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6 变色龙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6 变色龙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6-02 18:5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
变色龙
课题
变色龙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沉静、无精打采、异想天开、径自”等词语。2.了解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
1.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体会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在小说中的作用。2.把握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领会小说的讽刺艺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培养做人正直、表里如一的意识。
课前预习
作者简介
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戏剧家。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短篇小说代表作有《胖子和瘦子》《小公务员之死》《装在套子里的人》等,戏剧作品代表作有《伊凡诺夫》《海鸥》《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
写作背景
《变色龙》写于1884年,作品发表时,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制定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了一层面纱。这时的警察往往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的却是献媚邀功、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勾当。契诃夫在《变色龙》中刻画的警察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因此,这篇作品讽刺、揭露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孤立的警察,而且是当时崇拜官爵的俄国社会及穷凶极恶的沙皇专制主义。
读准字音
辨清字形
理解词语
魁梧:(身体)强壮高大。?径自:表示自己直接行动。?荒唐:①(思想、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奇怪的程度。②(行为)放荡、没有节制。着重于极其荒谬,令人难于理解。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地显示、流露出来。?伶俐:聪明、灵活。?恐吓:以要挟的话或手段威胁人;吓唬。?惦记:(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文中指生意萧条。??无缘无故:没有任何原因;毫无理由。
新课导入
各位同学,大家都知道《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他神通广大、勇敢机智,那谁能告诉老师他在降妖伏魔的过程中,经常使用的看家本领是什么呢?(生:七十二般变化。)是的,他善于变化,因而每次都能巧妙运用,从而战胜妖魔。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人“善于变化”,也就是善变,就像蜥蜴一样,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这种人就不叫人喜欢了,甚至还会惹人讨厌,进而会令人憎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小说《变色龙》。
新课展开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主要人物是奥楚蔑洛夫,本文描写了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的经过。?2.根据对课文内容的初步理解,另给课文拟一个题目,并比较“变色龙”题目的优点。
示例:《一个见风使舵的人》《变化多端的人》《多变的人》《两面人》《势利眼的警官》等等。《变色龙》作题目的好处:小说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的过程中,态度反复变化,好像变色龙很快变换肤色以适应周围环境一样。“变色龙”题目讽刺意味明显,生动形象地揭示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3.理清主人公在处理“狗咬人”的过程中,态度一共有几次变化?用最简洁的话归纳,并指出警官每一次都围绕文中的哪一句话来的?
警官每一次都围绕文中的“请问,这到底是谁家的狗?”这句话来判定的。?
最初:不知狗主人是谁时对小狗——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了。?
对赫留金——肯定赫留金被狗咬了。?
第一次:人群中有人说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时对小狗——它是那么小,它怎么会咬着你的??
对赫留金——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你们这些鬼东西。?
第二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对小狗——下贱胚子。?
对赫留金——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第三次: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时对小狗——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动物。?
对赫留金——你这混蛋,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第四次: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对小狗——野狗,弄死它算了。?
第五次:厨师说是将军哥哥的狗时对小狗——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
这家伙的手指头!?
对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跳读课文,划分课文的段落,了解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第一部分(1~5段):写警官奥楚蔑洛夫碰上一个案子——“狗咬人”事件。这是故事的开端。?
第二部分(6~27段):写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案件的经过。这是故事的发展和高潮,也是全文的重点。?
第三部分(28~29段):写奥楚蔑洛夫审理案子结束,小狗被带走,赫留金受到讪笑和恐吓。这是故事的结局。【品味亮点词语】?文中第3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中的“钻”字有何表达效果?“钻”字富有表现力,写出人聚集之快,人的无聊心态——以看热闹为乐。说明在沙皇时代,极端的专制统治造成了人们精神面貌的病态现象:贫穷落后,愚昧麻木,无聊透顶,却又不甘沉寂。【感悟精彩句子】?1.第1段最后一句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
拟人、比喻和双关。“无精打采”,暗示市场的不景气。把商店、饭馆的门比作“饥饿的嘴巴”,形象地写出了无客上门,门可罗雀的萧条景象。“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是双关语,明指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暗指沙皇的统治,具有讽刺意味。2.如何理解赫留金说的“就连法律上也没有那么一条”这句话??
赫留金提出法律依据,一方面表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机敏、市侩,另一方面也说明他对自己生活的那个社会、那个时代认识不足且抱有幻想,表现出他的愚昧无知。作者借此讽刺了沙皇的“法律”对人民的压迫。在专制的社会里,受害者得不到法律的保障也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小说最后的结局也说明了这一点。【分析主体形象】?
从奥楚蔑洛夫与众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示例: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思想性格的本质特点包含两个方面:他是沙俄统治的爪牙,在上层权势面前奴颜婢膝,俯首帖耳;他是沙俄统治的代表,在广大群众面前专横凶狠,作威作福。【把握文章主旨】?1.小说结尾写道:“普洛诃尔喊一声那条狗的名字,带着它从木柴厂走了。那群人就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笑什么呢?为什么笑??
