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2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2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6-02 21:5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必修2
专题2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镁条的燃烧
闪电时产生氮氧化物
高炉冶炼铁
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试管发热
镁与盐酸反应
有热量放出
温度降低
氢氧化钡晶体与
氯化铵固体反应
需要吸收热量
活动与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一:镁条与盐酸反应,用手触摸试管,感受温度。
实验二: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反应,用手触摸塑料袋,感受温度。
吸热反应:化学上把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称为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化学上把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称为放热反应。
一、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吸热反应
常温
探索与总结
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常温
探索与总结
放热反应
燃烧








大多数化合反应
铝热反应
高温
下列反应是放热反应?是吸热反应?
①镁条的燃烧
②高温煅烧石灰石
③氧化钙与水的反应
④盐酸与氢氧化钠的中和反应
放热
吸热
放热
放热
交流与讨论
为什么有的反应放出热量,而有的反应吸收热量?
疑问
从能量守恒角度宏观分析反应前后能量的变化。
每个物质自身内部都含有一定的能量,我们称它为化学能!
探究活动一:能量守恒角度(宏观)
注:反应放热或吸热取决于反应总能量和产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化学能
反应过程
放出能量


(1)若∑
E反>

E生,
放出能量。
放热反应
化学能
反应过程
吸收能量


(2)若∑E反<

E生,
吸收能量。
吸热反应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吸热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易进行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由反应物与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
D.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也能进行.
CD
例题
例2、已知反应A+B=C+D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能量一定高于C
B.B的能量一定高于D
C.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
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
定能发生
C
化学反应的本质: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生成


需吸收能量,成

需放出能量
探究活动二:化学键角度(微观)


吸收的总能量<成

放出的总能量
放热反应


吸收的总能量>成

放出的总能量
吸热反应

为例,分析断

和成

过程中热量的变化情
况。
(放热反应)
H—H
Cl—Cl
H—Cl
吸收能量
断开
断开
吸收能量
H
·


形成
放出能量
H2(g)+Cl2(g)=====2HCl(g)
△H=-184.6kJ/mol
注意:1、标明状态
2、用△H表明化学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表示放热,“+”表示吸热;
常用单位常用
kJ·mol-1
3、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数,故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也不同,即△H
的值与计量数成正比
二、热化学方程式
①2SO2
+
O2
=
2SO3
△H
=
-196
.
6kJ
?
mol-1
③C(s)
+
O2(g)
=
CO2
(g)
△H
=
+
393
.6kJ
?
mol-1
判断下列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
×
×
×
练习1
1、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热,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H2(g)+O2(g)==
2H2O(l)
△H=-142.9
kJ·mol-1
B.2H2(g)+
O2(g)==
2H2O(g)△H=-571.6
kJ·mol-1
C.
2H2(g)+
O2(g)==
2H2O(l)△H=+571.6
kJ·mol-1
D.
2H2(g)+
O2(g)
==
2H2O(l)△H=-571.6
kJ·mol-1
2、已知1克氨气完全分解为氮气和氢气时,需吸收
2.718
kJ热量,则氮气和氢气化合生成氨气的热化学
方程式可表示为

D
N2(g)+
3H2(g)==
2NH3(g)△H=-92.4
kJ·mol-1
练习2: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1.能量转化的方式,特别是化学能与  
热能的相互转化。
2.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  
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3.学会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学会判
 定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