有新意。
技巧点拨
首先,要把问题想清楚,围绕题目或按照材料的要求,形成一个旗帜鲜明的观点,并用一个明确的判断句将观点表述出来。这样的语句,可以是对实际情况的判断,也可以是按事理做出的推断。
其次,有了明确的观点,还要在文章中把它突显出来。
(1)亮明题目:列作文提纲,首先选好作文题目。
(2)明确提钢结构:依据议论文的结构,按照引论——本论——结论的思路列出(3)各部分的内容要点。
(3)列出论证过程:本论部分结合论证方法明确论证过程。
(4)结论部分:明确结尾的方式和结论的意义。
训练内容
好奇,指的是对未知发生兴趣,感到新奇。有人对宇宙的奥秘感到好奇,于是着迷地仰望星空,观察探究;有人对“小人国”的故事感到好奇,于是反复阅读《格列佛游记》;有人对周围事物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去追寻这变化的原因……好奇,会促使你发现未知的精彩,会让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阅读下面论及“好奇”的语句,从表达观点是否清楚的角度进行判断、评价,然后选定其中的一个观点,列出你的作文提纲。
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好奇,有时被毁灭在所谓规范统一、无个性差异的教育之中。
好奇,有健康与不健康、有价值与无价值之分,还有年龄的差异、性别的差异,当然这些区分和差异不太明显。
好奇,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引人探究复杂的未知领域,但也会使人在探究过程中因太执着而迷失自我。
写作指导:材料中提供的这些关于“好奇”的论述,有的强调好奇的价值,有的审视好奇心的毁灭,还有的辩证分析好奇的正反面。理解这些论述的观点,从中选出你感触深刻的语句,作为自己的观点。然后思考如何证明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可以按照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论证结构列举提纲。尤其在“分析问题”中要有自己充分的论据,可以列举实例(名人关于好奇的例子),可以由这些实例引发论说,也可以引用名人事例。
100
作文提纲:
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引论:开门见山,由生活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好奇,往往是发现真理的第一步。
本论:(1)具体论述:明确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为什么需要好奇。
(2)列举牛顿由苹果落地产生好奇并由此推算出“万有引力定律”的事例,论证好奇的作用。(3)蒸饭两方面论证好奇在探索真理方面的作用。
结论:呼吁大家一定要有一颗好奇心。
第三单元议论言之有据
单元概览:
本单元所选课文在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志趣抱负。学习室要注意体会古人寄托于山水名胜中的思想感情,感受他们的忧乐情怀。学习文中议论性句子的表达作用及其技巧。
训练目标:
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确定的观点,选取与之相对应的材料;引导学生使用真实准确,经得起推敲的材料;让学生注意材料使用的丰富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训练要求:
使用论据有力证明论点
训练要点
论证有理有据。
技巧点拨
议论不仅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言之有据才能让人信服。怎样才能做到言之有据呢?
一、准确性原则。在使用材料时,要确保材料的准确性,要经得起推敲,列举事例或引用名言警句等都要真实准确。
二、吻合性原则。要保证材料与观点一致,要注意使用事实论据时,不需要详细记叙事件本身,而要通过概括叙述和对论据的分析,建立起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使用道理论据,可以从正反两方面进行阐发,注意内在的逻辑性。
三、丰富性原则。所用材料的数量和种类可以丰富、多样一些,比如可以用历史故事、生活事例、统计数据等做事实论据,用名言警句、民间谚语、精辟的理论做道理论据,还可以将两者交替使用。
四、新颖性原则。选择论据,自然要挑选自己熟悉的,感觉陌生、缺乏把握的,必然难以驾驭。但是“熟悉”不等于陈旧,如果选用的论据都是些尽人皆知的“陈谷子、烂芝麻”,虽然一点也不“陌生”,但是文章也没有一点新鲜感了。所以要选择最恰当的论据,同时要选择新颖的时代感较强的新鲜材料。论据求新,要注意从时间上、空间上、角度上的求新。
训练内容
议论类文章中的论据,需要你平时多积累。平时要关注生活,关心时事,多读书看报,勤动笔,多积累。比如,在自己的练笔本中开辟一个“素材库”专栏,把平时生活或阅读中发现的典型事例、统计数据、名言警句、精辟见解等,及时摘录下来,并按内容进行分类。
写作指导
1.建立一本名为《素材库》的读书笔记,注意平时多读书阅报,从名家作品或可靠的读物中获取素材。
2.《素材库》里可以分为典型事例、统计数据、名言警句、精辟见解等几个专栏。
3.给自己订好计划和目标,确保每天、每周都有阅读整理。
4.定期或不定期地翻阅,强化识记。
100
第四单元学习缩写
单元概览:
本单元所选的小说,或涉及少年成长的这一话题,或从少年视角观察时间百态,取材独特而广泛。阅读这些作品,可以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额理解,确立自我意识,更好的成长。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主题。