示例:(1)笑赫留金事与愿违,他本来想得到赔偿,结果却是一场空;(2)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奥楚蔑洛夫这样一个警官,他见风使舵,媚上欺下,一副统治者奴才的嘴脸;(3)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这样一条狗,如果这狗的主人不是将军的哥哥,结果就不一定这样了;(4)笑这个社会里,一人得势,鸡犬升天;(5)笑当时穷人不如富人家的一条狗等。2.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反复出现,请仔细体会这些细节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
小说一开始,作者就把这件具有象征意义的道具和它的主人一下子推到读者面前。新的军大衣是沙皇爪牙的特殊标志,也是他装腔作势,用以吓人的工具。作者以“军大衣”这一服装,交代了奥楚蔑洛夫的身份。?
第二次写军大衣是在奥楚蔑洛夫听到有人说“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以后“把大衣脱下来”,他脱大衣不是因为天气热,而是“判”错了狗,急得他浑身冒汗。脱大衣的动作,既揭示了他猛吃一惊,浑身燥热的胆怯心理,也表现了他借此为自己变色争取时间以便见风使舵的狡猾。这一“脱”,形象地勾勒出了这个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狗的丑恶心灵。?
当他训了赫留金一顿,忽听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又立刻抖起威风。可又有人说:“没错儿,将军家的!”这时他大惊失色:“……给我穿上大衣吧……挺冷……”这是第三次写他的军大衣。这里穿大衣则是心冷胆寒的表现,以遮掩他刚才辱骂了将军而心生更深一层的胆怯,并进而为再次变色做准备。这里的一“脱”一“穿”,热而不冷,把奥楚蔑洛夫恃强凌弱的丑态暴露无遗。
结尾,他训了一通赫留金后,“裹紧大衣……径自走了。”这里第四次写军大衣,既形象而又逼真的刻画这条变色龙出尽洋相之后,又恢复了他奴才兼走狗的常态,继续去耀武扬威,逞凶霸道去了。?
总之,作品通过对奥楚蔑洛夫军大衣穿而又脱,脱而又穿这四个细节的描绘,淋漓尽致地勾画出他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他卑劣的心理活动。
写作方法运用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1.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
小说中通过人物对话表现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典型的动作“转”“咳”“拧”等,形象地表现出奥楚蔑洛夫的装腔作势、官腔十足。神态描写配合人物语言,很好地突出了人物形象。?2.运用夸张、对比手法,以小见大。?
作者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揭露了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虚伪残忍、媚上欺下的丑恶嘴脸:态度随着狗主人身份的变化而变化,变得快、变化大,前后对比鲜明,人物特征突出。合理的夸张,可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强烈的对比,使写作对象更鲜明。从狗咬人的小事,揭示出社会的大问题。?3.出色的细节描写。?
文中对赫留金手指的细节描写,一方面交代了赫留金的遭遇,一方面衬托出奥楚蔑洛夫的见风使舵的卑劣品质。手指头先是赫留金要挟的证据、要求赔偿的本钱,当有人说狗是将军家的时,手指头就成了罪证。对同一个手指头,因狗主人不同而态度急剧发生变化,充分表现了奥楚蔑洛夫媚上欺下的嘴脸。运用细节描写,可以再现事件的真实性,丰富人物的性格,增添文章的讽刺性。?【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方法,写一段话来突出你所熟悉的某个人的性格特点。?
“你答应带我去玩的,竟然反悔?我再也不叫你哥哥了!”弟弟拿着他那大眼睛怒瞪着我,一秒也不挪开。我的安慰他一句也听不进去,只是胡乱地摆头,一边使劲地摇着我的胳膊,一边做最后的斗争。拗不过他,我最终投降。他却突然淡定地拍拍我的肩:“这才有哥哥的样嘛!”我一时语塞,才发现被这小家伙耍了。
教学板书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变色龙》是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了奥楚蔑洛夫警官在处理一起狗咬人案件中,由于狗主人身份的变化而对同一案件的不同裁定,读来可笑更让人深思。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自主学习,在浏览文章的基础上,按照小说的情节——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
随着小狗身份的变化,奥楚蔑洛夫警官的态度对当事双方(当事人——赫留金,当事狗——小狗)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学生在找二者的变化时候,兴致很高,很好的把握了文章的整体脉络。
在合作探究中,提出了奥楚蔑洛夫警官脱大衣和穿大衣的两个细节,真的是由于天气的原因吗?此处及时的补充文章的写作背景,深刻而全面的理解奥楚蔑洛夫警官的人物形象。
教学中不足的是,时间仓促,对于小说中的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把握比较到位,对于文章中的环境描写,涉及到的东西少了些,在下节课的习题练习中,应重点的练习一下。
方法指导:
怎样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是中考常考考点之一。
[解题技法]?
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主人公做了哪些事,从这些事中提炼人物的基本性格特点。?
2.抓住人物的肖像、神态、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进行细致归纳。?
3.注意侧面描写,里面常包含作者的感情倾向,对主人公的性格定位起到重要作用。?
4.结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地位等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