训练目标:
1.学会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
2.缩写时应忠于原文,不改变原文的主题或中心思想,不改变原文的体裁,保留原文的主要内容。
3.思路清晰,畅通连贯,结构完整。
训练要求:
缩写是对原作进行高度概括,不是重新创作,不能随意改变或增添内容。要分情原作的主干和枝叶,遵循“保持主干,删除枝叶”的原则,确定取舍详略。
训练要点
把握原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进行缩写
技巧点拨
缩写,就是在保持中心思想和主要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压缩字数、篇幅,把一篇长文章变成短文章。通过缩写训练,可以检验我们对文章内容要点和思路的把握程度,还能提高概括和表达能力。
缩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立足原文。
缩写是对原作进行高度概括,不是重新创作,不能随意改变或增添内容。动笔缩写前,要先认真阅读原文,深入体会作品的主旨,理清思路与结构,在把握原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进行缩写。
2.突出主干。
要分清原作的主干和枝叶,遵循“保持主干,删除枝叶”的原则,确定取舍和详略。比如,删去一些详尽的描写,或换为简洁的叙述;删去一些次要情节,保留主要故事;等等。缩写的目的在于凸显文章的中心与重点,一些比较精彩的却不重要的内容,要舍得删去或压缩。
3.区分文体。
不同的文体缩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如缩写叙事性文章,要抓住原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缩写说明性文章,要抓住原文所描述事物的特征或事理,注意适当保留解释性、描述性内容,以便读者理解;缩写议论性文章,在突出原文论点的基础上,要对所用的材料和论述过程进行概述。
4.注意语言流畅和文气连贯。
缩写后的文章应是原文的缩微呈现,要将保留的原句和压缩后的语段连缀成篇,使上下文保持连贯,文意畅通。
训练内容
1.从学过的小说里选择一篇,写一则故事梗概。300字左右。
提示:(1)抓住主要人物和主要情节,列出缩写提纲。(2)概括要准确,线索要清晰,结构要完整。(3)语言要简明扼要,流畅通顺。
100
缩写《我的叔叔于勒》
我家在勒阿弗尔。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父亲的弟弟于勒叔叔,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据说他当初行为不正,糟蹋钱。于勒叔叔把自己应得的部分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大大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勒阿弗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
于勒叔叔一到那里就做上了不知什么买卖,不久就写信来说,他赚了点钱。有一位船长又告诉我们,说于勒已经租了一所大店铺,做着一桩很大的买卖。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发了财就会回勒阿弗尔的。可以和我们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后来,有一个公务员看上了我的二姐,并且在看过了于勒叔叔的来信后决定和我姐姐订婚。于是,父母决定在婚礼后,全家一起到哲尔赛岛去作一次小小的旅游。
我们终于动身去哲尔赛的旅行了。我们上了轮船,感到快活而骄傲。
父亲忽然看见卖牡蛎的,他低声对我母亲说:“真奇怪!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父亲向船长了解到,这就是于勒,船长在美洲把他带回国。父亲突然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我看了看于勒叔叔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从此以后就再没见到过于勒叔叔了。
【名师点评】
小作者在充分掌握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突出了故事的主要情节,保留了于勒叔叔的两次来信、我们一家去哲尔赛岛旅行的原因、以及在船上偶遇于勒叔叔的情景。缩写后文章结构完整,语句通顺连贯,中心突出。
第五单元
写一段论证“做学问要有怀疑精神
单元概览:
本单元的课文属于议论文,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宜通过比较分析、领体验的方法来辨别议论文中的观点与材料及其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的方法,把握作者的观点,树立正确的理论观点并指导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另外,要注重积累,灵活运用。掌握议论文的论证方法,论据类型等基础知识,有意识地积累一些比较典型的事例、名人故事、名言警句等,灵活运用于写作中训练目标:
1.明确议论文论证合理的重要性。
2.学会恰当运用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3.寻找写作实例,进行比较,总结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训练要求:
在议论文写作中学习选用恰切的论据,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做到论证合理。
训练要点
写议论文,做到论点正确、鲜明,论据真实、充分,有较强的说服力
技巧点拨
写议论文,不管是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也就是要论证。论证就是围绕论点不经过选择的论据组织起来,使二者有机结合,从而推导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1.论证要符合逻辑,观点要一致,概念要统一。
论证是用道理和事实对观点进行证明和推理,必须符合逻辑规律。在论证时,尽量避免出现如前面示例类似的逻辑错误。
2.使用的材料要能支持论点,避免出现论据不相干或论据不足的情况。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要和论点之间有必然、合理、充分的联系。还要通过必要的分析、阐释,使读者明白二者之间的联系。
3.要选择适当的论证方法。
初学写作议论文,常常简单地采用观点加例子的论证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实际上,除了讲道理和摆事实外,还有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多种方法
4.论证结构要合理,思路要清晰。
可以先写提纲,采取设置分论点的形式,从多方面、多角度展开论证;也可以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层层深入展开论证。
训练内容
《怀疑与学问》译文中指出,做学问不要盲从或迷信,要有怀疑精神。请你也写一段文字论证这个观点。200字左右。
提示:1.可用相关事例,名言等材料作为论据。2.要针对所用材料进行具体分析,不要只是观点+材料。
写作指导
首先明确题目中的观点,然后寻找与观点相符的相关实例、名言等材料作为论据,在使用这些材料时,注意材料与观点的结合论述,切忌只注重材料的阐述。论据只是行文中的一个方面,阐明一个观点,需要确切的论据加以合理的分析论证,在论证中说明观点你,表明引用论据的目的,使得论据为观点而存在。
100
第六单元
改写一则古代寓言
单元概览: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明清时期的经典小说,有的演绎历史故事,有的秒回儒林世相,有的讲述英雄传奇。情节引人入胜。学习这个单元,要抓住小说的主要线索,梳理故事情节吧,把握人物形象。学习改写。
训练目标:
1.了解“改写”的概念、常见形式及基本特点。
2.能够依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改写,把握改写的基本方法。
3.明确改写前后文章的风格、角度、顺序一致等基本原则。
训练要求:
不能背离原作“戏说”,在下笔前要深入体会原作,把握其内容和精神。改写时,注意避免人称不统一和情节上的混乱。
训练要点
改变文体。改变角度、改编语体
技巧点拨
改写,是按照要求和需要把一种文章改变为另一种文章的作文方法,是对原作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某种改动的再创造。相对于其他表现形式(扩写、缩写、续写)来说,改写在写法和表现形式上是比较自由的,可以对作品的体裁、结构、人称、描述方法、语言等方面进行重构。
改写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忠于原文,掌握内容。要先读懂原文,理解内容,把握要点。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改写,不改变原文的体裁、人称、主题,主要情节与原文保持一致,改写的内容紧紧围绕主题,紧扣人物特点、思想感情、写作重点。
2.合理想象,适当扩展。补充细节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也可以增加一些议论、抒情,增加必要的资料或补充论据(议论文)等。
3.详略得当,结构完整。扩写的语言同样要求简练、明确,详略得当。对照原文,在内容或形式上要有所创新。认真构思,讲究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注意前后的照应,保持结构的完整性。
常用的改写方法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应遵循几条原则:改写要有章法可依。这里的章法是指命题对改写的要求。写之前应先明确要求,要按要求写,切不可过分地自我发挥。要把握原文精神。
原文的主要内容、主题和具体写法等,是改写构思的张本。要领会原文的主题、人物、情节、表达方式等,审清题意、明确要求,对改写的体裁、人称、语体以及字数限制要心中有数。
要明确中心与标题。如有的原文是记事的,要求改成写人的,那么中心要相应改变,标题自然不应用原文的。要按照要求确定中心,按中心确定标题。要有自己的风格。
改写是需要想象力的,在写作过程中,要避免千文一面,尽量体现自己的语言、行文风格,既区别于原文,又富个性。
训练内容
选取一则古代寓言,用现代汉语改写成一篇小故事。300字左右。
要求:
1.细心体会原作,不要改变主要内容和寓意。
2.不要逐字逐句翻译,适当发挥想象,增添必要的细节。
3.将原文附在改写的文章后面。
10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